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6181发布日期:2018-12-11 20:3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眼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滴眼液配制罐为一只罐,原料及辅料投入按照处方是同一罐中配制, 配液罐因不能密封操作,无菌保证水平差,影响药液质量.不同的原辅料因溶解后的粒径存在差异,在传统的制法中经过混合后不能有效控制粒径长短,导致微孔过滤工序通不过,致使生产难于正常进行,质量产生不稳定情况。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包括氮气加热器、配制罐、稀配罐、暂存罐、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和换热器,所述氮气加热器的上端连接工艺氮气管,所述配制罐的上端通过第一呼吸器连接工艺氮气管,所述配制罐的上端还连接换热器,所述稀配罐的上端通过第二呼吸器连接工艺氮气管,所述暂存罐通过第三呼吸器连接工艺氮气管和通过第一空气过滤器连接注射用水管,所述暂存罐的下部还分别连接第二冷却器和三合一设备内部缓冲罐及管道。

优选地,所述氮气加热器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所述配制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所述配制罐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

优选地,所述稀配罐的下端通过卫生泵连接第一过滤器连接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第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比例阀通过第三过滤器连接工艺氮气管。

优选地,所述稀配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连接注射用水管。

优选地,所述配制罐、稀配罐内均设置有视镜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氮气加热器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配制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配制罐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氮气加热器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配制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配制罐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滴眼剂配液系统,包括氮气加热器1、配制罐3、稀配罐 6、暂存罐13、第一冷却器2、第二冷却器16和换热器5,所述氮气加热器1的上端连接工艺氮气管17,所述配制罐3的上端通过第一呼吸器4连接工艺氮气管17,所述配制罐3的上端还连接换热器5,所述稀配罐6的上端通过第二呼吸器7连接工艺氮气管17,所述暂存罐13通过第三呼吸器14连接工艺氮气管和通过第一空气过滤器12连接注射用水管,所述暂存罐13的下部还分别连接第二冷却器16和三合一设备内部缓冲罐及管道15。

进一步的,所述氮气加热器1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17,所述配制罐3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2,所述配制罐3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所述稀配罐6的下端通过卫生泵8连接第一过滤器9连接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第二过滤器10。

其中,所述比例阀通过第三过滤器11连接工艺氮气管17,所述稀配罐6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2。

此外,所述换热器5连接注射用水管18,所述配制罐3、稀配罐6内均设置有视镜灯。

本实用新型氮气加热器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配制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配制罐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氮气加热器的下端通过开关阀连接工艺氮气管,配制罐的下端连接第一冷却器,配制罐的下端还连接卫生球阀,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溶解罐;注射水由罐顶注入,开启搅拌控制速度到工艺要求,开启冷却水降温,物料投入溶解罐,开启冷却水控制温度到工艺要求,溶解罐规格为500L。

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氮气过滤器及进出管阀门等,换热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氮气过滤器及进出管阀门等。

换热器,双管板换热器采用316L不锈钢,0.5平方;冷却注射水进行配料用。

配液罐,注射水由罐顶注入,开启冷却水降温,开启搅拌控制速度到工艺要求,加入物料,再从溶解罐把物料输送至配液罐,开启冷却水控制温度到工艺要求,再定容至设定,配液罐规格为3m3。

水泵,配液罐至后级配备一台输送水泵,流量:5t/h;扬程:45m。

过滤器外壳采用316L不锈钢,滤芯配备3芯20英寸0.45μm、材质:PVDF。

缓冲罐,物料从配液罐把物料输送至缓冲罐,缓冲罐顶部配置注射水管道用于CIP,缓冲罐规格为2.3m3。

配料过程描述,将溶解罐内加入一定量的注射水(热),开启搅拌桨,从人孔加入定量药液主料或辅料,继续搅拌至70℃以上保温,溶胀半小时,补充注射水(冷)至设定量(补充注射水通过换热器冷却注入,温度必须在设定范围内,超过设定上下限均进行排放),再降温至设定30±5℃。配制完成后,待料等待后级出料信号,继续搅拌、保温在合适范围内;收到出料信号,用氮气压输送进入配液罐。

配液罐内加入一定量的注射水,开启搅拌桨,从人孔加入定量药液主料或辅料,继续搅拌,传信号给溶解罐,输送入浓溶液,溶解罐出料完成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注射水,继续搅拌、加温沸腾后保温30分钟;再降温至设定控制温度60摄氏度±5,再加入定量的原、辅料,搅拌,再降温至30℃配制完成;开启物料泵,经0.45um过滤器过滤后,再经0.22um过滤器,循环过滤半小时;最后由配液罐底-经0.45um过滤器-经0.22um过滤器--经0.22um过滤器过滤后,输送进入暂存罐。

灌装暂存罐,用于灌装前药液的缓冲暂存(暂存时微正压保护)。灌装机灌装时,暂存罐进氮气出料。

系统可实现自动清洗和灭菌,由包括溶解单元、配液单元、缓存单元;SIP 可在线监控,系统清洗、灭菌、后用干燥无菌氮气吹扫后至干燥状态。

在线清洗描述,系统采用注射水在线喷淋清洗方式。

将纯化水通过喷淋球注入罐,通过罐底排放阀排放;冲洗物料输送管道,后从低点排放阀排出系统。

上述清洗过程可重复进行,清洗程序根据调试、验证情况可以修改参数。直到排出的清洗水满足清洗要求。

系统采用纯蒸汽,121℃,30分钟灭菌方式,灭菌过程自动,并记录灭菌曲线。

灭菌中罐夹套通入工业蒸汽加速灭菌的进行节约纯蒸汽用量,工业蒸汽(3 公斤)通过Y型过滤器去除蒸汽中的杂质,冷凝水通过疏水阀排放。

无菌氮气干燥的描述,系统采用加热无菌氮气吹扫干燥方式。

将无菌氮气通过氮气加热器加热至80℃,通过无菌氮气管道输送至各个罐单元及物料管道,进行干燥吹扫,根据调试、验证情况可以修改参数,直至满足干燥的要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