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及其抽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835发布日期:2018-11-30 19:5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及其抽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取水口清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及其抽取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建和在运的核电站均位于滨海,各核电站都依靠海水作为热阱冷却核岛和常规岛的设备。核电站海水取水从取水口到泵站主要是通过三道屏障对海水进行过滤和清污。第一道屏障为取水口前的拦截网;第二道为粗格栅、细格栅(含清污机);第三道是鼓形滤网。三道屏障的网孔依次递减,实现对海水的逐级过滤。其中,过滤装置间隙越大的设备功能位置越靠后,其中粗格栅栅条间隙为200mm,主要用来拦截较大异物;细格栅栅条间隙为50mm,主要用来拦截异物和较大海生物;鼓形滤网网孔为3mm,主要用来终端过滤,最终满足电站冷源系统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

由于鼓形滤网是核电站冷却水取水的过滤终端,一旦鼓形滤网堵塞率超标将导致机组冷却水不足,不得不降功率、停机停堆,甚至引起丧失核安全冷却水等严重后果。因此,鼓形滤网过滤清理污物的能力尤为关键。

传统的鼓形滤网装置由于需要将堵塞的网片旋转至高位才能清理,且鼓形滤网直径较大约20m,即使高速运转旋转至高位也需要1min以上,一旦短时间内大量污物流过鼓型滤网容易引起短时的全面堵塞,导致压差上涨,冷却水流量不足,机组停机停堆。同时,网片携带污物旋转至高位的过程中容易提前掉落而使海水得不到有效清理。

因此,急需要一种解决污物提前掉落海水并不会造成堵塞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及其抽取机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污物提前掉落海水并不会造成堵塞的抽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污物提前掉落海水并不会造成堵塞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抽取机构适用于对鼓型滤网上的污物抽走,所述抽取机构包含吸头、抽吸泵、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吸头用于与所述鼓型滤网的进水侧相面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头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抽吸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抽吸泵连通,所述吸头在所述抽吸泵的工作下将所述鼓型滤网上的污物抽离,抽离的污物还在所述抽吸泵的作用下依次顺着所述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被排至外界的排污槽内。

较佳地,所述吸头为吸盘结构。

较佳地,所述吸头位于所述鼓型滤网对应的下方并贴近所述鼓型滤网。

较佳地,所述排污槽位于所述吸头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包括鼓型滤网及上述的抽取机构,所述抽取机构位于所述鼓型滤网的进水侧。

较佳地,所述鼓型滤网为筒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用于对取水口的污物清理,所述取水口包含土建结构及由所述土建结构所围出的流道,所述鼓型滤网位于所述流道内,所述抽吸泵位于所述流道外。

较佳地,所述排污槽位于所述土建结构的侧壁之顶部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管道穿置于所述土建结构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藉由抽取机构位于鼓型滤网的外侧,同时抽取机构的吸头与鼓型滤网的进水侧相面对,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吸头连通,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抽吸泵连通,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与抽吸泵连通,故在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工作时,吸头在抽吸泵的作用下从鼓型滤网的下方将附于鼓型滤网上的污物抽离,且抽离的污物还在抽吸泵的作用下依次顺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而被排至外界的排污槽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直接在水下对堵塞的污物进行抽取,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需要旋转至高位才能清理的缺陷,相应地降低时间消耗;同时,避免由于短时间内积聚大量污物而造成堵塞的问题,对应地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再者,解决了附于鼓型滤网上的污物还未到达高位冲洗就提前掉落的问题;最后,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省去了多个捞污斗及反冲水装置的设置,因而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用于对取水口200的污物进行清理,以防止污物对核电站机组造成损坏;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取水口200包含土建结构210及由土建结构210所围出的流道220,但不限于此;值得注意者,此处的污物包含但不限于海洋生物、海洋垃圾等。

而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包括鼓型滤网1及抽取机构2。抽取机构2位于鼓型滤网1的进水侧,鼓型滤网1位于流道220内,下面描述到的抽吸泵22位于流道220外,以便于抽吸泵22安装于土建结构210远离流道220的位置处,但不限于此。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鼓型滤网1为筒形结构,故在鼓型滤网1工作时,未过滤的海水从鼓型滤网1的侧面流入,而过滤后的海水从鼓型滤网1的两个端面流出,使得污物在鼓型滤网1做回转运动的过程中附于鼓型滤网1的侧面上;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鼓型滤网1包括用于形成于鼓型滤网1侧面的环形网片11及位于环形网片11内的多条辐条12,使得污物于鼓型滤网1做回转运动时附着于环形网片11上,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抽取机构2适用于对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抽走,抽取机构2包含吸头21、抽吸泵22、第一管道23及第二管道24。吸头21与鼓型滤网1的进水侧相面对,较优的是,吸头21位于鼓型滤网1对应的下方并贴近鼓型滤网1,使得吸头21与鼓型滤网1贴近并保留预设间隙,以藉由鼓型滤网1的下方充满水,更利于吸头21将附于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抽离,但不限于此;第一管道23的第一端与吸头21连通,第一管道23的第二端与抽吸泵22连通,第二管道24的第一端与抽吸泵22连通,使得吸头21在抽吸泵22的工作下将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抽离,抽离的污物还在抽吸泵22的作用下依次顺着第一管道23及第二管道24被排至外界的排污槽3内,以实现抽取机构2于水下直接对附于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连续抽取的目的。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吸头21为吸盘结构,藉由吸盘结构的吸头21,使得吸头21与鼓型滤网1相面对的一侧的吸口大,更加轻易吸走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提高抽取机构2的抽取能力及工作效率,举例而言,吸头21采用机械式吸盘,以藉由机械式吸盘,使得抽取机构2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排污槽3位于吸头21的上方,较优的是,排污槽3位于土建结构210的侧壁211之顶部上,还位于吸头21斜上方,而第一管道23位于第二管道24下方,故使得抽取机构2能将污物从吸头21处依次沿着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排到高处的排污槽3内,方便工人的后续清洁,还合理利用好取水口200内的土建结构210的空间。由于鼓型滤网1位于流道220内,抽吸泵22位于流道220外,对应地,吸头21也位于流道220内,使得第一管道23穿置于土建结构210的侧壁211上,以满足抽吸泵22与吸头21的连通需要。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鼓型滤网1做一侧上升另一侧下降的回转运动时,未过滤的海水从鼓型滤网1的侧面流入,随着鼓型滤网1的回转运动,鼓型滤网1侧面的环形网片11对未过滤的海水进行过滤,过滤的污物附着于环形网片11上。开启抽吸泵22,吸头21对准环形网片11并抽吸附于环形网片11上的污物,使污物从环形网片11上被抽离,且抽离的污物在抽吸泵22的作用下依次顺着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最后被排放至外界的排污槽3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藉由抽取机构2位于鼓型滤网1的进水侧,同时抽取机构2的吸头21与鼓型滤网1的进水侧相面对,第一管道23的第一端与吸头21连通,第一管道23的第二端与抽吸泵22连通,第二管道24的第一端与抽吸泵22连通,故在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工作时,吸头21在抽吸泵22的作用下从鼓型滤网1的下方将附于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抽离,且抽离的污物还在抽吸泵22的作用下依次顺着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而被排至外界的排污槽3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直接在水下对堵塞的污物进行抽取,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需要旋转至高位才能清理的缺陷,相应地降低时间消耗;同时,避免由于短时间内积聚大量污物而造成堵塞的问题,对应地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再者,解决了附于鼓型滤网1上的污物还未到达高位冲洗就提前掉落的问题;最后,本实用新型的鼓型滤网水下清理装置100省去了多个捞污斗及反冲水装置的设置,因而结构更简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