便于农业有机肥施放的破碎干燥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3629发布日期:2018-11-07 10:3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设备,尤其是一种便于农业有机肥施放的破碎干燥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有机肥作为一种重要的肥料,在施放时需要将大块的有机肥粉碎成小块,以便于施放均匀,利于农作物生长均匀,但现有的有机肥粉碎设备,有机肥只进行一次粉碎,有机肥很难粉碎均匀,且有机肥含潮的话也难以充分粉碎,不利于施肥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块有机肥不利于施放的问题。

一种便于农业有机肥施放的破碎干燥一体化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罐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罐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盖,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底盖边缘处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套支架;所述进料管设置成漏斗型,由碳钢板焊接制成;顶盖下表面设置有一套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由布气盘、进气管和热风机组成;所述布气盘设置成圆环形不锈钢导气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顶部,且布气盘内壁均布有若干布气孔;布气盘外壁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热风机连接;所述热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外壁上;干燥装置下方罐体内设置有一套导料筒;导料筒内部设有一套碎料装置;所述碎料装置由第一电机、碎料转轴和碎料刀片组成;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与第一电机固定架固定,第一电机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上表面;第一电机的主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碎料转轴顶部连接;所述碎料转轴顶部侧壁通过滚动轴承与顶盖连接,碎料转轴底部侧壁通过滚动轴承与导套连接,导套外壁通过四片连接板与罐体内壁焊接固定;导套上方碎料转轴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导料盘;所述导料盘由碳钢板焊接制成;导料盘上方碎料转轴侧壁上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多层碎料刀片,每层碎料刀片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碎料转轴上,且多层碎料刀片由上至下依次缩短;导料筒与罐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一套抽湿装置;所述抽湿装置由排气盘、第一排气管、过滤器、第二排气管和抽风机组成;所述排气盘设置成圆环形不锈钢导气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中部内壁上,且排气盘内壁均布有若干排气孔;排气盘外壁与第一排气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顶部连通;过滤器底部与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外壁上;罐体中下方焊接固定有筛料板;所述筛料板倾斜30度设置在罐体中,且筛料板表面均布有若干筛料孔;罐体外壁上设置有一套升料装置;所述升料装置由升料筒、导料管、回料管和第二电机组成;所述升料筒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且升料筒通过两层固定板固定在罐体外壁上;升料筒底部侧壁通过导料管与罐体侧壁连通,升料筒顶部侧壁通过回料管与顶盖左侧连通;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丝与第二电机固定架连接,第二电机固定架通过螺栓与罐体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主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升料绞龙的底部连接;所述升料绞龙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升料筒两端连接;罐体底部设置有一套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由第三电机、排料转轴和排料板组成;所述第三电机外壁通过螺栓与第三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三电机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盖下表面;第三电机的主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排料转轴连接;所述排料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底盖连接,且排料转轴表面对称焊接固定有两片排料板;所述排料板设置成矩形碳钢板,且排料板与排料转轴之间成30度夹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和底盖均设置成圆盘形,由碳钢板激光剪切制成;顶盖右侧焊接固定有进料管;底盖右侧焊接固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插接有挡料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筒设置成漏斗型,由碳钢板焊接制成,且导料筒顶部与布气盘下表面的罐体内壁焊接固定,导料筒底部外壁通过四根加强筋与罐体内壁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由过滤罐、过滤盒和活性炭吸附板组成;所述过滤罐设置成截面为正方形的空心长方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过滤罐外壁通过螺栓与罐体外壁固定连接,过滤罐侧壁上设置有三层插槽;所述插槽中插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置成矩形不锈钢盒,且过滤盒内壁底部粘接固定有活性炭吸附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干燥装置的设置,利用热风机向进气管中鼓入热空气,热空气进入到布气盘中,从布气盘内壁均布的布气孔排出,扩大热空气的喷洒面积,便于和有机肥充分接触,便于提高有机肥的干燥均匀度;通过碎料装置的设置,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碎料转轴旋转,碎料转轴带动多层碎料刀片旋转,利用旋转的碎料刀片对进料管加入的有机肥进行剪切粉碎,便于减小有机肥的颗粒度,利于有机肥的施放;通过抽湿装置的设置,利用抽风机产生吸力,将罐体内部由有机肥干燥产生的湿气抽出,利于加快有机肥的干燥速度,且通过过滤器中设置的活性炭吸附板对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直接排放污染空气;通过筛料板的设置,对粉碎后的有机肥进行筛分,粉碎后的有机肥通过筛料孔落到罐体底部,未充分粉碎的有机肥将通过升料装置提升到罐体底部进行再次粉碎干燥作业;通过升料装置的设置,利用第二电机带动升料绞龙旋转,利用旋转的升料绞龙将筛料板过滤出的未充分粉碎的有机肥向上提升,被提升起来的有机肥通过回料管提升到罐体顶部,便于对有机肥进行循环粉碎,提高有机肥粉碎的均匀度;通过排料装置的设置,利用第三电机带动排料转轴旋转,排料转轴带动两片排料板旋转,利用旋转的排料板将粉碎后的有机肥完全排出罐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碎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升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抽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干燥装置,3-进料管,4-碎料装置,5-抽湿装置,6-筛料板,7-挡料板,8-排料管,9-排料装置,10-底盖,11-筛料孔,12-加强筋,13-导料筒,14-罐体,15-升料装置,16-布气盘,17-布气孔,18-进气管,19-热风机,20-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固定架,22-碎料刀片,23-连接板,24-导套,25-导料盘,26-碎料转轴,27-第一联轴器,28-回料管,29-固定板,30-升料筒,31-导料管,32-第二电机固定架,33-第二电机,34-第二联轴器,35-升料绞龙,36-排气盘,37-排气孔,38-第一排气管,39-过滤器,40-第二排气管,41-抽风机,42-过滤盒,43-插槽,44-过滤罐,45-活性炭吸附板,46-排料板,47-排料转轴,48-第三联轴器,49-第三电机,50-第三电机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便于农业有机肥施放的破碎干燥一体化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7,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农业有机肥施放的破碎干燥一体化设备,包括罐体14;所述罐体14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罐体1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1,罐体1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盖10,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顶盖1和底盖10均设置成圆盘形,由碳钢板激光剪切制成;顶盖1右侧焊接固定有进料管3;底盖10右侧焊接固定有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上插接有挡料板7;底盖10边缘处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套支架;所述进料管3设置成漏斗型,由碳钢板焊接制成;顶盖1下表面设置有一套干燥装置2;所述干燥装置2由布气盘16、进气管18和热风机19组成;所述布气盘16设置成圆环形不锈钢导气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4顶部,且布气盘16内壁均布有若干布气孔17;布气盘16外壁与进气管18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18的另一端与热风机19连接;所述热风机19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4外壁上;通过干燥装置2的设置,利用热风机19向进气管18中鼓入热空气,热空气进入到布气盘16中,从布气盘16内壁均布的布气孔17排出,扩大热空气的喷洒面积,便于和有机肥充分接触,便于提高有机肥的干燥均匀度;干燥装置2下方罐体14内设置有一套导料筒13;所述导料筒13设置成漏斗型,由碳钢板焊接制成,且导料筒13顶部与布气盘16下表面的罐体14内壁焊接固定,导料筒13底部外壁通过四根加强筋12与罐体14内壁焊接固定;导料筒13内部设有一套碎料装置4;所述碎料装置4由第一电机20、碎料转轴26和碎料刀片22组成;所述第一电机20通过螺栓与第一电机固定架21固定,第一电机固定架21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1上表面;第一电机20的主轴通过第一联轴器27与碎料转轴26顶部连接;所述碎料转轴26顶部侧壁通过滚动轴承与顶盖1连接,碎料转轴26底部侧壁通过滚动轴承与导套24连接,导套24外壁通过四片连接板23与罐体14内壁焊接固定;导套24上方碎料转轴26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导料盘25;所述导料盘25由碳钢板焊接制成;导料盘25上方碎料转轴26侧壁上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多层碎料刀片22,每层碎料刀片22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碎料转轴26上,且多层碎料刀片22由上至下依次缩短;通过碎料装置4的设置,利用第一电机20带动碎料转轴26旋转,碎料转轴26带动多层碎料刀片22旋转,利用旋转的碎料刀片22对进料管3加入的有机肥进行剪切粉碎,便于减小有机肥的颗粒度,利于有机肥的施放;导料筒13与罐体14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一套抽湿装置5;所述抽湿装置5由排气盘36、第一排气管38、过滤器39、第二排气管40和抽风机41组成;所述排气盘36设置成圆环形不锈钢导气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4中部内壁上,且排气盘36内壁均布有若干排气孔37;排气盘36外壁与第一排气管28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28的另一端与过滤器39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器39由过滤罐44、过滤盒42和活性炭吸附板45组成;所述过滤罐44设置成截面为正方形的空心长方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过滤罐44外壁通过螺栓与罐体14外壁固定连接,过滤罐44侧壁上设置有三层插槽43;所述插槽43中插接有过滤盒42;所述过滤盒42设置成矩形不锈钢盒,且过滤盒42内壁底部粘接固定有活性炭吸附板45;过滤罐44底部与第二排气管4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40的另一端与抽风机41连接;所述抽风机41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4外壁上;通过抽湿装置5的设置,利用抽风机41产生吸力,将罐体14内部由有机肥干燥产生的湿气抽出,利于加快有机肥的干燥速度,且通过过滤器39中设置的活性炭吸附板45对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直接排放污染空气;罐体14中下方焊接固定有筛料板6;所述筛料板6倾斜30度设置在罐体14中,且筛料板6表面均布有若干筛料孔11;通过筛料板6的设置,对粉碎后的有机肥进行筛分,粉碎后的有机肥通过筛料孔11落到罐体14底部,未充分粉碎的有机肥将通过升料装置15提升到罐体14底部进行再次粉碎干燥作业;罐体14外壁上设置有一套升料装置15;所述升料装置15由升料筒30、导料管31、回料管28和第二电机33组成;所述升料筒30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碳钢板焊接制成,且升料筒30通过两层固定板29固定在罐体14外壁上;升料筒30底部侧壁通过导料管31与罐体14侧壁连通,升料筒30顶部侧壁通过回料管28与顶盖1左侧连通;所述第二电机33通过螺丝与第二电机固定架32连接,第二电机固定架32通过螺栓与罐体14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3的主轴通过第二联轴器34与升料绞龙35的底部连接;所述升料绞龙3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升料筒30两端连接;通过升料装置15的设置,利用第二电机33带动升料绞龙35旋转,利用旋转的升料绞龙35将筛料板6过滤出的未充分粉碎的有机肥向上提升,被提升起来的有机肥通过回料管28提升到罐体14顶部,便于对有机肥进行循环粉碎,提高有机肥粉碎的均匀度;罐体14底部设置有一套排料装置9;所述排料装置9由第三电机49、排料转轴47和排料板46组成;所述第三电机49外壁通过螺栓与第三电机固定架50固定连接,第三电机固定架50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盖10下表面;第三电机49的主轴通过第三联轴器48与排料转轴47连接;所述排料转轴47通过滚动轴承与底盖10连接,且排料转轴47表面对称焊接固定有两片排料板46;所述排料板46设置成矩形碳钢板,且排料板46与排料转轴47之间成30度夹角;通过排料装置9的设置,利用第三电机49带动排料转轴47旋转,排料转轴47带动两片排料板46旋转,利用旋转的排料板46将粉碎后的有机肥完全排出罐体14。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料管3向罐体14加入待粉碎的有机肥,通过干燥装置2的设置,利用热风机19向进气管18中鼓入热空气,热空气进入到布气盘16中,从布气盘16内壁均布的布气孔17排出,扩大热空气的喷洒面积,便于和有机肥充分接触,便于提高有机肥的干燥均匀度,与此同时,通过碎料装置4的设置,利用第一电机20带动碎料转轴26旋转,碎料转轴26带动多层碎料刀片22旋转,利用旋转的碎料刀片22对进料管3加入的有机肥进行剪切粉碎,便于减小有机肥的颗粒度,利于有机肥的施放,同时,通过抽湿装置5的设置,利用抽风机41产生吸力,将罐体14内部由有机肥干燥产生的湿气抽出,利于加快有机肥的干燥速度,且通过过滤器39中设置的活性炭吸附板45对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湿气中的有机肥粉尘直接排放污染空气;通过筛料板6的设置,对粉碎后的有机肥进行筛分,粉碎后的有机肥通过筛料孔11落到罐体14底部,未充分粉碎的有机肥将通过升料装置15提升到罐体14底部进行再次粉碎干燥作用;通过排料装置9的设置,利用第三电机49带动排料转轴47旋转,排料转轴47带动两片排料板46旋转,利用旋转的排料板46将粉碎后的有机肥完全排出罐体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