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889发布日期:2018-12-11 20: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



背景技术:

过滤袋作为过滤器的元件之一,是过滤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过滤的效果,为使过滤袋便于固定在过滤器中,现有的过滤袋一般在袋口设置有类似固定圈的结构,但这种固定圈结构往往是较单一的结构,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差,受过滤液本身重力的影响容易造成脱落,同时,现有的过滤袋存在受压容易破损、使用寿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该过滤袋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同时,不易受压破损、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上端开设有袋口,所述袋口的周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的圆周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通过穿过通孔的尼龙绳缝制在袋口的周围,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以及第二固定圈与第三固定圈之间均设置有过渡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的过渡结构为倾斜的连接条结构,所述连接条结构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之间的过渡结构为倒“L”形结构,所述倒“L”形结构均匀分布在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圆周上设置有向外的翻边,所述翻边内设置有硬质塑料块,所述袋体包括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所述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所述外过滤层为由聚酯纤维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内过滤层为聚丙烯过滤层,所述袋体的下端套设有呈漏斗形的网状支撑结构,所述网状支撑结构为不锈钢丝网状支撑结构,所述网状支撑结构通过缝合线缝合在袋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均为硬质塑料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圈的直径比第二固定圈的直径大0.5-1.0cm,所述第二固定圈的直径比第三固定圈的直径大1.0-1.5cm。

优选的,相邻所述连接条结构之间的距离为3.0-5.0cm,相邻所述倒“L”形结构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优选的,所述外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0-100μm,所述内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0.2-0.4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通过在袋口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并在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和第三固定圈之间均设置有过渡结构,使其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同时,袋体由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组成,并在袋体的下端设置呈漏斗形的网状支撑结构,增强了滤袋的强度,并防止滤袋底部因受压而破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具有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好的优势,又具有不易受压破损、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2-第一固定圈,3-第二固定圈,4-第三固定圈,5-过渡结构,11-袋口, 12-网状支撑结构,51-连接条结构,52-倒“L”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带密封性过滤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上端开设有袋口11,所述袋口11的周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2,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圈3,所述第二固定圈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圈4,所述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的圆周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通过穿过通孔的尼龙绳缝制在袋口11的周围,所述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以及第二固定圈3与第三固定圈4之间均设置有过渡结构5,所述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的过渡结构5为倾斜的连接条结构51,所述连接条结构51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之间的过渡结构为倒“L”形结构52,所述倒“L”形结构52 均匀分布在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圆周上设置有向外的翻边21,所述翻边21内设置有硬质塑料块,所述袋体1包括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所述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所述外过滤层为由聚酯纤维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内过滤层为聚丙烯过滤层,所述袋体1的下端套设有呈漏斗形的网状支撑结构12,所述网状支撑结构12为不锈钢丝网状支撑结构,所述网状支撑结构12通过缝合线缝合在袋体1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口11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 4,并在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之间均设置有过渡结构5,使其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同时,袋体1由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组成,并在袋体1的下端设置呈漏斗形的网状支撑结构12,增强了滤袋的强度,并防止滤袋底部因受压而破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具有与过滤器间的密封效果好的优势,又具有不易受压破损、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进一步的,为使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同时具有硬度高、质轻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3和第三固定圈4均为硬质塑料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直径比第二固定圈3的直径大 0.5-1.0cm,所述第二固定圈3的直径比第三固定圈4的直径大1.0-1.5cm,使袋口11的固定圈间便于设置密封结构,同时也对袋口处的滤液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连接条结构51之间的距离为3.0-5.0cm,相邻所述倒“L”形结构52之间的距离为3.0-5.0cm,使连接条结构51和倒“L”形结构52受力均衡,增强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0-100μm,所述内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0.2-0.45μm,在增强滤袋受力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滤袋的过滤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