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9024发布日期:2018-12-19 05:1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在人们认识的现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污染,另一方面,人类的进步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染排放物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如何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的统一是人类面临的新问题,而在现阶段解决污染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对污染源进行治理,使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降到最低,其排放总量及排放浓度达到(或优于)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石化公司的焦化装置生产,出焦前泄压所排放的气和水,属于间歇式直排,所含的废气成份较多。由于装置宠大,所排放的水和气中含焦渣量大、冲击力大、热量高、气味大、难以集中收集和散发范围广等原因,石化单位对此也未有好的解决措施,也就不可能达到其环保要求,相应对操作工人和周边百姓带来影响身体健康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做出改进,提供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硫化氢的一级吸收单元、二级吸收单元、水气分离装置和脱硫工段,以及处理苯类的三级吸收单元、油气分离装置、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集成装置、吸附塔、四级吸收单元和粗苯工段,其中:

所述一级吸收单元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一排硫通道,所述一级吸收单元的吸收液为第一碱性混合液,并连接维持所述第一碱性混合液的ph浓度的控制装置;

所述二级吸收单元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所述二级吸收单元还设有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排硫通道,所述二级吸收单元的吸收液为第二碱性混合液,和维持所述第二碱性混合液的ph浓度的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下端设有第三排硫通道;

所述脱硫工段通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排硫通道分别与所述一级吸收单元、二级吸收单元和水气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三级吸收单元与所述第三出气管连接,其一端设有第四出气管,下端设有连接第一排苯通道,所述三级吸收单元的吸收液为有机吸收溶剂;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所述有机吸收溶剂,其一端与所述第四出气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还设有第五出气管和第二排苯通道;

所述粗苯工段通过第一、第二排苯通道分别连接所述三级吸收单元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

所述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集成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出气管连接,另一端设有第六出气管;

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与第六出气管道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七出气管道,所述吸附单元的吸附物为活性氧化铝;

所述四级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出气管,另一端设有与外界连接的第八出气管,所述四级吸收单元的吸收液为所述第二碱性混合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极大的除去了硫化氢和苯类物质;2、工艺可得到硫单质和苯,避免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以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的附图仅仅针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不进行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然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附图。

图1为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吸收单元1、二级吸收单元2、水气分离装置3、三级吸收单元4、油气分离装置5、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集成装置6、吸附塔7、四级吸收单元8、脱硫工段9和粗苯工段10。

一级吸收单元1为动力波吸收塔,设有接收焦化废气的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一排硫通道;采用第一碱性混合液进行吸收、分离废气中的硫化氢、氨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并将其中的硫离子还原成硫单质,同时连接控制装置以维持第一碱性混合液的ph在1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碱性混合液为硫代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其中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2~10%。

进一步,控制装置包括ph感应器和装有硫代硫酸钠的药剂箱以及加料泵。

二级吸收单元2为喷淋塔,其与第一出气管连接,并设有第二出气管,下端设有第二排硫通道;二级吸收单元2采用第二碱性混合液进一步吸收、分离从一级吸收单元1排出的气体,二级吸收单元2内保持1.5s~2s速率进行喷淋,同时采用上述控制装置以维持第一碱性混合液的ph在10左右。

第二碱性混合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水气分离装置3用于干燥后者排出的气体,其一端与第二出气管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三出气管,下端设有第三排硫通道。

一级吸收单元1、二级吸收单元2和水气分离装置3定期排放溶液并送至脱硫工段9回收单质硫。

三级吸收单元4为喷淋塔,采用有机吸收溶剂吸收废气中的苯、酚类物质,其上端连接第三出气管并设有第四出气管,其下端设有连接粗苯工段10的第一排苯通道。

油气分离装置5用于分离有机吸收溶剂,其一端与第四出气管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五出气管,油气分离装置5还设有连接粗苯工段10的第二排苯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三级吸收单元4和油水分离装置5连接粗苯工段10,定期排放溶液再生回收苯,防止二次污染。

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集成装置6用于进一步除去硫化氢、苯和非甲烷总烃,其一端与第五出气管连接,另一端设有第六出气管。

吸附单元7用于吸附从后者逃逸的污染物以及光催化单元产生的o3,其一端与第六出气管道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七出气管道,吸附单元7内部的吸附物为活性氧化铝,使o3与污染物在吸附剂内及表面继续氧化分解,同时使o3排放浓度达标。

四级吸收单元8为喷淋塔,采用第二碱性混合液吸附废气中剩余物质,其连接第七出气管,另一端设有与外界连接的第八出气管。该部分排放的物质主要是碱性混合液和硫酸的反应物质。

另外,由于处理其中硫化氢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一旦泄露对周围作业人员存在生命威胁,远程需要控制避免危险因素存在,本系统工艺中的所有装置均由各出气管密闭连接,气体均由设在相邻两装置的第一出气管至第七出气管上设置的引风机导出,第一出气管至第七出气管内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气体回流。

如下表所示为本焦化废气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效率:

如上表所示,一级吸收单元1吸收90%的硫化氢,二级吸收单元2继续吸收剩余的75%的硫化氢,使硫化氢浓度大大降低,第三吸收单元3和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集成装置6吸收90%的苯类,大大降低苯类物质浓度,同时也使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大大降低,通过吸附单元7继续大幅减小苯类物质,以及四级吸收单元8将非甲烷总烃的剩余含量大幅降低,最终得到的硫化氢、苯类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分别为之前的0.06%、0.44%和3.61%。

且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