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过滤机滤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869发布日期:2018-11-30 19:5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式过滤机滤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物料脱水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过滤机滤扇。



背景技术:

盘式过滤机由于其可连续作业、单位面积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固体粉料的脱水作业。盘式过滤机包含多个圆盘型滤盘,每个滤盘由360度均布的多个滤扇构成。过滤时滤扇的内部空间就是气、水通道,当前的滤扇大多内部全部中空,空气的真空度在滤扇内分布不均,这很容易导致滤扇吸液时料层厚度不均,吸干时滤饼不同区域水分不均的现象。因此,开发出一种能是盘式过滤机滤扇内部空气的真空度分布均匀,从而能使滤扇表面料层厚度均匀、滤饼水分均匀、过滤效果好的盘式过滤机滤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度分布均匀、表面料层厚度均匀、滤饼水分均匀、过滤效果好的盘式过滤机滤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式过滤机滤扇,包括上方为弧线,下方为直线,两侧为斜线的扇形滤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滤扇由四周设有插槽的左半滤扇和四周设有对应插片的右半滤扇插接所构成;所述左半滤扇和右半滤扇的内侧扇面相对中线对称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均布的插桩和挡风圆柱,插桩对称固接在左半滤扇和右半滤扇内侧扇面上,所述的插桩与所述的挡风圆柱对应插接。

所述的插桩的高度为滤扇内滤腔厚度的1/8, 插桩的直径为0.5~1.5cm。

所述的挡风圆柱,其两端中空内径和长度与所述的插桩的直径和高度相对应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盘式过滤机滤扇,形状与传统过滤机滤扇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盘式过滤机滤扇,每个滤扇内挡风圆柱的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扇,每个滤扇内设置有多个挡风圆柱,每个挡风圆柱都可以改变部分空气的流向,通过合理的挡风圆柱的布置,可以实现负压空气在滤扇内的均布,从而在吸液作业时滤扇上可以获得均匀厚度的滤饼,吸干作业时在滤扇上可以获得均匀水分的滤饼;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扇,挡风圆柱的连接形式为插接,所以其布置形式灵活可调,可以适应不同的物料和不同的工况;可以用单个滤扇作不同挡风圆柱布置形式的抽风过滤实验从而确定合理的挡风圆柱布置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半滤扇的内侧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半滤扇的内侧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桩和挡风圆柱的结构和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式过滤机滤扇,形状与传统过滤机滤扇一致,为上方为弧线,下方为直线,两侧为斜线的扇形滤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滤扇由四周设有插槽5的左半滤扇1和四周设有对应插片6的右半滤扇2插接所构成;所述左半滤扇1和右半滤扇2的内侧扇面相对中线对称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均布的插桩3和挡风圆柱4,插桩3对称固接在左半滤扇1和右半滤扇2的内侧扇面上,所述的插桩3与所述的挡风圆柱4对应插接。所述的插桩3的高度为滤扇内滤腔厚度的1/8, 插桩3的直径为0.5~1.5cm。所述的挡风圆柱4,其两端中空内径和长度与所述的插桩3的直径和高度相对应匹配。

所述每个滤扇内挡风圆柱4的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可调,布置形式灵活,可以适应不同的物料和不同的工况;可以用单个滤扇作不同挡风圆柱布置形式的抽风过滤实验从而确定合理的挡风圆柱布置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