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581发布日期:2018-12-14 22:3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经常需要配置较多不同类型的溶液,在配液时,为了避免出错,基本是手工配液,但是经常会遇到配液比例不精准,配液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人体在疲劳时,还容易出错,还容易将溶液喷洒到实验台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座、试管支架、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溶液支杆、带有感应器的行走马达、设在底座上的配液计量泵、溶液喷嘴,所述试管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侧面与支座固定;行走马达设在支座的上端,溶液喷嘴固定在行走马达上,溶液喷嘴通过软管与配液计量泵的出液口连接;溶液喷嘴可随行走马达在支座上左右运动,溶液喷嘴与所述试管支架的试管孔对应;所述溶液支杆上端挂放溶液袋,溶液袋下端通过软管与配液计量泵的进液口连接;还包括便于行走马达上的感应器精确定位感应的RFID电子标签和将试管上推送至溶液喷嘴的试管上推装置。

优选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有若干个,分别设在试管支架上端的试管孔上。

优选的,试管上推装置设有若干个,分别设在试管支架下端的试管孔内,行走马达上的感应器精确定位试管后,试管上推装置将定位试管上推,让溶液喷嘴进入定位试管口中。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端设有便于行走马达左右运动的滑道。

优选的,还包括微控器、与微控器连接的外接数据端口,所述感应器设在微控器的输入端,行走马达、溶液喷嘴和试管上推装置设在微控器的输出端;外接数据端口可连接外接终端连接,设置参数。

优选的,试管上推装置包括电磁铁、置于试管孔内活动永磁铁和继电器,继电器与微控器连接,电磁铁得电,永磁铁上升,推动试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器快速感应每个装有不同溶液的试管,达到高精准、高效率的配液,同时利用试管上推装置将试管上推,让溶液喷嘴进入试管,以免溶液喷嘴将溶液喷洒到试管外面,解决试验台难以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一种实验室自动配液装置,包括底座1、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1 上的支座2、试管支架6、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溶液支杆8、带有感应器11的行走马达4、设在底座1上的配液计量泵12、溶液喷嘴5,所述试管支架6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侧面与支座2通过螺钉固定;行走马达4配合连接支座2 的上端,溶液喷嘴5固定在行走马达4上,溶液喷嘴5通过软管10与配液计量泵12的出液口连接;溶液喷嘴5可随行走马达4在支座2上左右运动,溶液喷嘴5的出液口与所述试管支架6的试管孔位置对应;所述溶液支杆8上端挂放溶液袋7,溶液袋7下端通过软管10与配液计量泵12的进液口连接;还包括便于行走马达4上的感应器11精确定位感应的RFID电子标签9和将试管上推送至溶液喷嘴5的试管上推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11设在溶液喷嘴5上,便于与RFID电子标签感应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9设有若干个,RFID电子标签9为圆圈状,分别设在试管支架6上端的每个试管孔的圆周边上,便于行走马达4上的感应器11精确定位感应,可准确无误的将溶液喷嘴5推送到所要配液的试管。同时每个RFID电子标签9可通过外接终端设置每个试管的溶液名称,便于感应器11准确识别位置和溶液名称,以达到高精准、高效率配液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试管上推装置设有若干个,分别设在试管支架6下端的每个试管孔内,试管上推装置的控制端与RFID电子标签9连接,当行走马达4上的感应器11精确定位试管后,试管上推装置将定位试管上推,让溶液喷嘴5进入定位试管口中,以免溶液喷嘴将溶液喷洒到试管外面,解决试验台难以清洗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2上端设有便于行走马达4左右运动的精确滑道3。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微控器、与微控器连接的外接数据端口,所述感应器11设在微控器的输入端,行走马达4、溶液喷嘴5和试管上推装置设在微控器的输出端;外接数据端口可连接外接终端连接,设置对应的参数,如每个试管溶液的名称,配液速度,配液计量等参数。其中微控器的型号为TPS2205、 TPS2206、TPS2216等。

本实施例中,试管上推装置包括电磁铁14、置于试管孔内活动永磁铁13和继电器,继电器与微控器连接,永磁铁13与电磁铁14同极放置,电磁铁14得电后,永磁铁13上升,推动试管上升。

本实施例中,试管上推装置还可为连杆传动机构、凸轮运动机构等传动机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进行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