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077发布日期:2018-12-14 22:3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钛液稀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钛液是生产珠光颜料的一种化学成份,钛液在进行水解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稀释,以达到其水解之前需要的产品质量,在稀释过程中,现有技术往往采用机械搅拌或向混合液中鼓入空气等方式使钛液与稀释液混合均匀,但由于钛液的化学性质不够稳定,这种较为激烈的混合方式可能会导致钛液本身发生分解。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钛液稀释装置[申请号:201520693345.x],该实用新型包括稀释罐、进料管、空气搅拌装置、稀释液进管、射吸器、真空泵、冷却装置及电器控制单元,所述进料管设置在稀释罐顶部,所述射吸器连接在进料管中间,所述空气搅拌装置连接在稀释罐底部内侧,所述稀释液进管一端连接射吸器,另外一端与真空泵出口相连接,所述电器控制单元与冷却装置相连接。

该实用新型即是利用空气搅拌装置向混合液中鼓入空气使钛液与稀释液混合均匀,故其会产生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包括钛液储罐,所述钛液储罐与循环液管相连通,稀释液位于循环液管内,设置在循环液管上的循环泵驱动稀释液在循环液管内流动,所述循环液管上还设有混合排气室,排气管的一端与混合排气室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废气吸收瓶连通。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循环液管上还设有水流真空管,所述水流真空管通过钛液进料管与钛液储罐连通。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钛液进料管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量计和精细阀门。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循环液管上还设有干燥室。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混合排气室具有至少两个,且每个混合排气室均与排气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循环液管上还设有换热器,温度计固定设置在循环液管上,且温度计的一端穿过循环液管的外壁与管内液体相接触。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壳体围合形成换热腔室,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与换热腔室相连通,所述换热腔室内设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换热管道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换热腔室两端的换热总管,所述换热总管呈球形,且与进液口或出液口相连通,两根换热总管之间通过若干根换热支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换热支管沿壳体的轴心线周向均与分布。

在上述的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中,所述废气吸收瓶的顶部设有吸收液喷口,液位观察窗设置在废气吸收瓶的侧壁上,废液储罐与废气吸收瓶相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钛液与稀释液通过循环混合的方式达到混合均匀,混合过程较为平稳,可有效防止钛液本身发生分解。

2、本发明利用废气吸收瓶对钛液在稀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气体逸散至空气中,安全环保。

3、本发明利用换热器控制混合液的温度,防止发生温度过高导致钛液本身发生分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钛液储罐1、循环液管2、循环泵3、混合排气室4、排气管5、废气吸收瓶6、水流真空管7、钛液进料管8、干燥室9、换热器10、温度计11、废液储罐12、吸收液喷口61、液位观察窗62、流量计81、精细阀门82、壳体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换热介质入口104、换热介质出口105、换热管道106、换热总管107、换热支管108、换热腔室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型钛液稀释装置,包括钛液储罐1,所述钛液储罐1与循环液管2相连通,稀释液位于循环液管2内,设置在循环液管2上的循环泵3驱动稀释液在循环液管2内流动,所述循环液管2上还设有混合排气室4,排气管5的一端与混合排气室4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废气吸收瓶6连通。

本发明,使用时,稀释液在循环泵3的驱动下,在循环液管2内循环流动,钛液存储于钛液储罐1内,并可由钛液储罐1逐步流入循环液管2内与稀释液一同在循环液管2内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完成钛液的稀释,这样混合过程较为平稳,可有效防止钛液本身发生分解,循环液管2上设有混合排气室4,钛液稀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混合排气室4内时可通过排气管5导入至废气吸收瓶6中进行尾气处理,本发明利用废气吸收瓶6对钛液在稀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气体逸散至空气中,安全环保。

优选地,所述循环液管2上还设有干燥室9,干燥室9对整个循环体系起到一个干燥作用,防止钛液在循环稀释过程中发生水解。

优选地,所述混合排气室4具有至少两个,且每个混合排气室4均与排气管5相连通,这样可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液管2上还设有水流真空管7,所述水流真空管7通过钛液进料管8与钛液储罐1连通,稀释液流经水流真空管7时相比静止存储在钛液储罐1内的钛液具有较大的流速,故具有较小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钛液汇入循环液管2内,这样不需要额外提供驱动动能,节约能耗。

优选地,所述钛液进料管8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量计81和精细阀门82,这样能较为准确的控制进入循环液管2中的钛液的量,从而控制稀释后钛液的浓度。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循环液管2上还设有换热器10,温度计11固定设置在循环液管2上,且温度计11的一端穿过循环液管2的外壁与管内液体相接触,钛液在稀释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温度过高会导致钛液本身发生分解,故稀释后的钛液流经换热器10时与换热器10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混合液的温度,温度计11用以实时监测循环液管2内的混合液的温度。

具体的说,所述换热器10包括壳体101和分别设置在壳体101两端的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壳体101围合形成换热腔室109,所述壳体101的侧壁上还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04和换热介质出口105,换热介质入口104和换热介质出口105与换热腔室109相连通,所述换热腔室109内设有换热管道106,所述换热管道106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连通,所述换热管道106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换热腔室109两端的换热总管107,所述换热总管107呈球形,且与进液口102或出液口103相连通,两根换热总管107之间通过若干根换热支管108相连通,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入口104流入换热腔室109中,本发明对换热介质具体的选用不做限定,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乙醇,只要能起到与混合液发生热交换从而降低混合液温度的作用即可,混合液从进液口102流入,流经换热总管107和换热支管108时与填充在换热腔室109内的换热介质发生热交换,在从出液口103流出。

优选地,所述换热支管108沿壳体101的轴心线周向均与分布,这样能使换热更加均匀。

如图1所示,所述废气吸收瓶6的顶部设有吸收液喷口61,液位观察窗62设置在废气吸收瓶6的侧壁上,废液储罐12与废气吸收瓶6相连通,气体进入废气吸收瓶6后,吸收液从吸收液喷口61喷出,对进入废气吸收瓶6的气体进行吸收,由于气体被吸收,废气吸收瓶6内的压强降低,进一步促进排气管5内的气体进入废气吸收瓶6,使用者可通过液位观察窗62观察废气吸收瓶6内的液位高度,待液位高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废液储罐12与废气吸收瓶6之间的控制阀,使废液储存于废液储罐12中。

优选地,吸收液喷口61喷淋的吸收液为碱性液体,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稀氨水,这样能提高气体的吸收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稀释液在循环泵3的驱动下,在循环液管2内循环流动,稀释液流经水流真空管7时,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存储于钛液储罐1内的钛液汇入循环液管2内,与稀释液一同在循环液管2内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流经干燥室9、换热器10和混合排气室4,在循环过程中完成钛液的稀释,这样混合过程较为平稳,可有效防止钛液本身发生分解,混合液位于混合排气室4时,钛液稀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混合排气室4内时可通过排气管5导入至废气吸收瓶6中,吸收液喷口61喷出吸收液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尾气后的废液转移至废液储罐12中存储,本发明利用废气吸收瓶6对钛液在稀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气体逸散至空气中,安全环保。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钛液储罐1、循环液管2、循环泵3、混合排气室4、排气管5、废气吸收瓶6、水流真空管7、钛液进料管8、干燥室9、换热器10、温度计11、废液储罐12、吸收液喷口61、液位观察窗62、流量计81、精细阀门82、壳体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换热介质入口104、换热介质出口105、换热管道106、换热总管107、换热支管108、换热腔室10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