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9138发布日期:2018-12-14 22: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涂胶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技术发展中,在工业制造领域,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逐渐成为趋势,这样就衍生出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并结合机器人,来实现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例如,在生产现场中,出现了各种自动涂胶机,自动切割机以及自动电焊机。其中自动涂胶机采用胶管涂胶,然而,在涂胶过程中容易造成胶水沿涂胶路径向一侧外溢,进而影响涂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涂胶质量较好的自动化涂胶机。

一种自动化涂胶机,包括安装框、贴膜组件与涂胶组件,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引轨,所述导引轨用于引导工件,所述贴膜组件包括贴膜气缸与按压块,所述贴膜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按压块连接于所述贴膜气缸上,所述按压块用于将膜片按压贴附至工件上,所述膜片的中部开设有涂胶狭槽,所述膜片背离所述贴膜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粘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涂胶气缸与涂胶管,所述涂胶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涂胶管连接于所述涂胶气缸上并用于沿所述涂胶狭槽移动涂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块的底部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按压于所述膜片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胶管相对所述工件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50-7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框包括框体、连接体与两个导向横梁,所述框体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两个导向横梁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向横梁包括第一导向横梁与第二导向横梁,所述贴膜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横梁上,所述涂胶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胶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的端部,所述涂胶管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上,所述导向块连接于所述涂胶气缸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胶管上设置有储胶囊体,所述储胶囊体上设置有加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部上设置有按压凸部,所述按压凸部的表面形成有弧形凸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膜片输送组件,所述膜片输送组件包括膜卷、卷绕气缸与卷轴,所述膜卷与所述卷绕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卷轴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卷绕气缸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块的周缘形成有框形切割刃,所述柔性层的周缘抵持于所述框形切割刃上。

所述自动化涂胶机在使用时,利用导引轨引导工件至所述安装框的底部,所述贴膜气缸推动所述按压块将膜片按压于工件上。然后所述涂胶气缸带动所述涂胶管沿所述膜片上的涂胶狭槽移动,进而将粘胶涂抹于所述工件上,所述膜片能够保证胶水仅沿所述涂胶狭槽涂抹于工件上,而不会往侧边溢出,从而提高了涂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化涂胶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化涂胶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电阻升温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涂胶机。例如,所述自动化涂胶机包括安装框、贴膜组件与涂胶组件,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引轨,所述导引轨用于引导工件。例如,所述贴膜组件包括贴膜气缸与按压块,所述贴膜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按压块连接于所述贴膜气缸上,所述按压块用于将膜片按压贴附至工件上。例如,所述膜片的中部开设有涂胶狭槽,所述膜片背离所述贴膜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粘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涂胶气缸与涂胶管。例如,所述涂胶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涂胶管连接于所述涂胶气缸上并用于沿所述涂胶狭槽移动涂胶。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自动化涂胶机100,包括安装框10、贴膜组件20与涂胶组件30,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引轨15,所述导引轨用于引导工件,所述贴膜组件包括贴膜气缸21与按压块22,所述贴膜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按压块连接于所述贴膜气缸上,所述按压块用于将膜片40按压贴附至工件上,所述膜片的中部开设有涂胶狭槽41,所述膜片背离所述贴膜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粘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涂胶气缸31与涂胶管32,所述涂胶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涂胶管连接于所述涂胶气缸上并用于沿所述涂胶狭槽移动涂胶。

例如,所述自动化涂胶机在使用时,利用导引轨引导工件至所述安装框的底部,所述贴膜气缸推动所述按压块将膜片按压于工件上。再带动所述按压块离开所述工件,然后所述涂胶气缸带动所述涂胶管沿所述膜片上的涂胶狭槽移动,进而将粘胶涂抹于所述工件上,所述膜片能够保证胶水仅沿所述涂胶狭槽涂抹于工件上,而不会往侧边溢出,从而提高了涂胶质量。

例如,为了避免所述按压块与所述涂胶管的干涉,所述按压块的底部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按压于所述膜片上。所述涂胶管相对所述工件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50-70度。所述安装框包括框体11、连接体12与两个导向横梁,所述框体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两个导向横梁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两个导向横梁包括第一导向横梁131与第二导向横梁132,所述贴膜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横梁上,所述涂胶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上。通过使得所述涂胶管相对工件倾斜设置,从而可以避免所述涂胶管与所述按压块的干涉。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横梁,从而方便引导所述涂胶管进行涂胶作业。

例如,为了便于将膜片按压于工件上,所述涂胶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的端部,所述涂胶管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块33,所述导向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横梁上,所述导向块连接于所述涂胶气缸上。所述涂胶管上设置有储胶囊体35,所述储胶囊体上设置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上设置有按压凸部,所述按压凸部的表面形成有弧形凸面。所述自动化涂胶机还包括膜片输送组件50,所述膜片输送组件包括膜卷51、卷绕气缸52与卷轴53,所述膜卷与所述卷绕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卷轴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卷绕气缸上。所述按压块的周缘形成有框形切割刃221,所述柔性层的周缘抵持于所述框形切割刃上。例如,所述膜片的宽度大于工件的宽度。所述卷绕气缸上设置有卷绕轴,所述膜卷上的膜片的自由端卷绕于所述卷绕轴上,通过所述卷绕轴的卷绕轴,使得膜片对准工件,所述按压块将膜片按压于工件上,利用所述框形切割刃切割膜片,所述柔性层将切割下来的膜片按压及粘接于工件的表面,所述卷绕轴将膜片边缘剩余的部分卷绕,从而拉动膜卷继续释放膜片至下一个工件上。所述导引轨的引导方向与所述膜片的传输方向垂直。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所述膜片为耐热膜,在有的情况下,由于会有少量胶水的横向流动,使得膜片牢固地粘附于工件上,在工件的后续进程加工完毕后,需要取下所述膜片,此时可以将工件及其上的膜片通过所述导引轨引入所述安装框内。为了便于将工件上的膜片撕除,所述安装框的顶部还设置有伸缩气缸61,所述伸缩气缸上设置有固定板。为了便于加热以使膜片背后的粘胶融化,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电阻升温体63,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热风泵631与电源632,所述电阻升温体的表面设置有电阻片633,所述电阻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阻升温体内形成有热气空间,所述电阻片上开设有多个逸散孔634,所述多个逸散孔均与所述热气空间连通,所述热风泵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风泵的风流引入所述热气空间中。通过设置所述电阻片,可以利用所述电阻片直接导热至膜片的膜片上,进而将膜片背后的胶水融化。而所述电阻片上的逸散孔则有利于所述热风泵将热风导出至所述膜片上,进一步提升加热性能。例如,为了便于热风的导出,所述电阻片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设槽635,所述多个逸散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多个凹设槽内,通过设置所述多个凹设槽,在所述电阻片加热所述膜片时,热风流可以从所述多个凹设槽中逸出,使得热气流的导出更为顺畅。

为了便于提高所述膜片的受热均匀性,所述凹设槽的周缘凸设有压持环636,所述压持环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多个横风孔637,所述压持环能够抵持于膜片上,从而防止所述加热片贴合于所述膜片上太过紧密,使得加热风流能够从所述压持环上的多个横风孔中横向逸出,并于所述电阻片与膜片之间的间隙中横向流动,利用所述加热风流提高所述膜片上的受热均匀性。为了便于将热量之间导入粘胶中,所述压持环上穿设有多个导热针638,所述多个导热针能够刺穿所述膜片且所述多个导热针的尖部能够与所述膜片后的粘胶直接接触,利用加热风流对所述多个导热针进行加热,从而利用所述导热针直接加热粘胶,提高加热效率。

例如,为了便于在所述电阻升温体离开所述膜片时,使得所述膜片松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还设置有负压泵639,所述负压泵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负压泵上设置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所述热气空间连通,在对所述膜片加热完毕后,所述电阻片移动远离所述膜片,此时所述热风泵停止作业,所述负压泵用于对所述热气空间进行抽气,此时可利用所述多个凹设槽内的负压吸附所述膜片,同时利用所述多个导热针对所述膜片的摩擦力拉动所述膜片,使得所述膜片松动甚至拉开所述膜片,有利于后续所述膜片的松脱。例如,所述热气空间内设置有气动板71,所述气动板活动地贴设于所述电阻片上,所述多个导热针凸设于所述气动板上,所述气动板上开设有多个逸风孔711,所述多个逸风孔分别与所述多个逸散孔连通,所述逸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逸散孔的直径。在加热过程中,所述热风泵对所述热气空间内鼓风,从而推动所述气动板抵持于所述电阻片上,使得所述多个导热针凸出于所述压持环外,刺入膜片进行加热。而在加热完毕当所述负压泵启动时,所述气动板在负压的作用下脱离所述电阻片,带动所述多个导热针拖动所述膜片后退,最后使得所述多个导热针缩入所述压持环内。在所述气动板的前后移动过程中,所述导热针可以对所述气动板的前后移动进程进行导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