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旋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7432发布日期:2018-09-29 01:2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旋塔。



背景技术:

在工业喷涂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没有喷涂在工件上的漆雾会漂浮在环境中,这部分漆雾需要使用废气净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目前,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7716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离心喷淋塔,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为下部空腔,壳体的下部空腔处设有用于烟气进入的进烟口,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脱硫后的烟气排放的排烟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放反应后的吸收剂的液体出口,壳体内腔中设有用于向壳体内腔喷洒吸收剂的喷淋层,喷淋层上部、相邻两喷淋层之间、喷淋层底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使整个壳体内腔的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以螺旋状或旋流状的流动轨迹高速运动以增加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次数和接触强度的旋转机构。

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喷嘴内的喷水通道的尺寸较小,喷嘴在长期使用后容易被水中杂质以及附着在喷嘴上凝固后的漆雾所堵塞,进而降低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水旋塔,其优势在于可长久有效的进行废气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旋塔,包括塔体以及塔体下端的水箱,塔体内具有被分隔板件分隔形成的进气室和气液分离室,并且进气室、气液分离室下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塔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室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气液分离室连通的出气口,塔体内设置有通过水源供水形成有水幕,所述水幕至少位于气液分离室内或进气室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气口上连接一根出气管,然后将出气管与风机连接,在进气口连接一根已经通入漆雾的进气管,然后启动风机能够将漆雾吸入至进气室中,水幕下端受到风机吸力的影响散乱呈水珠并且让漆雾溶于其中,溶于漆雾的水珠,较大的受重力的作用落在水箱中,而较小的继续被风机吸向出气口,并且水珠继续向出气口前进的过程中会粘附在气液分离室的内壁上并且最终滑落至水箱中,而空气则继续被吸入至出气口中并最终排入空气中,从而实现了将空气中漂浮的漆雾溶于水,并且达到了净化空气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的倾斜设置的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小的溶有漆雾的水珠在向出气口前进的过程中被粘附在挡水板上,而空气则绕过挡水板进入出气口,从而更好的实现了气液分离,减少水珠进入出气口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水幕下方的所述挡水板远离与气液分离室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进气室内壁的下端同样具有锯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至水幕的下方与锯齿接触后变得紊乱成多股细小的水流,此时细小的水流被风机吸引后容易变成更小的水珠,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吸附雾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水幕上方的所述挡水板远离与气液分离室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滴水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小的水珠粘附在挡水板上后会沿着挡水板流至滴水沿,并且在滴水沿上滴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挡水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与相邻的挡水板固定连接,最下方的挡水板通过支撑杆与气液分离室的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为挡水板提供了支撑力,增强了挡水板以及气液分离室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供水管可为设置在气液分离室或进气室的内壁上的储水槽供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储水槽中,水从储水槽中溢出沿着进气室或者气液分离室的内壁流下形成水幕,水幕的水流入水箱后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一根两端封堵的控水管,所述控水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出水孔,所述控水管通过连接管与供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出水孔流出使得储水槽中的水能够在储水槽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均匀的溢出储水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水箱连通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补给箱,所述补给箱上设置有与补水管相连的补水孔,所述补水孔连接有浮球组件,所述补给箱上还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溢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补水孔接入一根补水管供水,水从补水管补入补水箱后可通过溢水孔流向水箱,从而弥补了水箱中的因为蒸发或被吸入出气口的水,使得水箱中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当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溢水孔时浮球组件上浮堵塞补水孔,防止补水箱中的水位过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端开口,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下端位于水箱的上端开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水箱上端的开口观察水箱中的水质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底面倾斜设置,水箱底面较低一侧的水箱侧壁上设有换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中的水在吸收了较多的漆雾变的浑浊后可通过打开换水孔,让水从排水孔流出以更换水箱中的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含有漆雾的空气吸入进气室中与水幕中的水混合从而吸收了空气中的漆雾,在经过气液分离室将溶有漆雾的水与空气分离,从而实现了净化空气的效果;

2、水幕的水源由水箱中的水提供,而水幕的水又会流落至水箱中,从而实现了水箱中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3、设置补水机构,能够让水箱中的水始终处于一个确定的水位,使得本水帘柜能够长期运作,而不需要定时人工向水箱中加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展示补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体;2、水箱;3、分隔板件;4、进气室;5、气液分离室;6、换水孔;7、进气口;8、出气口;9、第一水幕组件;10、储水槽;11、控水管;12、出水孔;13、水泵;14、供水管;15、第二水幕组件;16、挡水板;17、锯齿;18、滴水沿;19、支撑杆;20、集水板;21、出水槽;22、补给箱;23、补水孔;24、浮球组件;25、溢水孔;26、溢水管;27、回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水旋塔,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以及设置在塔体1下方的水箱2,塔体1中通过板材制成的分隔板件3分隔形成进气室4以及将进气室4包围的气液分离室5,塔体1内部空间对称设置,并且进气室4与气液分离室5的下端与水箱2连通。在进气室4内以及气液分离室5内还设置有能够吸废气的水幕,塔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室4连通的进气口7,而塔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气液分离室5连通的出气口8;还包括有将水箱2中的水输入至塔体1内作为水幕水源的水循环机构。

如图2、3所示,进气室4内圆形的进气口7两侧的分隔板件3上设置有第一水幕组件9,第一水幕组件9包括有利用板材拼接形成的储水槽10,储水槽10沿着进气口7轴线方向设置,并且其两端与塔体1内壁接触。储水槽10中安放有一根与储水槽10等长的控水管11,控水管11的两端封堵,且控水管11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的开设有与控水管11内部连通的出水孔12。向控水管11内输入水,水能够从储水槽10均匀的溢出,从储水槽10溢出的水沿着进气室4的内壁下流形成水幕。

如图1、2所示,水循环机构包括安装在塔体1外部并与水箱2连通的水泵13,水泵13共两台并分列在进气口7的两侧,水泵13通过一根穿过塔体1与控水管11连接的供水管14为控水管11供水,而水幕的水会沿着进气室4的内壁流落至水箱2中,从而实现了水箱2中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气液分离室5中的分隔板件3上设置有第二水幕组件15,第二水幕组件15相比第二水幕组件15的高度更高,一台水泵13同时为进气口7一侧的第一水幕组件9以及第二水幕组件15供水,第二水幕组件15连接有一块倾斜设置的挡水板16,第二水幕组件15中的水流沿着挡水板16流下形成水幕。第二水幕组件15也可以是设置在气液分离室5中的塔体1内壁上。

如图4、5所示,两侧气液分离室5中从下至上交错的在分隔板件3以及塔体1内壁倾斜的固定有两端与塔体1内壁接触的挡水板16,进气口7每侧气液分离室5中的挡水板16的数量控制在一至十之间。挡水板16倾斜的向下设置,并且所有位于第二水幕组件15下方的挡水板16远离与气液分离室5连接的一端切割有一列锯齿17,在进气室4内壁的下端同样具有一列锯齿17,而位于水幕上方的挡水板16远离与气液分离室5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滴水沿18,滴水沿18呈长条板状,并且相比于挡水板16具有更大向下倾斜的角度。

如图4、5所示,塔体1顶部的出气口8数量沿进气口7的轴线方向设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出气口8连接出气管(图中未示出),然后将出气管与风机(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启动风机能够将进入进气室4的带有漆雾等污染物的废气吸入至气液分离室5中。而进气室4内的水幕在沿着进气室4内壁流落至进气室4内壁下端时被锯齿17分隔成多股细小的水流,同时细小的水流在风机吸力的作用下部分散乱呈细小的水珠,这些细小的水珠被吸入气液分离室5并且与进入气液分离室5中的废气接触后能够吸收废气中漆雾等污染物,而没有进入气液分离室5的水幕中的水流落至固定在进气室4内壁下端的弧形的回水板27上并最终流落回水箱2中。气液分离室5内的水幕流至挡水板16上的锯齿17后同样会在风机的作用下散乱呈细小的水珠并且进一步的吸收进入气液分离室5中的废气。

吸收了废气后的细小水珠中的较大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掉落到挡水板16上最终流回至水箱2中。而细小水珠中较小的部分受到风机吸引则继续向出气口8前进,这些水珠在向出气口8前进的过程中被粘附在挡水板16上,而空气则绕过挡水板16进入出气口8,从而更好的实现了气液分离,减少水珠进入出气口8中。粘附在气液分离室5内的水幕上方的挡水板16上的水珠会沿着挡水板16流至滴水沿18,并且在滴水沿18上向下滴落。

出气口8两侧也固定有倾斜的挡水板16,从而进一步的粘附吸收空气中的水珠,最终使得进入出气口8中的空气变得洁净、干燥。

在相邻的挡水板16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两端与相邻的挡水板16固定连接,而最下方的挡水板16通过支撑杆19与气液分离室5的内壁连接。支撑杆19为挡水板16提供了支撑力,增强了挡水板16以及气液分离室5的结构强度。

如图4、5所示,气液分离室5下端倾斜的设置有两块集水板20,集水板20在气液分离室5下端的中部交汇,并且两块积水板交汇部分较低,两块集水板20交汇的位置上还连接有出水槽21,从气液分离室5中落下的水最终汇聚至出水槽21并且流至水箱2中。

水箱2上端开口,气液分离室5的下端位于水箱2的上端开口内。因此方便了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水箱2上端的开口观察水箱2中的水质情况。

如图6、7所示,水箱2还与补水机构连接,补水机构包括安装在塔体1外壁上的补给箱22,补给箱22上开设有补水孔23,补水孔23连接有浮球组件24,补给箱22上还开设有与水箱2连通的溢水管26连通的溢水孔25,溢水孔25低于补水孔23。

在补水孔23接入一根补水管(图中未示出)供水,水从补水管补入补水箱2后可通过溢水孔25流向水箱2,从而弥补了水箱2中因为蒸发或被吸入出气口8的水,使得水箱2中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当水箱2中的水位高于溢水孔25时浮球组件24上浮堵塞补水孔23,防止补水箱2中的水位过高。

水箱2底面向两端倾斜设置,水箱2底面较低一侧的水箱2侧壁上设有换水孔6。观察到水箱2中的水在吸收了较多的废气变的浑浊后可通过打开换水孔6,让水从排水孔流出以更换水箱2中的水。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指定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相互配合的关系。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