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669发布日期:2018-11-09 20:5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行业尾矿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



背景技术:

尾矿,就是选矿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矿石选取有用矿物成分后所排放的废渣,通常以固液混合的矿浆形式存在。随着选矿技术水平和回收率逐步提高,尾矿中的粗砂得到综合应用,使得尾矿中的尾砂粒径越来越细。目前,细粒尾矿的固液分离及筑坝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将细粒尾矿浆体排入尾矿坝沉淀,水和固体颗粒利用自然沉降法逐步在尾矿坝中分离,固体颗粒物沉淀到池底堆筑坝体,上层主要是清水,随着尾矿浆的不断流入,清水经透水性初期坝溢流到下游蓄水池,泵送或自流回选矿厂继续回收使用。采用该堆排方法堆筑的尾矿堆积坝往往会遇到筑坝困难、沉积滩坡度特别缓、坝体难以达到设计高度与坡度、坝体排渗不畅、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遇到极端天气及地震,极易出现溃坝,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另一种是细粒尾矿矿浆经浓密机厂前回水后,浓密机底流用过滤机或压滤机进行处理,过滤或压滤的滤液返回到浓密机,滤饼用汽车或运输皮带等运输到尾矿堆场作干堆处理。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尾矿堆积坝的强度,但尾矿固液分离成本及滤饼运输成本高,作业效率低,降低了矿山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如何降低细粒尾矿固液分离与运输成本,提高尾矿堆积筑坝的强度,研究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高效率细粒尾矿固液分离设备具有重大的安全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细粒尾矿固液分离设备中存在的操作复杂,成本高及尾矿底流浓度低,效率低、堆积筑坝强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与使用成本低、尾矿固液分离效率高、分离后尾矿底流筑坝强度高的无动力可移动的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包括水力分离器、可移动支架和行走导轨;所述水力分离器包括水力旋流器、尾矿浆进浆管、底流输出管和溢流排水管;该尾矿浆进浆管是带有气压调节孔的可伸缩水管,可伸缩水管一端与尾矿输送管的球阀连接,另一端与水力旋流器的进浆口连接,气压调节孔布置在可伸缩水管靠近水力旋流器进浆口处,通过气压调节孔调节尾矿浆进浆管中尾矿浆输送中的气压均衡,保证进入水力旋流器中的尾矿浆均匀连续;所述底流输出管与水力分离器的底流输出口连接,底流输出管的排放底流方向平行于坝轴线;所述溢流排水管与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连接,溢流排水管的排浆水方向垂直于坝轴线,且排向尾矿库的上游内侧;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包括行走机构和放置架;所述行走机构为普通井下矿车车架与两副矿车轮对构成;所述放置架为左右两面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且下底敞开上顶封闭的钢材焊接而成,左面比右面底,放置架顶部左右面的间距小于水力旋流器的长度,放置架半腰高位置采用钢材横梁焊接固定左右面,根部的四角焊接到行走机构的车架上,且放置架的左右面方向与行走机构的行走方向一致,水力分离器放置到放置架顶部的左右面,底流输出管放置到放置架的左侧,以保持水力分离器的底流输出管端低于溢流排水管端;所述行走导轨包括导向角铁和固定横梁,该导向角铁为两根其长度大于行走机构长度,边宽≧100mm,两根角铁的间距为行走机构的车轮距,两根角铁两侧1/4处均用铁板或角铁构成的固定横梁焊接固定;行走导轨放置到尾矿堆积坝上,根据工作计划设置行走导轨布置位置与方向,可移动支架中行走机构的两副车轮均放置到行走导轨上,两副车轮在行走导轨上行走实现移动式分离机在松软堆积坝上的移动行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选用的材料设备普遍存在,在技术上无特殊需要,操作简单,总体造价成本比较低。

第二、能够有效降低尾矿运输成本,将尾矿输送管输送的一次固液分离的细粒尾矿底流在尾矿坝堆积坝坝顶进行二次固液分离,经过移动式分离机处理后尾矿底流浓度达到70~75%,分离后的高浓度底流直接堆积筑坝,增强了尾矿堆积坝的强度。

第三、可以根据需要在尾矿堆积坝布置多台无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可以实现坝前均匀多点排放,保证尾矿堆积坝沿尾矿坝坝轴线呈线性堆筑。

上述结构的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采用无动力可移动式,可根据预先计算尾矿坝干堆量与湿排量比例,调整每天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作业数量以及作业位置,实现均匀多点排放,保证尾矿堆积坝按计划呈线性均匀推进,经过无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二次固液分离后尾矿底流浓度达到70~75%,可有效增加细粒尾矿堆积坝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行走导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水力分离器1、水力旋流器11、尾矿浆进浆12、可伸缩水管121、气压调节孔122、底流输出管13、溢流排水管14、可移动支架2、行走机构21、放置架22、行走导轨3、导向角铁31、固定横梁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尾矿固液分离筑坝设备包括水力分离器1、可移动支架2和行走导轨3;所述水力分离器1包括水力旋流器11、尾矿浆进浆12、底流输出管13和溢流排水管14,水力旋流器11利用自尾矿浆进浆管进入的尾矿动力,实现无动力旋流固液分离;所述可移动支架2包括行走机构21、放置架22;所述行走导轨3包括导向角铁31和固定横梁32;所述尾矿浆进浆管12包括可伸缩水管121和气压调节孔122,可伸缩水管121一端与尾矿输送管的球阀连接,另一端与水力旋流器11的进浆口连接,将尾矿输送管输送的一次固液分流后的尾矿底流输送到水利旋流器11,气压调节孔122布置在可伸缩水管121接近水力旋流器进浆口附近,通过气压调节孔122调节尾矿浆进浆管中尾矿浆输送中的气压均衡,保证进入水力旋流器11中的尾矿浆均匀连续;所述底流输出管13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水管与水力分离器11的底流输出口连接,底流输出管13排放底流的方向平行于坝轴线;所述溢流排水管14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水管与水力旋流器11的溢流口连接,溢流排水管14的排浆水方向垂直于坝轴线,且排向尾矿堆积坝的上游内侧;所述的行走机构21为普通井下矿车车架与两副矿车轮对构成;所述放置架22为左右面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且下底敞开上顶封闭的具有适当高度的钢管或角铁焊接而成,左面比右面底,放置架22顶部左右面的间距要小于水利旋流器11的长度,放置架22半腰高位置采用钢管或角铁固定横梁焊接固定,根部的四角焊接到行走机构的车架上,且放置架22的左右面方向与行走机构的行走方向一致,水力分离器11放置到放置架22顶部沿放置架22的左右面放置,底流输出管13放置到放置架22的左侧,保持水力分离器11的底流输出管13端低于溢流排水管14端;所述行走导轨3包括导向角铁31和固定横梁32,该导向角铁31为两根规格型号长度大于行走机构长度2倍以上的角铁,边宽不低于100mm,两根角铁的间距为行走机构的车轮距,两根角铁左右两侧1/4处均用铁板或角铁构成的固定横梁32焊接固定;行走导轨3放置到尾矿堆积坝上,根据工作计划设置行走导轨3布置位置与方向,可移动支架2中行走机构21的两副车轮均放置到行走导轨3上,两副车轮在行走导轨3上行走,从而实现无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在松软堆积坝上的移动行走。

所述无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计算尾矿坝干堆量与湿排量比例,调整每天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以及作业位置,实现均匀多点排放,保证尾矿堆积坝按计划呈线性均匀推进,经过无动力可移动细粒尾矿固液两相分离筑坝设备二次固液分离后尾矿底流浓度达到70~75%,可有效增加细粒尾矿堆积坝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