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1780发布日期:2019-01-05 08: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鱼饲料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饲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鱼饲料一般由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矿物质微量元素一般都是通过液体制剂的方式添加,有的为了预防所饲养的鱼发生疾病,还会添加一些中草药剂。在鱼饲料的组成成分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中草药的含量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是微乎其微,但是缺少这些成分,所饲养的鱼群生长情况会大受影响,并且容易发生疾病。目前在鱼饲料中添加液体营养剂时,都是直接向固体物质中一次性或分次添加,需要额外人为操作控制液体营养剂的添加,耗费人力、占用资源。并且,现有技术中添加固体物质和液体营养剂分别需要独立的开关操控,使用较为不便、且现有技术是在添加操作结束后,再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饲料制备装置,其实现了固体原料与液体物质的同步混合,可通过加入个固体原料的量控制液体物质的加入速率,实现了边加料边混合的持续性操作,提升混合效率,混合时间缩短为现有技术的0.65倍。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鱼饲料制备装置,包括:

混料筒,其轴向竖直设置,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靠近其顶部设有一对导流板,一对导流板相对交错设置且不接触,所述混料筒内垂直于其轴向设有一圈止挡棱,所述止挡棱固设在一对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混料筒内轴向套设振动筒,所述振动筒与所述混料筒之间水平夹设多个弹簧,所述振动筒与所述混料筒之间的顶部间隙夹设橡胶密封条,当多个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振动筒与所述止挡棱接触,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设有卸料阀,所述混料筒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

进料仓,其设置在所述混料筒上方并与所述混料筒连通;

进液仓,其设置在所述混料筒上方,所述进液仓的顶部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混料筒连通;

料液开关组件,其包括支撑杆、活动板、平衡杆、连接杆以及封堵塞,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混料筒上方,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进料仓的外壁接触,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进料仓内,所述活动板的面积小于所述进料仓与所述混料筒连通的面积,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贯穿所述进料仓的外壁与所述平衡杆的一端固接,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竖直贯穿所述进液仓,其上端与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固接、下端套设多个配重块,所述封堵塞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配重块下方,多个配重块和所述封堵塞均位于所述进液仓内,其中,所述活动板向下倾斜时,所述连接杆上移,所述封堵塞脱离所述出液口。

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器包括:

搅拌轴,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混料筒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顶端设有圆锥形分流体,所述搅拌轴上环绕设置螺旋片,所述搅拌轴通过设置在所述混料筒外侧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

多组第一搅拌件,每组第一搅拌件包括环绕所述搅拌轴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棒,每个第一搅拌棒均向下倾斜设置,其一端固设在所述搅拌轴上、另一端设有搅拌爪,所述搅拌爪由具有同一端点的三个互相垂直的三棱锥形成;

多组第二搅拌件,每组第二搅拌件包括环绕所述搅拌轴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搅拌棒,每个第二搅拌棒均向下倾斜设置,其一端固设在所述搅拌轴上、另一端设有搅拌锥,所述搅拌锥由具有同一端点的两个成45°夹角的六棱柱形成;

其中,相邻两组第一搅拌件之间设置一组第二搅拌件,每组第一搅拌件的多个第一搅拌棒和与之相邻的一组第二搅拌件的多个第二搅拌棒交错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棒与所述第二搅拌棒的长度比为5:3。

优选的是,所述进液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液口的口径。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筒与所述混料筒之间的间距为5cm。

优选的是,所述混料筒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振动筒由四块平面片和四块弧形片围成,相邻两块平面片之间夹设一块弧形片,四块弧形片的开口均朝向远离所述振动筒的轴线方向,所述弧形片的弧度为5π/9。

优选的是,一对导流板分别位于所述进料仓和所述进液仓的正下方,位于所述进料仓下方的导流板与所述混料筒侧壁的夹角为35°,位于所述进液仓下方的导流板与所述混料筒侧壁的夹角为50°。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加入的固体原料的量来控制液体的加入,实现了固体原料与液体物质的同步混合,可配合出液口的口径,通过加入个固体原料的量控制液体物质的加入速率,实现了边加料边混合的持续性操作,提升混合效率,混和时间缩短为现有技术的0.65倍。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料液开关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振动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饲料制备装置,包括:

混料筒1,其轴向竖直设置,所述混料筒1的侧壁上靠近其顶部设有一对导流板11,一对导流板11相对交错设置且不接触,所述混料筒1内垂直于其轴向设有一圈止挡棱12,所述止挡棱12固设在一对导流板11的下方,所述混料筒1内轴向套设振动筒2,所述振动筒2与所述混料筒1之间水平夹设多个弹簧3,所述振动筒2与所述混料筒1之间的顶部间隙夹设橡胶密封条,当多个弹簧3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振动筒2与所述止挡棱12接触,所述混料筒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内设有卸料阀,所述混料筒1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

进料仓5,其设置在所述混料筒1上方并与所述混料筒1连通;

进液仓6,其设置在所述混料筒1上方,所述进液仓6的顶部设有进液口61、底部设有出液口62,所述出液口62与所述混料筒1连通;

料液开关组件,其包括支撑杆71、活动板72、平衡杆73、连接杆74以及封堵塞75,所述支撑杆71竖直设置在所述混料筒1上方,所述支撑杆71的顶端与所述进料仓5的外壁接触,所述活动板72设置在所述进料仓5内,所述活动板72的面积小于所述进料仓5与所述混料筒1连通的面积,所述活动板72的一侧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贯穿所述进料仓5的外壁与所述平衡杆73的一端固接,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支撑杆71的顶端铰接,所述连接杆74竖直贯穿所述进液仓6,其上端与所述平衡杆73的另一端固接、下端套设多个配重块,所述封堵塞75套设在所述连接杆74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配重块下方,多个配重块和所述封堵塞75均位于所述进液仓6内,其中,所述活动板72向下倾斜时,所述连接杆74上移,所述封堵塞75脱离所述出液口62。

本发明在混料筒1内轴向套设振动筒2,当固体原料从进料仓5进入混料筒1后,在混料筒1内的搅拌器的作用下,部分原料被甩到振动筒2的筒壁上,由于振动筒2与混料桶之间设有弹簧3,使得振动筒2在混料桶内晃动,导致振动筒2筒壁上的原料被弹起,再次与搅拌器接触,最终跌落至混料筒1底部,从出料管4流出,防止混料筒1的侧壁上粘粘原料,影响设备的性能,充分利用原料。本发明在加料时,从进料仓5投入原料时,当原料的重量大于配重块以及封堵塞75的重量时,活动办板向下倾斜,原料顺利落入混料筒1,同时,封堵塞75脱离出液口62,使得进液仓6内的液体从出液口62流入混料筒1,并通过导流板11的引导,先与对面导流板11上的固体原料初步混合,在竖直落至搅拌器上,被搅拌器搅拌分离混合,经混合后的物质在经过后续连接的设备,制成适用于不同鱼类的不同形状的饲料颗粒。本发明尤其适合于固体原料为粉体的原料。

本发明通过加入的固体原料的量来控制液体的加入,实现了固体原料与液体物质的同步混合,可配合出液口62的口径,通过加入个固体原料的量控制液体物质的加入速率,实现了边加料边混合的持续性操作,提升混合效率,达到相同的混合均匀度时,本发明所用的时间是现有技术的0.65倍。该混合时间的计算是以粉体固体为原料,在粉体固体中加入示踪剂颗粒(如磁性铁粉或有特殊颜色的惰性颗粒等),通过示踪法测定得到的鱼饲料混合料的混合均匀度。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器包括:

搅拌轴81,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混料筒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81的顶端设有圆锥形分流体82,所述搅拌轴81上环绕设置螺旋片,所述搅拌轴81通过设置在所述混料筒1外侧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

多组第一搅拌件,每组第一搅拌件包括环绕所述搅拌轴81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棒83,每个第一搅拌棒83均向下倾斜设置,其一端固设在所述搅拌轴81上、另一端设有搅拌爪84,所述搅拌爪84由具有同一端点的三个互相垂直的三棱锥形成;

多组第二搅拌件,每组第二搅拌件包括环绕所述搅拌轴81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搅拌棒85,每个第二搅拌棒85均向下倾斜设置,其一端固设在所述搅拌轴81上、另一端设有搅拌锥86,所述搅拌锥86由具有同一端点的两个成45°夹角的六棱柱形成;

其中,相邻两组第一搅拌件之间设置一组第二搅拌件,每组第一搅拌件的多个第一搅拌棒83和与之相邻的一组第二搅拌件的多个第二搅拌棒85交错设置。

此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相互配合,以搅拌轴81为轴旋转的过程中,可将处于振动筒2内部的原料充分搅动,且搅拌爪84和搅拌锥86错落分布、开口朝向相反,使得原料在二者形成的扭曲空间内翻滚,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好,混合后的物质粘稠度均一,易于后期成型。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搅拌棒83与所述第二搅拌棒85的长度比为5:3,搅拌时的优选比值。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口61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液口62的口径,确保出液口62处的液体流量充沛,易于冲击导流板11上的固体原料。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筒2与所述混料筒1之间的间距为5cm,实现轻微振动的优选间距。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混料筒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振动筒2由四块平面片91和四块弧形片92围成,相邻两块平面片91之间夹设一块弧形片92,四块弧形片92的开口均朝向远离所述振动筒2的轴线方向,所述弧形片92的弧度为5π/9,使得四块弧形片92自身具有很好的恢复原形的张力,在被原料多次冲击下能够恢复原样,延长使用寿命。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一对导流板11分别位于所述进料仓5和所述进液仓6的正下方,位于所述进料仓5下方的导流板11与所述混料筒1侧壁的夹角为35°,位于所述进液仓6下方的导流板11与所述混料筒1侧壁的夹角为50°,便于液体冲刷对面导流板11上的固体原料进行初步混合。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