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969发布日期:2018-11-23 19:19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搪玻璃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及高结构强度,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涂料以及油漆等生产中。现有的搪玻璃反应釜在物料搅拌、反应过程中,包含固体物料的反应浆料往往不能迅速充分的粉碎、搅拌,导致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料混合更均匀,反应效率更高的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轴、搅拌棒、外壳、搅拌件、第一连轴和第二连轴;

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釜盖伸入釜体内,所述第一连轴与第二连轴分别与转动轴平行,所述第一连轴的一端与第二连轴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轴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件相连;

所述第一连轴的中部和第二连轴的中部分别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第一连轴平行设置;

所述搅拌棒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所述搅拌棒分别设于两个的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控制一个搅拌棒沿滑轨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另一个搅拌棒沿滑轨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釜体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釜体围成保温腔室,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釜盖上分别设有排气阀、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分别设于釜盖的内侧。

进一步的,两个的所述搅拌棒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棒的末端朝靠近搅拌件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的侧面设有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由不锈钢壳体和涂覆在所述不锈钢壳体内壁上的搪玻璃内衬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连轴与第二连轴上分别设置了可沿两个连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搅拌棒,搅拌棒在旋转的同时,可以不断调整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好的搅拌效果;在釜体外设置了外壳,形成了保温腔室,保温腔室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可根据反应釜的温度要求,通过气体进口往腔室内注入热气或冷气,以满足反应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应釜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釜体;2、釜盖;

3、搅拌装置;31、旋转电机;32、第一驱动电机;33、第二驱动电机;

34、转动轴;35、搅拌棒;351、锯齿;36、搅拌件;37、第一连轴;

38、第二连轴;39、滑轨;

4、外壳;41、气体进口;42、气体出口;

5、排气阀;

6、温度传感器;

7、气压传感器;

8、保温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置了可上下移动的搅拌件,使得搅拌更充分,并可利用保温腔室内的气体对反应釜进行温度调节,适用范围更广。

请参照图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和搅拌装置3,还包括外壳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转动轴34、搅拌棒35、搅拌件36、第一连轴37和第二连轴38;

所述转动轴34的一端与旋转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轴34的另一端穿过釜盖2伸入釜体1内,所述第一连轴37与第二连轴38分别与转动轴34平行,所述第一连轴37的一端与第二连轴38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轴3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轴3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轴38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件36相连;

所述第一连轴37的中部和第二连轴38的中部分别设有滑轨39,所述滑轨39与第一连轴37平行设置;

所述搅拌棒35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所述搅拌棒35分别设于两个的滑轨39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一个搅拌棒35沿滑轨39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3控制另一个搅拌棒35沿滑轨39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釜体1设于外壳4内,所述外壳4与釜体1围成保温腔室8,所述外壳4上分别设有气体进口41和气体出口4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连轴与第二连轴上分别设置了可沿两个连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搅拌棒,搅拌棒在旋转的同时,可以不断调整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好的搅拌效果;在釜体外设置了外壳,形成了保温腔室,保温腔室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可根据反应釜的温度要求,通过气体进口往腔室内注入热气或冷气,以满足反应釜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釜盖2上分别设有排气阀5、温度传感器6和气压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气压传感器7分别设于釜盖2的内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反应釜内气压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气阀5进行排气,同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6和气压传感器7可以实时检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和气压。

进一步的,两个的所述搅拌棒35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棒35的末端朝靠近搅拌件36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35的侧面设有锯齿351。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锯齿351可以使搅拌棒搅拌的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1由不锈钢壳体和涂覆在所述不锈钢壳体内壁上的搪玻璃内衬构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不锈钢壳体与搪玻璃内衬经久耐用,不易被腐蚀。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和搅拌装置3,所述釜体1由不锈钢壳体和涂覆在所述不锈钢壳体内壁上的搪玻璃内衬构成,还包括外壳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转动轴34、搅拌棒35、搅拌件36、第一连轴37和第二连轴38;

所述转动轴34的一端与旋转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轴34的另一端穿过釜盖2伸入釜体1内,所述第一连轴37与第二连轴38分别与转动轴34平行,所述第一连轴37的一端与第二连轴38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轴3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轴3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轴38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件36相连;

所述第一连轴37的中部和第二连轴38的中部分别设有滑轨39,所述滑轨39与第一连轴37平行设置;

所述搅拌棒35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所述搅拌棒35分别设于两个的滑轨39上,两个的所述搅拌棒35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棒35的末端朝靠近搅拌件36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搅拌棒35的侧面设有锯齿35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控制一个搅拌棒35沿滑轨39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3控制另一个搅拌棒35沿滑轨39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釜体1设于外壳4内,所述外壳4与釜体1围成保温腔室8,所述外壳4上分别设有气体进口41和气体出口42。

所述釜盖2上分别设有排气阀5、温度传感器6和气压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气压传感器7分别设于釜盖2的内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混合更均匀,反应效率更高的反应釜。在第一连轴与第二连轴上分别设置了可沿两个连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搅拌棒,搅拌棒在旋转的同时,可以不断调整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好的搅拌效果;在釜体外设置了外壳,形成了保温腔室,保温腔室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可根据反应釜的温度要求,通过气体进口往腔室内注入热气或冷气,以满足反应釜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