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油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228发布日期:2018-11-16 21:3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油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油雾收集器。



背景技术:

油雾收集器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放电加工机、压铸机、CNC车床等各类机床上,对机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粉尘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净化的环保设备。

油雾收集器可用于切削油、柴油及合成冷却液作为冷却液在加工时产生的油雾及水性雾气,喷雾作业清洗机,防锈油喷雾,冷却液喷涂。其它大型机械轴承润滑过程中,模具加工过程中,排气气缸,镜头抛光等。

若无法及时清除油雾,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人体的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含有多氯联苯成分的大量的油雾,隐性地损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0.3~3.5微米的颗粒吸入人体内对健康构成危害,油雾沉积在工作区,易造成工伤等事故。对机床影响:高速切削产生的大量油雾长时间吸附在设备和工件上,可能成为机床内和电气系统故障的原因。给维护机床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也使机床的加工精密度大大降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如果将油雾气体排向室外,会破坏环境;若能有效回收,可节约资源。对火警的影响:油雾长时间沉积在墙面上、设备上有着潜在的火灾隐患。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55645U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一种立式油雾收集装置,包括立式壳体、抽风机、过滤器、过滤网,壳体的下部侧面开设有进气口,底面开设有出油孔,顶面开设有出气口;于进气口之上沿气流通道方向的壳体内部依次安装过滤网、过滤器、抽风机;壳体内安装有倾斜状的初级过滤器。以及,授权公开号为CN205199145U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的油雾收集器,包括油雾收集器本体,所述油雾收集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油雾收集器本体另一侧上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末端安装有过滤筒,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油雾收集器本体内安装有过滤器,靠近所述出风管一侧的油雾收集器本体内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油雾收集器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过滤器穿过安装口安装在油雾收集器本体内部,且所述过滤器与油雾收集器本体通过搭扣固定相连;所述过滤器下方的油雾收集器本体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油雾收集器本体上还安装有气浮装置。

上述两种结构的油雾收集器,大多以不锈钢网为初级过滤器,虽然具备很好的油雾过滤效果,但是油雾极容易堵塞过滤网;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油雾会沉积在初级过滤器底部,通风量降低,也会引起初级过滤器拥堵,导致过滤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油雾收集器,在初效过滤器和油雾收集盒间安装有集油器,具有收集油污的作用,避免初效过滤器的过滤拥堵,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除油雾效率;并改进初级过滤器结构,设置为三层过滤装置,使通过的油雾逐渐减少,减缓初级过滤器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油雾收集器,包括立式的外壳,外壳底部的一侧为进风口,顶部为出风口,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风机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有油雾收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器和油雾收集盒间安装有集油器,所述的集油器包括外框以及在外框内间隔分布的集油柱,相邻的集油柱间留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各集油柱的底部呈倒立的圆锥体状;

所述的初效过滤器包括筒体,自下而上设置在筒体内的匀风板、集油挡板和过滤网;所述的匀风板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孔,中部设有落油孔;所述的集油挡板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内的集油挡板间隔分布,两层集油挡板的位置错开。

本实用新型中的立式油雾收集器内,在初效过滤器和油雾收集盒间安装有集油器,集油器包括外框以及在外框内间隔分布的集油柱;在油烟通过集油器时,使油雾聚集在集油柱表面,减少进入初效过滤器油烟中的油雾,避免初效过滤器拥堵,提升除油雾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初效过滤器为三层结构,包括匀风板、集油挡板和过滤网,匀风板设有通风孔,使油烟均匀进入初效过滤器内,同时匀风板也具备阻挡油雾的作用,初步降低油雾中的油烟含量。

集油挡板为两层,每层内的集油挡板间隔分布,两层集油挡板的位置错开,内部形成迂回的油烟通道,在油烟通过集油挡板时,油烟中的油雾逐渐吸附在集油挡板内,除去油烟中的大部分油雾。

通过上述三层结构的初效过滤器,油烟中的绝大部分油烟被过滤,且过滤器不易拥堵,具备较高的过滤效率。

各集油柱的底部呈倒立的圆锥体状,具有引流作用,引导聚焦在集油柱表面的油雾下落至油雾收集盒内。作为优选的,所述各集油柱的顶部呈圆锥体状,且集油柱在框内呈阵列式分布。也可以设置集油柱的顶部呈圆锥体状,避免油雾堆积在顶部端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设有凸出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底部呈弧形,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通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风通道设置在外壳的侧面,便于在进风口安装相应的管路,也有利于选择油雾收集器的位置摆放。

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油柱在框内呈蜂窝状分布,相邻的集油柱间以及集油柱与边框间设有连接板。

蜂窝状分布的集油柱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也便于成型,具备更好的集油雾效果。

为加速集油柱表面的油雾下落,使油雾快速收集至油雾收集盒内,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油柱的底部锥面设有引流槽,具有引导油雾滑落的作用,引流槽由集油柱的中部向底部延伸。

为进一步提升过滤网的除油雾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分为两层,上层为金属过滤网,下层为过滤铝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金属过滤网为波浪形的多层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的孔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过滤网采用多层不锈钢网,经辗压成波浪网形,以正确的角度彼此交叉叠合而成;多层折叠扩张是以不同的密度、孔径由粗到细的排列,使物体通过时多次改变流动方向,增大其效率。

为提升过滤铝片的除油雾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过滤铝片弯曲呈S型,相邻两过滤铝片间形成S型的过滤通道;采用S型的过滤铝片,有效增大了比表面积,风阻小。

作为优选的,每层集油挡板呈倒锥形布置,下层集油挡板为向上弯曲的弧形板,上层集油挡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中,将集油挡板设置为弧形板,利于油雾吸附在集油挡板上,同时在集油挡板上形成引流槽,使收集的油雾沿引流槽进入油雾收集盒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匀风板的背面设有绕落油孔的内筒,集油挡板环绕在内筒的外周,内筒的壁面上设有过油孔。

设置的内筒,便于倒锥形布置集油挡板,使收集的油雾向匀风板中心的落油孔流动,通过内筒壁面的过油孔,收集至油雾收集盒内。

为避免油烟通过落油孔进入初效过滤器,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筒远离落油孔的一端封闭;所述外壳的底部内设有支撑外框的内翻边,便于所述集油器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初效过滤器和油雾收集盒间安装有集油器,具有收集油污的作用,避免初效过滤器的过滤拥堵,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除油雾效率;改进初级过滤器结构,设置为三层过滤装置,使通过的油雾逐渐减少,减缓初级过滤器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油雾收集器的结构图;

图2为集油器的结构图;

图3为集油柱的结构图。

图4为初效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5为两层集油挡板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5所示的立式油雾收集器,包括立式的外壳9,外壳底部的一侧为进风口2,顶部为出风口12,外壳9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器7、中效过滤器8、风机10和高效过滤器11,初效过滤器7的下方设置有油雾收集盒5,初效过滤器7和油雾收集盒5间安装有集油器6。

如图2和图3所示,集油器6包括外框13以及在外框13内间隔分布的集油柱14,相邻的集油柱14间留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且各集油柱14的底部呈倒立的圆锥体状。在油烟通过集油器时,使油雾聚集在集油柱表面,减少进入初效过滤器油烟中的油雾。

各集油柱14的底部呈倒立的圆锥体状,具有引流作用,引导聚焦在集油柱表面的油雾下落至油雾收集盒5内。各集油柱14的顶部呈圆锥体状,且集油柱14在框内呈阵列式分布。也可以设置集油柱的顶部呈圆锥体状,避免油雾堆积在顶部端面。

外壳9底部的一侧设有凸出的进风通道4,进风通道4的底部呈弧形,进风口2位于进风通道的上方。进风通道4设置在外壳的侧面,便于在进风口安装相应的管路,也有利于选择油雾收集器的位置摆放。

集油柱14在框内呈蜂窝状分布,相邻的集油柱14间以及集油柱与边框间设有连接板15。蜂窝状分布的集油柱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也便于成型,具备更好的集油雾效果。

为加速集油柱14表面的油雾下落,使油雾快速收集至油雾收集盒5内,集油柱的底部锥面设有引流槽16,具有引导油雾滑落的作用,引流槽16由集油柱14的中部向底部延伸。

本实施例中,集油柱14为点状阵列或蜂窝状结构,集油柱14与外框13采用一体注塑成型,且外壳9的底部内设有支撑外框的内翻边3,便于集油器的安装。

如图4所示的初效过滤器包括筒体74,自下而上设置在筒体74内的匀风板72、集油挡板和过滤网;匀风板72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孔722,中部设有落油孔721;集油挡板包括上层集油挡板79和下层集油挡板71,每层内的集油挡板间隔分布,两层集油挡板的位置错开。

本实施例中的初效过滤器为三层结构,匀风板72使油烟均匀进入初效过滤器内,同时匀风板也具备阻挡油雾的作用,初步降低油雾中的油烟含量。上层集油挡板79和下层集油挡板71的位置错开,内部形成迂回的油烟通道,在油烟通过集油挡板时,油烟中的油雾逐渐吸附在集油挡板内,除去油烟中的大部分油雾。通过上述三层结构的初效过滤器,油烟中的绝大部分油烟被过滤,且过滤器不易拥堵,具备较高的过滤效率。

本实施例中,过滤网分为两层,上层为金属过滤网75,下层为过滤铝片73。金属过滤网75为波浪形的多层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的孔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减。多层不锈钢网经辗压成波浪网形,以正确的角度彼此交叉叠合而成;多层折叠扩张是以不同的密度、孔径由粗到细的排列,使物体通过时多次改变流动方向,增大其效率。过滤铝片73弯曲呈S型,相邻两过滤铝片间形成S型的过滤通道;采用S型的过滤铝片,有效增大了比表面积,风阻小。

如图5所示,每层集油挡板呈倒锥形布置,下层集油挡板71为向上弯曲的弧形板,上层集油挡板79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板。将集油挡板设置为弧形板,利于油雾吸附在集油挡板上,同时在集油挡板上形成引流槽,使收集的油雾沿引流槽进入油雾收集盒内。

匀风板72的背面设有绕落油孔721的内筒78,集油挡板环绕在内筒的外周,内筒的壁面上设有过油孔76和过油孔77。设置的内筒,便于倒锥形布置集油挡板,使收集的油雾向匀风板72中心的落油孔流动,通过内筒壁面的过油孔,收集至油雾收集盒5内。另外,为避免油烟通过落油孔进入初效过滤器7,内筒78远离落油孔721的一端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