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879发布日期:2019-04-16 23:3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有机废气治疗方法主要有热力破坏法、活性炭吸附法、低温等离子体、微生物处理法及吸收法等。吸收法废气处理中常用的吸收净化装置主要有水膜塔、填料塔、旋流板塔和喷淋塔等。其中各种吸收净化装置都有各自的有缺点,在实际中单一采用某种装置结构进行废气处理,其废气处理结果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高效的净化效果。例如一项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62065.4的“复杂有机废气吸收净化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就公开了一种将现有的上述常用的湿式吸收技术进行结合,克服了上述单一技术所带来的废气净化不足的缺陷。虽然其能够有效的对废气进行净化,但是由于其仍然采用的为常规的气体导流板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废气在由气体导流板流向其它装置的过程中,废气与气流导流板的接触时间过短(一般废气流速较快),因而相对的废气进行处于净化处理的时间有限,进而会导致出现废气处于净化不完全的现象,尤其对于成分复杂的废气而言。因此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废气充分均匀进行初步净化的气体导流板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该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可以更好地将废气气体均匀的疏散来,形成若干股废气气流,以进行更完全有效的废气初步净化处理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壳体、由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旋流板、填料层、雾化喷淋塔和除雾器,所述壳体底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废气进气管和排液管,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腔底端处的气体导流板组件,所述气体导流板组件位于所述废气进气管出口上方,所述气体导流板组件包括有多组间隔竖直平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腔的气体导流板,每一所述气体导流板呈连续折弯型板状结构,每一所述气体导流板其折弯处设置有与废气流动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槽,相邻的所述气体导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废气流动的气流通道,其中废气经所述气体导流板组件中气流通道的底端进入并从其顶端流出。

进一步,每一所述气体导流板上相邻卡槽之间依次呈间隔设置在气体导流板内外两侧上。

进一步,所述卡槽与所述气体导流板为一体成型制作而成。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处的排风扇。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底端处的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通过设置有新型结构形式的气体导流板组件结构,改进型结构形式的气体导流板组件结构能够使得由废气管中进入到气体导流板组件中的废气能够以更加均匀地进行流动,并且使得废气流经该气体导流板组件的流速得到减缓,以便进行更加充分的废气初步净化处理,进而最终保证废气的净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废气净化吸收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导流板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导流板组件纵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废气气体流经气体导流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废气进气管,2-气体导流板组件,21-气体导流板,211-内卡槽,212- 外卡槽,22-气流通道,3-旋流板,4-填料层,5-雾化喷淋塔,6-除雾器,7- 排气管,8-排液管,9-鼓风机,10-排风扇,1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方案是针对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导流板结构为常规的现有结构,废气在流经其的过程中,由于废气气体一般流速较快,使得废气不能够充分地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并且废气不能均匀地经现有的气体导流板流出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该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可以更好地将废气气体均匀的疏散来,形成若干股废气气流,以进行更完全有效的废气初步净化处理作业。

参见附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该新型废气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壳体11、由下向上依次设置在壳体11 内的旋流板3、填料层4、雾化喷淋塔5和除雾器6,壳体11底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废气进气管1和排液管8,壳体1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7,还包括有设置在壳体11内腔底端处的气体导流板组件2,气体导流板组件2位于废气进气管1出口上方,用于对进入的废气进行导流,气体导流板组件2包括有多组间隔竖直平行设置在壳体11内腔的气体导流板21,每一气体导流板21 呈连续折弯型板状结构,每一气体导流板21其折弯处设置有与废气流动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槽,相邻的气体导流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废气流动的气流通道22,其中废气经气体导流板组件2中气流通道22的底端进入并从其顶端流出。为了能够使得废气在流经气体导流板组件2的过程中,整个废气气体分布更加均匀以及流动时间更长,本实施例中的每一气体导流板21上相邻卡槽之间依次呈间隔设置在气体导流板21内外两侧上,即在气体导流板21 其上相邻折弯处,依次设置有一个外卡槽212和内卡槽211。卡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废气在流经气体导流板21的过程中,形成暂时的停顿,可与相应的净化液进行充分接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废气气体的流速。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导流板21采用连续折弯的结构形式,也是为了保证废气能够更加充分均匀的进行初步净化作业处理。优先地,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导流板21和卡槽为一体成型制作而成,例如在实际中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最后,为了使得废气在壳体11内腔中能够具备适当的流速(保证废气的流速不因气体导流板21的作用而过于太低),即使得整个废气处理装置具备合适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在壳体11底端处设置有鼓风机9,用于使得废气气体能够以适当的流速通过气体导流板21(在实际中具体的鼓风机9工作效率大小,应依据实际的壳体11内腔大小以及废气的具体输入流速而进行调节),同时为了能够使得进行完全净化处理后的废气能够稳定的进行输出,本实施例还在排风管进气口处安装有排风扇10,使得处理后的废气能够及时地进行排出。

参见附图4所示,经废气进气管1流入的废气,废气由气体导流板组件 2中气流通道22的底端进入并从其顶端流出,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其与壳体11上方流下来的吸收液进行接触,以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作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