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578发布日期:2018-12-18 21:3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啤酒瓶贴用胶水制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胶水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因为胶水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在胶水制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原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而且现有的混合方法多为将后添加的原料直接通过进料口加入反应釜内,这就会造成胶水在制备的过程中出现原料反应不均匀,局部反映过快,进而影响到胶水的整体制备的效果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在将胶水制备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加强混合效果,提升胶水的制备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盖体,所述混合筒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混合筒的内部形成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盖体与所述混合筒的顶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混合筒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位于所述混合筒的外侧并连接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连接有一变速器,所述连接杆还连接有叶轮,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进液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结构包括圆筒状结构的进液腔、抽液泵和导管,所述进液腔与所述连接杆的上部进行连接,所述进液腔的底部形成圆锥形结构所述进液腔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进行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抽液泵位于所述进液腔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进液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固定架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腔和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圆形的固定圈,两个所述固定圈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圈上均设有开口端,两个所述固定圈的开口端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导管位于所述混合筒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进行连通,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封闭,所述导管的数量有多个,各所述导管形成圆筒状结构,各所述导管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混合筒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进行连接,所述叶轮为弯叶开启涡轮,所述叶轮的数量有多个,各所述叶轮均匀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各所述叶轮的边缘处与所述混合筒的内壁相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叶轮和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叶轮用于搅拌胶水制备的原料,所述叶轮在所述连接杆下端均匀分布,较一个叶轮相比有效加强了原料的混合效果,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变速器,可以在混合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解叶轮的转速,所述连接杆为圆筒状结构且连接有进液腔,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联通有多根导管,所述原料经所述进液腔进入所述连接杆内最后由各所述导管进入所述混合桶内与其它原料进行混合,进一步实现了各原料的均匀混合,加强了原料间的混合效果,有效提升了胶水的制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啤酒瓶贴用胶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1和盖体2,所述混合筒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形成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盖体2与所述混合筒1的顶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2上设有一通孔3,所述通孔3内套接有一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通过所述通孔3延伸至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位于所述混合筒1的外侧并连接有动力源5,所述动力源5与所述连接杆4之间还连接有一变速器6,所述连接杆4还连接有叶轮7。

所述叶轮7位于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进行连接,所述叶轮7为弯叶开启涡轮,所述叶轮7的数量有多个,各所述叶轮7均匀套接在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各所述叶轮7的边缘处与所述混合筒1的内壁相邻。

各所述叶轮的边缘处与所述混合筒的内壁接触,在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加强混合的效果,使各原料混合更加的均匀,所述叶轮有多个且逐层由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向上安装,较传统的只在底端安装一个叶轮的方式,加强了混合效果,所述叶轮为弯叶开启涡轮,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圆筒和均匀分布在所述圆通外侧的弯叶,各所述弯叶在所述圆筒外呈圆形分布,各所述叶轮套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动力源可以是电动机,所述动力源提供动力带动所述连接杆进行转动,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变速器可以调节所述连接杆的转动速度,进而进行控制所述叶轮的转动速度,在对胶水相关制备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叶轮的转动速度,加强胶水的制备效果。

实施例二: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进液结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圆筒状结构的进液腔8、抽液泵9和导管10,所述进液腔8与所述连接杆4的上部进行连接,所述进液腔8的底部形成圆锥形结构所述进液腔8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1与所述连接杆4的内部进行连通。

所述抽液泵9位于所述进液腔8与所述连接管11之间,所述进液腔8与所述连接杆4之间通过固定架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腔8和所述连接杆4相适配的圆形的固定圈12,两个所述固定圈12之间通过固定杆13进行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圈12上均设有开口端,两个所述固定圈12的开口端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导管10位于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杆4的内部进行连通,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封闭,所述导管10的数量有多个,各所述导管10形成圆筒状结构,各所述导管10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4的两侧,各所述导管10与所述连接杆4之间夹角为锐角,各所述导管10在所述连接杆4上朝下方倾斜。

所述进液结构上设有开口,通过开口将原料加入所述进液腔内,所述进液腔的底端形成圆锥状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原料的积存,减少原料的浪费,所述抽液泵将所述原料快速导入所述连接管,进而使原料快速进入所述连接杆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进液腔之间通过固定架进行连接,在所述连接杆转动过程中,所述进液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一起转动,增加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进液腔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连接杆转动过程中进液腔的晃动,使所述连接杆转动更加稳定,所述固定圈由弹性金属片组成,所述固定圈的内部黏贴有橡胶垫,可以减少所述固定圈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进液腔之间的相对滑动,进一步增加其稳定性,所述固定圈的开口端的两端部延伸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圆形通孔,使用螺钉可以将所述固定圈的开口端固定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取下螺钉,将所述固定圈分别套接在所述进液腔和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旋紧螺钉,将固定圈固定在所述进液腔与所述连接杆外侧。

原料在进入所述连接杆后通过所述连接杆内部空腔进入下端的各导管内,并由各所述导管进入混合筒内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所述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所述导管一起转动,和所述叶轮一起对混合筒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间混合的更加均匀,且相较于传统的加料方式,减少了空气的进入,在混合过程中有效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很好的提升了胶水的制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叶轮和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叶轮用于搅拌胶水制备的原料,所述叶轮在所述连接杆下端均匀分布,较一个叶轮相比有效加强了原料的混合效果,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变速器,可以在混合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解叶轮的转速,所述连接杆为圆筒状结构且连接有进液腔,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联通有多根导管,所述原料经所述进液腔进入所述连接杆内最后由各所述导管进入所述混合桶内与其它原料进行混合,进一步实现了各原料的均匀混合,加强了原料间的混合效果,有效提升了胶水的制备效果。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