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470发布日期:2018-09-21 22:3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药品企业,需要进行液液混合或者固液混合。在液液混合装置中,通常采用离心泵抽出待混合液体至混合容器中,当启动离心泵时,液面和出液口之间会形成漩涡,便于混合液体在混合容器中充分混合。然而多种液体在混合容器中不经过搅拌或其他辅助手段,一次性冲击也很难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液体混合更加均匀的配液装置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液装置,其通过循环混合的手段加强液体的混合效果,以获得均匀的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液装置,其包括一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外的混液管道,该罐体为圆柱体或多边锥体容器,其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出液口,该混液管道连通该进液口与该出液口,且该混液管道内靠近该进液口一端设置有一离心泵。

优选的,该进液口向罐体内延伸一喷管,该喷管沿罐体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

优选的,该出液口的上方设置有一导流板。当该罐体底部包括多个出液口时,每一出液口上方均设置有一导流板。

优选的,该导流板为一环状支架,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脚,该导流板环绕覆盖在该出液口上方,该导流板通过该凸脚接触该罐体底部,每相邻两个凸脚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口。优选的,导流口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出液口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该罐体内壁开设有至少一组进液口,每组进液口至少包括两个进液口,该两个进液口分别设置在该罐体内壁且具有一预定高度差,该混液管道连接进液口的一端分成两条支管,每一支管连通一个进液口。

优选的,该混液管道从该出液口引出后形成至少两个分管道,每一分管道内设置一离心泵,每一分管道靠近该进液口的一端再分成至少两个支管,该两个支管分别连接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高度差的两个进液口。

优选的,每一进液口均向罐体内延伸一喷管,该喷管沿罐体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液装置,其罐体外连接的混液管道中设置有离心泵,对于加入到罐体中的多种待混合液体或者液固混合体,可以通过泵的动力抽取其从出液口出来,然后再通过进液口回流至罐体内,循环往复多次,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其次,进液口向罐体内延伸一喷管,该喷管沿罐体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有利于形成漩涡,增强混合效果。另外,进液口按照垂直方向上有高度差设置,可以根据混合液的多少来开启进液口,确保进液口与液面之间有一个合适的高度差,利于产生漩涡,增强混液效果。最后,更重要的是,出液口上设置导流板能防止混液管道内的离心泵吸入空气,实现离心泵持续不断的供液,节约了生产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装置的罐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阅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液装置,其包括一罐体3以及设置在罐体外的混液管道2,该罐体3为圆柱体或多边锥体容器,本实施例中为类圆柱体形状,该罐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口,本实施例中该罐体3侧壁上开设有4个进液口41、42、43和44,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出液口6,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出液口。该混液管道2连通该进液口与该出液口6,且该混液管道2内靠近该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一离心泵5。本实施例中,该混液管道2从该出液口6引出后形成两个分管道21和22,每一分管道21、22内设置一离心泵5,每一分管道靠近该进液口的一端再分成至少两个支管211和212以及分管道22分成的支管图中未标示,该两个支管211、212分别连接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高度差的两个进液口43、44,本实施例中,两个支管211和212穿过罐体侧壁开设的进液口43、44,并分别向罐体3内延伸了一喷管24,喷管24朝相同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罐体3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这样的方向和角度设计有利于形成漩涡,增强混液效果。

混液管道中2设置有离心泵5,对于加入到罐体3中的多种待混合液体或者液固混合体,可以通过泵5的动力抽取其从出液口6出来,然后再通过混液管道从进液口回流至罐体3内,循环往复多次,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另外,进液口41和42以及进液口43和44按照垂直方向上有高度差设置,可以根据混合液的多少来开启进液口,确保进液口与液面之间有一个合适的高度差,利于产生漩涡,增强混液效果。也就是说,该罐体3的内壁同侧的上下两个进液口41和42(或者43和44)连接同一个离心泵,当启动离心泵时,刚开始进液时,关闭靠上的进液口43,开启靠下的进液口44,罐体3内的液体被离心泵5从出液口6抽出,经过混液管道2从靠下的进液口44再进入罐体3;随着待混合液体不断加入罐体3内,待液面高度超过靠下的进液口44时,关闭靠下的进液口44,罐体3内的液体被离心泵从出液口6抽出,经过混液管道2从靠上的进液口43再进入罐体3。混合液体如此自动循环,从而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液装置,其罐体3内壁开设至少一组进液口,本实施例中是开设了两组进液口,进液口41和42是一组,进液口43、44是另一组。每组进液口至少包括两个进液口,也就是说,一组进液口可以三个或者更多,根据罐体的高度来决定。总之,每个进液口分别设置在该罐体内壁且具有一预定高度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根据混合液的多少来开启不同高度的进液口,确保进液口与液面之间有一个合适的高度差,利于产生漩涡,增强混液效果。相对应的,该混液管道连接进液口的一端分成多条支管,每一支管连通一个进液口。在分成多条支管之前的部位设置离心泵,一个离心泵负责一组进液口的液体输送即可。另外,每一进液口均向罐体内延伸一喷管,该喷管沿罐体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这样的方向和角度设计有利于形成漩涡,增强混液效果。

优选的,该出液口6的上方设置有一导流板1。当该罐体3底部包括多个出液口6时,每一出液口6上方均设置有一导流板1,本实施例中,罐体3底部有两个出液口6,因此设置了两个导流板1。如图3所示,该导流板1为一环状支架,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脚11,该导流板1环绕覆盖在该出液口6上方,该导流板1通过该凸脚11接触该罐体3底部,每相邻两个凸脚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口12。该导流板1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混液管道2内的离心泵5吸入空气,实现离心泵持续不断的供液,节约生产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实验证明,当启动离心泵5时,液面与出液口6之间形成的漩涡,当其到达出液口6的导流板1处,被导流板1的板面切断,液体从导流板1底部的导流口12进入,再进入罐体出液口6,从而避免空气进入离心泵5,实现离心泵5能够持续不断的供液。如果没有导流板1的话,液体与出液口6之间由于液体流速差异会形成漩涡,漩涡会使得出液口6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当启动离心泵5时,空气会随着漩涡同时进入离心泵5,使得离心泵5抽出的液体断断续续,严重影响供液速度。因此导流板1的设置大大优化了该配液装置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1的导流口12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出液口6的横截面积,从而确保液体能够持续不断的被离心泵5抽出。另外,罐体3的底部设置多个出液口6能够加大出液速度,以适应生产需要。可根据罐体3的容积大小、进液速度、出液速度和出液口6的横截面积,设计导流板1的数量、位置和导流口12的面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装置其罐体3为较标准的圆柱体形状,该罐体3包括侧壁31和底部32,其侧壁31上开设了一组进液口,混液管道从进液口延伸入进入罐体3内部,分别延伸出喷管24。罐体底部32开设有两个出液口,其上分别设置有导流板1。本实施例中相应的混液管道可以比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简单一些,不用分成两个分管,只需要一个离心泵,然和分成两个支管分别连接两个进液口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液装置,其罐体外连接的混液管道中设置有离心泵,对于加入到罐体中的多种待混合液体或者液固混合体,可以通过泵的动力抽取其从出液口出来,然后再通过进液口回流至罐体内,循环往复多次,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其次,进液口向罐体内延伸一喷管,该喷管沿罐体内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85°,有利于形成漩涡,增强混合效果。另外,进液口按照垂直方向上有高度差设置,可以根据混合液的多少来开启进液口,确保进液口与液面之间有一个合适的高度差,利于产生漩涡,增强混液效果。最后,更重要的是,出液口上设置导流板能防止混液管道内的离心泵吸入空气,实现离心泵持续不断的供液,节约了生产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