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式过滤砂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681发布日期:2018-11-09 20:59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出式过滤砂缸。



背景技术:

过滤砂缸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医药化工、食品、造纸、石油制备、面板制造等行业,而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过滤砂缸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对介质诸如水、油、气和溶剂进行过滤。最常见的过滤砂缸是除去液体中少量固体颗粒的小型设备,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当流体进入只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筒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砂缸出口排出,当需要清洗时,只要将可拆卸的滤筒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因此,使用维护极为方便。

过滤砂缸是利用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石英砂过滤,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的一种高效过滤设备。过滤砂缸具有有过滤阻力小,表面积大,耐酸碱性强,抗污染性好等优点,广泛运用到农业灌溉、化工、石油、冶金、工矿等各行业,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进水流畅和稳定,便于移动的顶出式过滤砂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水流畅稳定,便于移动,便于冲洗的顶出式过滤砂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顶出式过滤砂缸,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一个空腔,缸体内中下部填充有滤料,缸体的顶部连接有一个三位五通换向阀,三位五通换向阀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通水口和抽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水泵,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门,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通水口与缸体内的空腔相连通,抽水口连接有位于缸体内的抽水管,抽水管的下端部连通有若干横管,各横管以抽水管的下端部为中心均匀分布,横管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缸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倒碗状的底座,底座内设有升降滚轮移动机构;

所述升降滚轮移动机构包括四组液压支腿,每组液压支腿的下端设有滚轮,液压支腿收缩状态下位于底座内,液压支腿伸出状态下位于底座下方;

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前侧开设有排水透视镜;

所述缸体前侧开设有观察窗口;

所述缸体下侧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缸体相连通,排水管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上端连接有三位五通换向阀不仅能实现顶出式过滤砂缸的冲洗与过滤,还能实现顶出式过滤砂缸的反冲洗,便于及时清洗顶出式过滤砂缸,操作方便简单,对外接口集中与顶部,装配和操作均较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三位五通换向阀前侧设有排水透视镜,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水透视镜观察三位五通换向阀内的工作情况,缸体前侧设有观察窗口,便于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缸体内工作过滤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下端设有升降滚轮移动机构,当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操作升降滚轮移动机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占地面积小,方便搬运;

(4)本实用新型由缸体、三位五通换向阀和升降滚轮移动机构等几部分构成,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外接口集中与顶部,装配和操作均较为方便,进水流畅稳定,便于移动,便于冲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向左的方向为左向,图1中向上的方向为上向,图1中朝向看图者的方向为前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出式过滤砂缸,包括缸体5,缸体5内设有一个空腔6,缸体5内中下部填充有滤料,缸体5的顶部连接有一个三位五通换向阀1,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14、出水口15、排污口3、通水口和抽水口(通水口和抽水口均为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常规接口,被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阀体和缸体5遮挡,图未示),进水口14通过进水管连接有水泵,出水口15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门,排污口3连接有排污管(进水管、水泵、出水管、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和排污管均为常规部件,图未示),通水口与缸体5内的空腔6相连通,抽水口连接有位于缸体5内的抽水管7,抽水管7的下端部连通有若干横管8,各横管8以抽水管7的下端部为中心均匀分布,横管8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9,缸体5底部固定连接有倒碗状的底座12,底座12内设有升降滚轮移动机构;

所述升降滚轮移动机构包括四组液压支腿11,每组液压支腿11的下端设有滚轮13,液压支腿11收缩状态下滚轮13位于底座12内,液压支腿11伸出状态下滚轮13位于底座12下方,这种结构既能够在工作时利用底座12稳定地支撑本实用新型,又能够在需要移动时利用滚轮13方便地移动本实用新型;

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1前侧开设有排水透视镜2,便于观察三位五通换向阀1内的工作情况;

所述缸体5前侧开设有观察窗口4,便于观察缸体5内的工作情况;

所述缸体5下侧部设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一端与缸体5相连通,排水管10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16,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毕后,及时旋出堵盖16,排放废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过滤模式、冲洗模式和反冲洗模式,根据工作需求,调节三位五通换向阀1,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腿11向下伸长,液压支腿11将滚轮13伸长至地面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向上顶起,通过人力或者牵引车辆将本实用新型牵引至合适的工作地点进行工作,再使液压支腿11收缩,将滚轮13收入底座12内部,利用底座12支撑本实用新型,然后就可以正常地进行工作。

当本实用新型为过滤模式时,使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出水口15连通抽水口,使进水口14连接通水口,排污口3闲置,打开水泵,与此同时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需要过滤的水流经水泵的输送进入进水管,再经进水口14进入通水口,需要过滤的水再通过通水口进入空腔6,进入空腔6内的需要过滤的的水流经滤料的过滤成为较为清洁的水,较为清洁的水经横管8上的过滤孔9进入横管8再进入抽水管7,进入抽水管7的较为清洁的水向上流至三位五通换向阀1,最终经三位五通换向阀1上出水口15连接的出水管排出至下一工作位置;

当本实用新型为冲洗模式时,使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排污口3连通抽水口,使进水口14连接通水口,出水口15闲置,打开进水阀门,关闭出水阀门,压力较高的清洁水经水泵的输送进入进水管,再经进水口14连接的通水口进入空腔6,进入空腔6内的清洁水穿过滤料,经横管8上的过滤孔9进入横管8再进入抽水管7,进入抽水管7的水向上流至三位五通换向阀1,最后经三位五通换向阀1上的排污口3连接的排污管道排出,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缸体5内的冲洗;

当本实用新型为反冲洗模式时,使三位五通换向阀1的排污口3连接通水口,使进水口14连接抽水口,出水口15闲置,打开进水阀门,关闭出水阀门,压力较高的清洁水经水泵的输送进入进水管,清洁水经进水口14连通的抽水口进入抽水管7,再经过抽水管7连通的横管8上的滤孔9进入空腔6,进入空腔6内的水流向上经过滤料,通过通水口连通的排污口3,进入排污口3,最后经排污管排出,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缸体5内的反冲洗;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过程中,通过排水透视镜2观察三位五通换向阀1内的工作情况,通过观察窗口4查看本实用新型缸体5内的工作情况;

水中的砂子会逐渐堆积在缸体5内的底部,当缸体5底部积累较多的砂子后,旋出排水管10端部螺纹连接的堵盖16,将本实用新型内的水和砂子全部排出,然后液压支腿11向下伸出,液压支腿11带动滚轮13向下伸出至底座的下方,再将本实用新型拉至存放地点,启动液压支腿11,液压支腿11缓慢向上收缩,液压支腿11带动滚轮13缓慢向上伸缩进底座12内,再将本实用新型收纳起来。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