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2241发布日期:2019-01-05 08: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加氢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



背景技术:

加氢反应器是有机化学实验室和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设备,不仅可以用作加氢反应的容器,而且也可用于液体和气体需要充分混合的场合。加氢反应器通常用于将重质油转化成轻质油,油类的提炼通常采用液相加氢反应器,液相加氢反应器在提炼重质油时,原料油加氢反应时产生热量,从而需要对反应的原料油进行降温,同时需要对原料油进行搅拌,使得原料油中的温度均匀,使得氢气与原料油充分接触,使得反应能够快速进行,但是现有的液相加氢反应器无法对反应的原料油进行很好的降温,同时无法使得热量在反应的原料油中分布均匀,无法保证氢气与原料油充分接触。

专利文献1: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申请号:2016212333791

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设置盘旋形的换热管并将换热管设置在筒体中部,同时使得搅拌器与换热管位于同一高度,这样做对原料油中的热量的导出效果极低,同时搅拌器位置限制死,搅拌器不能对原料油进行充分搅拌,使得反应效率极低,同时该发明无法使得氢气与原料油充分接触,该发明无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通过活塞板、气缸、导液通道与喷头相互配合,使得氢气与原料油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上下移动并且能够正反转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安装杆与毛刷对反应的原料油进行搅拌,使得原料油被搅拌的更加充分,使得热量在原料油中分布的更加均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包括反应腔、喷头、气缸、两用气泵、注气杆、活塞板、催化杆与冷凝环;所述反应腔上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位于反应腔顶部,出料口位于反应腔底部;所述反应腔内壁上周向均匀设有导液通道,导液通道数量不少于二,导液通道下方与反应腔空腔底部相连通,导液通道上方与反应腔空腔顶部相连通,导液通道用于对反应物进行运输;所述喷头与导液通道数量相同,喷头固定在反应腔上方内壁上,喷头与导液通道相连通,喷头用于将导液通道中的反应物喷出;所述气缸位于反应腔顶部,气缸的上下方各有一个气嘴,下方气嘴通过管路与相关的氢气罐相连接,管路中设有单向进气阀,气缸活塞杆中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单向出气阀,气缸活塞缸上端设有通孔;所述两用气泵位于反应腔的右侧,两用气泵通过管路与气缸上方的气嘴相连接,两用气泵用于控制气缸活塞杆的上下;所述注气杆为空心杆,注气杆通过气缸活塞杆安装在反应腔内,注气杆上设有出气孔,注气杆内部与气缸活塞杆的通道相连通,注气杆用于向反应腔中注入氢气;所述活塞板通过注气杆的下端安装在反应腔中,活塞板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设有固定杆,矩形通孔左右内壁上还对称铰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位于固定杆下方,密封板通过弹簧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催化杆下端固定在活塞板上方,催化杆上端固定在反应腔的顶部,催化杆为伸缩杆,催化杆数量不少于四,催化杆绕注气杆周向设置,催化杆用于催化反应物;所述冷凝环环绕在导液通道外,冷凝环用于对导液通道中的反应物进行冷凝。工作时,将反应物从进料口中加入反应腔中,通过两用气泵抽气,使得气缸活塞杆上升,通过气缸上的单向进气阀从相关的氢气罐中抽取氢气,注气杆与活塞板上升,使得反应物通过活塞板上的通孔进入活塞板下方的反应腔中,再利用两用气泵对气缸供气,使得气缸的活塞杆下降,使得活塞板与注气杆下降,从而使得活塞板挤压活塞板下方的反应物,使得反应物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导液通道,并通过喷头喷洒进活塞板上方空间,活塞板的矩形通孔中的密封板在反应物的压力作用下闭合,弹簧的存在使得活塞板下降时,密封板在反应物压力作用下保持水平,从而避免了反应物从矩形通孔中回流至活塞板上方空间,活塞板上升时,密封板在反应物的冲击力与弹簧弹力作用下完全打开,使得反应物能够流入活塞板下方,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气缸活塞杆的下降使得气缸中的氢气通过气缸活塞杆的通道与注气杆上的气孔排入活塞板上方空间,此时喷头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喷洒进活塞板上方空间与氢气进行接触,从而使得反应物与氢气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物与氢气反应的速率,溶有氢气的反应物落在活塞板上,反应物在催化杆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催化杆为伸缩杆使得活塞板上方空间的反应物不断增多时,催化杆能够随之变长,使得反应的速度不会受到影响,保证了反应物充分反应,通过气缸活塞杆不断的伸缩,使得氢气不断的进入反应腔中,使得反应物不断的以喷洒的形式与氢气接触,再通过催化杆催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料口将反应后的产物排出,过程中,冷凝环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反应时产生的热量被冷凝环带走,避免了反应物中温度过高,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避免了反应物被破坏,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所述反应腔内还设有清洗模块,清洗模块包括上轴、下轴、螺旋桨叶、一号连杆、二号连杆、转动球、安装杆与毛刷;所述上轴转动安装在活塞板下底面;所述下轴转动安装在反应腔的底板上;所述螺旋桨叶通过上轴安装,螺旋桨叶用于带动上轴转动;所述一号连杆数量为二,一号连杆左右对称设置,一号连杆上端铰接在上轴的下端;所述二号连杆数量为二,二号连杆左右对称设置,二号连杆的上端与一号连杆的下端相铰接,二号连杆的下端铰接在下轴的上端;所述转动球数量为四,转动球分别固定在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的中部;所述安装杆数量为二,安装杆通过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的转动球安装,安装杆上下分布;所述毛刷安装在安装杆的两端,毛刷用于对反应腔内壁进行清洗。工作时,活塞板下降时,使得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相互靠近,转动球的存在使得安装杆相互靠近,从而带动毛刷相互靠近对反应腔内壁进行刷洗,同时螺旋桨叶向下移动在反应物的反作用力下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上轴正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与毛刷正向转动,进而使得毛刷上下运动并正向转动,使得反应腔内壁被刷洗干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杂质等附着在反应腔内壁上,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同时使得毛刷、安装杆、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使得活塞板下方空间的反应物混合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方便了冷凝环后续的降温,使得再次进入活塞板上方的反应物热量均匀,从而使得反应物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当活塞板上升时,螺旋桨叶反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安装杆与毛刷反向转动,使得安装杆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毛刷相互远离,使得毛刷转动着对反应腔内壁进行再次的刷洗,保证了反应腔内壁被充分刷洗干净,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所述注气管上的气孔为八字形结构,八字形结构加快了氢气进入反应腔的速度。工作时,八字形通孔的存在使得氢气能够快速的进入反应腔中,保证了反应腔中的氢气含量足够,从而使得在喷头作用下洒落的反应物能够更加快速的与氢气反应,进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固定杆上转动安装有搅拌叶,搅拌叶一侧开有通孔,搅拌叶用于对通过矩形通孔的反应物进行搅拌。工作时,当活塞板上升时,活塞板上方空间的反应物从活塞板的矩形通孔中进入活塞板下方的空间中,此时反应物冲击搅拌叶,由于搅拌叶一侧开有通孔,使得搅拌叶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搅拌叶转动,进而使得刚反应过的反应物在通过矩形通孔时被搅拌,使得残余的氢气在反应物中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热量集中造成反应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使得活塞板下方的反应物经过冷凝环降温时,温度更加的均匀,提高了后续的反应速度。

所述反应腔顶部还固定有冷凝开关,冷凝开关右侧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中设有电感传感器,冷凝开关用于控制冷凝环工作;所述反应腔底部设有水银囊,水银囊通过管道与电感传感器底部相连接,水银囊用于控制冷凝开关的工作。工作时,反应物不断的从反应腔底部进入导液通道中,由冷凝环对反应物进行冷凝,水银囊设置在反应腔底部,使得水银囊能够精确的感应即将进入导液通道中的反应物中的温度,当反应物温度过高时,水银囊中的水银受热,从而使得水银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开关中与电感传感器接触,从而使得冷凝开关导通,进而使得冷凝环工作对进入导液通道中的反应物进行冷却,电感传感器的存在使得水银上升高度越高,冷凝环工作强度越大,同时控制灵敏,从而使得冷凝环能够实时改变冷凝功率对反应物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反应物冷却到合适的温度,进而使得反应物进入活塞板上层空间后能够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反应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反应腔内密封板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用于防止反应物中的杂质附着在密封板上。工作时,聚四氟乙烯的存在使得反应物通过矩形通孔时,反应物中的杂质不会吸附在密封板上影响密封板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了密封板能够在活塞板下降时关闭,在活塞板上升时打开,使得活塞板能够长期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反应器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通过活塞板、气缸、导液通道与喷头相互配合,使得氢气与原料油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上下移动并且能够正反转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安装杆与毛刷对反应的原料油进行搅拌,使得原料油被搅拌的更加充分,使得热量在原料油中分布的更加均匀。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通过在连接气缸下气嘴的管路中设置单向进气阀,在气缸活塞杆的通道中设置单向出气阀并在气缸活塞杆的上端设置通孔,从而使得气缸活塞杆缩回时,气缸通过单向进气阀从相关的氢气罐中吸取氢气,气缸活塞杆下降时气缸中的氢气通过单向出气阀排出,经由空心的注气杆上的气孔进入反应腔中,气缸活塞杆的不断的伸缩,使得氢气不断的进入反应腔中与喷头喷洒的反应物结合,使得反应物与氢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同时能够确保氢气供给量足够,保证了反应的正常进行。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通过利用水银与电感传感器的接触距离的长短来控制冷凝开关,使得冷凝开关能够实时的对冷凝环进行调节,使得反应物经过冷凝环冷却后温度更加的均匀,提高了后续的反应速度,同时避免了部分反应物温度过高反应时变性,保证了最终制得的产品的含量,提高了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反应腔1、喷头2、气缸3、两用气泵4、注气杆5、活塞板6、催化杆7、冷凝环8、清洗模块9、进料口11、出料口12、导液通道13、冷凝开关14、电感传感器15、水银囊16、气孔31、矩形通孔61、固定杆62、密封板63、搅拌叶64、上轴91、下轴92、螺旋桨叶93、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转动球96、安装杆97、毛刷98。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2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相加氢反应器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液相加氢反应器,包括反应腔1、喷头2、气缸3、两用气泵4、注气杆5、活塞板6、催化杆7与冷凝环8;所述反应腔1上设有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进料口11位于反应腔1顶部,出料口12位于反应腔1底部;所述反应腔1内壁上周向均匀设有导液通道13,导液通道13数量不少于二,导液通道13下方与反应腔1空腔底部相连通,导液通道13上方与反应腔1空腔顶部相连通,导液通道13用于对反应物进行运输;所述喷头2与导液通道13数量相同,喷头2固定在反应腔1上方内壁上,喷头2与导液通道13相连通,喷头2用于将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喷出;所述气缸3位于反应腔1顶部,气缸3的上下方各有一个气嘴,下方气嘴通过管路与相关的氢气罐相连接,管路中设有单向进气阀,气缸3活塞杆中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单向出气阀,气缸3活塞缸上端设有通孔;所述两用气泵4位于反应腔1的右侧,两用气泵4通过管路与气缸3上方的气嘴相连接,两用气泵4用于控制气缸3活塞杆的上下;所述注气杆5为空心杆,注气杆5通过气缸3活塞杆安装在反应腔1内,注气杆5上设有出气孔31,注气杆5内部与气缸3活塞杆的通道相连通,注气杆5用于向反应腔1中注入氢气;所述活塞板6通过注气杆5的下端安装在反应腔1中,活塞板6上设有矩形通孔61,矩形通孔61中设有固定杆62,矩形通孔61左右内壁上还对称铰接有密封板63,密封板63位于固定杆62下方,密封板63通过弹簧与固定杆62连接;所述催化杆7下端固定在活塞板6上方,催化杆7上端固定在反应腔1的顶部,催化杆7为伸缩杆,催化杆7数量不少于四,催化杆7绕注气杆5周向设置,催化杆7用于催化反应物;所述冷凝环8环绕在导液通道13外,冷凝环8用于对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进行冷凝。工作时,将反应物从进料口11中加入反应腔1中,通过两用气泵4抽气,使得气缸3活塞杆上升,通过气缸3上的单向进气阀从相关的氢气罐中抽取氢气,注气杆5与活塞板6上升,使得反应物通过活塞板6上的通孔进入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腔1中,再利用两用气泵4对气缸3供气,使得气缸3的活塞杆下降,使得活塞板6与注气杆5下降,从而使得活塞板6挤压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物,使得反应物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导液通道13,并通过喷头2喷洒进活塞板6上方空间,活塞板6的矩形通孔61中的密封板63在反应物的压力作用下闭合,弹簧的存在使得活塞板6下降时,密封板63在反应物压力作用下保持水平,从而避免了反应物从矩形通孔61中回流至活塞板6上方空间,活塞板6上升时,密封板63在反应物的冲击力与弹簧弹力作用下完全打开,使得反应物能够流入活塞板6下方,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气缸3活塞杆的下降使得气缸3中的氢气通过气缸3活塞杆的通道与注气杆5上的气孔31排入活塞板6上方空间,此时喷头2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喷洒进活塞板6上方空间与氢气进行接触,从而使得反应物与氢气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物与氢气反应的速率,溶有氢气的反应物落在活塞板6上,反应物在催化杆7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催化杆7为伸缩杆使得活塞板6上方空间的反应物不断增多时,催化杆7能够随之变长,使得反应的速度不会受到影响,保证了反应物充分反应,通过气缸3活塞杆不断的伸缩,使得氢气不断的进入反应腔1中,使得反应物不断的以喷洒的形式与氢气接触,再通过催化杆7催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料口12将反应后的产物排出,过程中,冷凝环8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反应时产生的热量被冷凝环8带走,避免了反应物中温度过高,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避免了反应物被破坏,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腔1内还设有清洗模块9,清洗模块9包括上轴91、下轴92、螺旋桨叶93、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转动球96、安装杆97与毛刷98;所述上轴91转动安装在活塞板6下底面;所述下轴92转动安装在反应腔1的底板上;所述螺旋桨叶93通过上轴91安装,螺旋桨叶93用于带动上轴91转动;所述一号连杆94数量为二,一号连杆94左右对称设置,一号连杆94上端铰接在上轴91的下端;所述二号连杆95数量为二,二号连杆95左右对称设置,二号连杆95的上端与一号连杆94的下端相铰接,二号连杆95的下端铰接在下轴92的上端;所述转动球96数量为四,转动球96分别固定在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的中部;所述安装杆97数量为二,安装杆97通过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的转动球96安装,安装杆97上下分布;所述毛刷98安装在安装杆97的两端,毛刷98用于对反应腔1内壁进行清洗。工作时,活塞板6下降时,使得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相互靠近,转动球96的存在使得安装杆97相互靠近,从而带动毛刷98相互靠近对反应腔1内壁进行刷洗,同时螺旋桨叶93向下移动在反应物的反作用力下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上轴91正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与毛刷98正向转动,进而使得毛刷98上下运动并正向转动,使得反应腔1内壁被刷洗干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杂质等附着在反应腔1内壁上,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同时使得毛刷98、安装杆97、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使得活塞板6下方空间的反应物混合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方便了冷凝环8后续的降温,使得再次进入活塞板6上方的反应物热量均匀,从而使得反应物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当活塞板6上升时,螺旋桨叶93反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安装杆97与毛刷98反向转动,使得安装杆97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毛刷98相互远离,使得毛刷98转动着对反应腔1内壁进行再次的刷洗,保证了反应腔1内壁被充分刷洗干净,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如图1所示,所述注气管上的气孔31为八字形结构,八字形结构加快了氢气进入反应腔1的速度。工作时,八字形通孔的存在使得氢气能够快速的进入反应腔1中,保证了反应腔1中的氢气含量足够,从而使得在喷头2作用下洒落的反应物能够更加快速的与氢气反应,进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杆62上转动安装有搅拌叶64,搅拌叶64一侧开有通孔,搅拌叶64用于对通过矩形通孔61的反应物进行搅拌。工作时,当活塞板6上升时,活塞板6上方空间的反应物从活塞板6的矩形通孔61中进入活塞板6下方的空间中,此时反应物冲击搅拌叶64,由于搅拌叶64一侧开有通孔,使得搅拌叶64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搅拌叶64转动,进而使得刚反应过的反应物在通过矩形通孔61时被搅拌,使得残余的氢气在反应物中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热量集中造成反应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使得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物经过冷凝环8降温时,温度更加的均匀,提高了后续的反应速度。

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腔1顶部还固定有冷凝开关14,冷凝开关14右侧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中设有电感传感器15,冷凝开关14用于控制冷凝环8工作;所述反应腔1底部设有水银囊16,水银囊16通过管道与电感传感器15底部相连接,水银囊16用于控制冷凝开关14的工作。工作时,反应物不断的从反应腔1底部进入导液通道13中,由冷凝环8对反应物进行冷凝,水银囊16设置在反应腔1底部,使得水银囊16能够精确的感应即将进入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中的温度,当反应物温度过高时,水银囊16中的水银受热,从而使得水银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开关14中与电感传感器15接触,从而使得冷凝开关14导通,进而使得冷凝环8工作对进入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进行冷却,电感传感器15的存在使得水银上升高度越高,冷凝环8工作强度越大,同时控制灵敏,从而使得冷凝环8能够实时改变冷凝功率对反应物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反应物冷却到合适的温度,进而使得反应物进入活塞板6上层空间后能够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反应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反应腔1内密封板63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用于防止反应物中的杂质附着在密封板63上。工作时,聚四氟乙烯的存在使得反应物通过矩形通孔61时,反应物中的杂质不会吸附在密封板63上影响密封板63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了密封板63能够在活塞板6下降时关闭,在活塞板6上升时打开,使得活塞板6能够长期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反应器的使用性能。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将反应物从进料口11中加入反应腔1中,通过两用气泵4抽气,使得气缸3活塞杆上升,通过气缸3上的单向进气阀从相关的氢气罐中抽取氢气,注气杆5与活塞板6上升,使得反应物通过活塞板6上的通孔进入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腔1中,再利用两用气泵4对气缸3供气,使得气缸3的活塞杆下降,使得活塞板6与注气杆5下降,从而使得活塞板6挤压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物,使得反应物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导液通道13,并通过喷头2喷洒进活塞板6上方空间,活塞板6的矩形通孔61中的密封板63在反应物的压力作用下闭合,弹簧的存在使得活塞板6下降时,密封板63在反应物压力作用下保持水平,从而避免了反应物从矩形通孔61中回流至活塞板6上方空间,活塞板6上升时,密封板63在反应物的冲击力与弹簧弹力作用下完全打开,使得反应物能够流入活塞板6下方,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气缸3活塞杆的下降使得气缸3中的氢气通过气缸3活塞杆的通道与注气杆5上的气孔31排入活塞板6上方空间,此时喷头2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喷洒进活塞板6上方空间与氢气进行接触,从而使得反应物与氢气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物与氢气反应的速率,溶有氢气的反应物落在活塞板6上,反应物在催化杆7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催化杆7为伸缩杆使得活塞板6上方空间的反应物的不断增多时,催化杆7能够随之变长,使得反应的速度不会受到影响,保证了反应物充分反应,通过气缸3活塞杆不断的伸缩,使得氢气不断的进入反应腔1中,使得反应物不断的以喷洒的形态与氢气接触,再通过催化杆7催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料口12将反应后的产物排出,过程中,冷凝环8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反应时产生的热量被冷凝环8带走,避免了反应物中温度过高,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避免了反应物被破坏,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过程中,活塞板6下降时,使得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相互靠近,转动球96的存在使得安装杆97相互靠近,从而带动毛刷98相互靠近对反应腔1内壁进行刷洗,同时螺旋桨叶93向下移动在反应物的反作用力下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上轴91正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与毛刷98正向转动,进而使得毛刷98上下运动并正向转动,使得反应腔1内壁被刷洗干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杂质等附着在反应腔1内壁上,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同时使得毛刷98、安装杆97、一号连杆94与二号连杆95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使得活塞板6下方空间的反应物混合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方便了冷凝环8后续的降温,使得再次进入活塞板6上方的反应物热量均匀,从而使得反应物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当活塞板6上升时,螺旋桨叶93反向转动,使得一号连杆94、二号连杆95、安装杆97与毛刷98反向转动,使得安装杆97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毛刷98相互远离,使得毛刷98转动着对反应腔1内壁进行再次的刷洗,保证了反应腔1内壁被充分刷洗干净,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实用性。

八字形通孔的存在使得氢气能够快速的进入反应腔1中,保证了反应腔1中的氢气含量足够,从而使得在喷头2作用下洒落的反应物能够更加快速的与氢气反应,进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活塞板6上升时,活塞板6上方空间的反应物从活塞板6的矩形通孔61中进入活塞板6下方的空间中,此时反应物冲击搅拌叶64,由于搅拌叶64一侧开有通孔,使得搅拌叶64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搅拌叶64转动,进而使得刚反应过的反应物在通过矩形通孔61时被搅拌,使得残余的氢气在反应物中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反应物中的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避免了反应物中的热量集中造成反应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使得活塞板6下方的反应物经过冷凝环8降温时,温度更加的均匀,提高了后续的反应速度。

反应物不断的从反应腔1底部进入导液通道13中,由冷凝环8对反应物进行冷凝,水银囊16设置在反应腔1底部,使得水银囊16能够精确的感应即将进入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中的温度,当反应物温度过高时,水银囊16中的水银受热,从而使得水银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开关14中与电感传感器15接触,从而使得冷凝开关14导通,进而使得冷凝环8工作对进入导液通道13中的反应物进行冷却,电感传感器15的存在使得水银上升高度越高,冷凝环8工作强度越大,同时控制灵敏,从而使得冷凝环8能够实时改变冷凝功率对反应物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反应物冷却到合适的温度,进而使得反应物进入活塞板6上层空间后能够更好的与氢气进行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反应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聚四氟乙烯的存在使得反应物通过矩形通孔61时,反应物中的杂质不会吸附在密封板63上影响密封板63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了密封板63能够在活塞板6下降时关闭,在活塞板6上升时打开,使得活塞板6能够长期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反应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弹簧将密封板与一号固定杆连接,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活塞板下降时,密封板在反应物的冲击力与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将矩形通孔密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弹性绳将密封板与一号固定杆连接,并在密封板上方的矩形通孔内壁上设置阻挡块,使得活塞板下降时,密封板在反应物的冲击力作用下保持水平。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此液相加氢反应器能够有效的对原料油等反应物进行加氢处理,并且反应温度易控制,反应速度快,从而此液相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反应器技术领域中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