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属于膜材料制备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含钴离子废水的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去除钴离子常用的方法有电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应用于处理含钴离子废水方面的研究十分的广泛,但这些处理方法均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工艺复杂、成本费用高、选择性差或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钴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分离富集方法。
离子印迹技术(ionimprintedtechnology,iit)是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edtechnology,mit)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以特定金属离子为模板,能与金属离子产生螯合作用的化合物为功能单体,在交联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形成一种离子印迹聚合物(ion-imprintedpolymer,iips),洗脱模板离子后,其内部含有大量与目标离子在尺寸大小、结合位点等方面都高度匹配的印迹空穴。cn107573462a制备的iips对目标离子具有高效的识别选择性及亲和性,为实现目标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然而,聚合物存在研磨不均匀、颗粒大,模板离子包埋过深、难洗脱,甚至泄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本发明以co(ii)为模板离子,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金属离子印迹技术和膜技术相结合,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稳定性高,对钴(ii)离子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和印迹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致孔溶剂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室温振荡(2~3h)混匀,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5~10min,形成预聚合溶液。
所述钴(ii)离子、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8):(10~50)。
步骤(2):将基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室温浸泡3~30min,最后50~70℃反应12~24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用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本发明所述致孔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1~1:3;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异丙醇。
本发明步骤(1)中钴(ii)离子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摩尔比为1:(0.06~0.12)。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基膜为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nylon-6微孔滤膜中的一种,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步骤(3)中甲醇/醋酸混合溶液中,甲醇与醋酸体积比为9:1。
本发明所述钴(ii)离子为市购试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通过金属离子印迹技术和膜技术相结合,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具有吸附量大、印迹效果好、便于洗脱等优点,解决了现行方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后处理过程繁杂、洗脱时间长等问题。
(2)制备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对钴(ii)离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和较高的印迹因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甲醇/水,v/v=1:2)中,加入0.4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2h,加入1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5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4:1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06。
步骤(2):将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室温浸泡3min,最后50℃反应12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659.44mg/g,印迹因子为1.38。
实施例2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乙醇/水,v/v=1:1)中,加入0.4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3h,加入3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10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功能单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4:3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12。
步骤(2):将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室温浸泡15min,最后60℃反应12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696.67mg/g,印迹因子为1.51。
实施例3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水,v/v=1:1)中,加入0.4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2.5h,加入5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7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4:5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09。
步骤(2):将nylon-6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室温浸泡30min,最后70℃反应12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661.58mg/g,,印迹因子可达1.39。
实施例4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异丙醇/水,v/v=1:1)中,加入0.2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3h,加入3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5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2:3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06。
步骤(2):将nylon-6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常温浸泡3min,最后50℃反应18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659.44mg/g,印迹因子可达1.38。
实施例5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乙腈/水,v/v=1:1)中,加入0.8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3h,加入3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5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8:3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09。
步骤(2):将nylon-6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5min,最后70℃反应18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611.58mg/g,印迹因子可达1.25。
实施例6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mmol钴(ii)离子完全溶解在10ml致孔溶剂(甲醇/水,v/v=1:3)中,加入0.4mmol功能单体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振荡3h,加入2mmo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摇匀,超声5min,形成预聚合溶液;其中钴(ii)离子、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4:20,钴(ii)离子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摩尔比为1:0.06。
步骤(2):将nylon-6微孔滤膜置于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溶液中,常温浸泡3min,最后60℃反应24h,形成钴离子印迹复合膜也就是co(ii)-micm。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用150ml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模板离子,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真空干燥24h得到洗脱后的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钴离子印迹复合膜co(ii)-micm称取20mg于浓度为50mg/ml的溶液中对co(ii)进行吸附,吸附量为725.37mg/g,印迹因子可达2.1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