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727发布日期:2019-01-22 22: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车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聚酯树脂合成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或灰尘,如果不对空气中的粉尘和灰尘进行净化处理,直接排放至生产车间中,会对工作人员的生产环境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然而市面上现有的除尘设备,其大多都是采用风机或者是静电除尘,这种单一功能的除尘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尘效果一般,排出的气体中仍然会夹杂着很多的灰尘,且现有的除尘设备的过滤机构在除尘的过程中容易被灰尘堵塞,需要频繁的清洗才能够保证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间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移动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部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水雾除尘室、风干室和静电除尘室,所述水雾除尘室内设置有集灰腔、进气腔、过滤腔和水雾除尘腔,所述集灰腔位于所述进气腔的下方,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过滤腔位于所述水雾除尘室的中心且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所述过滤腔的外侧壁和所述水雾除尘室的内侧壁形成所述水雾除尘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水雾除尘腔相连通的出气部,所述水雾除尘腔内设置有水雾除尘机构,所述水雾除尘腔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风干室内设置有风干通道,所述风干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风干通道的上方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静电除尘室侧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干通道相连通,所述静电除尘室内部设置有电离腔和吸附腔,所述吸附腔位于所述电离腔的正上方,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腔的侧部,所述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多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横贯在所述过滤腔内部,所述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孔,且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向顶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水雾除尘机构包括相连通的多个水帘,所述水帘倾斜横贯在所述水雾除尘腔内部,所述水帘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帘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集灰腔相连通。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部,多个所述过滤部沿所述过滤腔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过滤部连通所述过滤腔和水雾除尘腔。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过滤部包括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任一所述过滤部的出气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水帘,所述出气部的出气口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水帘。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电离板横贯在所述电离腔内部,所述电离板上设置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电离间隙,所述电离板上连接有电离板振打器;所述吸附管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管沿气体运动方向设置,各所述吸附管之间形成吸附间隙,所述吸管管上连接有吸附管振打器。

上述的车间除尘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液压伸缩柱、减震器和连接板,所述液压伸缩柱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减震器的底部,所述液压伸缩柱的下面设置有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间除尘装置,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箱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内部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水雾除尘室、风干室和静电除尘室,水雾除尘室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水雾除尘机构,从而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水雾净化除尘,并将净化后的空气经风干室除湿后输送至静电除尘室,静电除尘室内设置有电离腔和吸附腔,从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电离吸附处理,如此通过水雾除尘室、风干室和静电除尘室,对空气进行多重净化处理,使得从出气口输出的空气满足要求,同时水雾除尘机构可对水雾除尘室内的集灰腔进行清洗,避免灰尘堆积在水雾除尘室内造成设备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间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2、移动装置;2.1、滚轮;2.2、液压伸缩柱;2.3、减震器;2.4、连接板;3、水雾除尘室;3.1、过滤腔;3.2、过滤层;3.3、第一过滤孔;3.4、出气部;3.5、水雾除尘腔;3.6、水帘;3.6.1、进水口;3.6.2、出水口;3.7、第二过滤孔;3.8、出气通道;4、风干室;4.1、风干通道;4.2、吹风机构;5、静电除尘室;5.1、电离板;5.2、电离板振打器;5.3、吸附管;5.4、吸附管振打器;5.5、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移动装置2,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箱体1内部从进气口1.1向出气口1.2依次设置有水雾除尘室3、风干室4和静电除尘室5,水雾除尘室3内设置有集灰腔、进气腔、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集灰腔位于进气腔的下方,进气腔与进气口1.1相连通,过滤腔3.1位于水雾除尘室3的中心且与进气腔相连通,过滤腔3.1的外侧壁和水雾除尘室3的内侧壁形成水雾除尘腔3.5,过滤腔3.1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腔3.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部3.4与水雾除尘腔3.5相连通,水雾除尘腔3.5内设置有水雾除尘机构,水雾除尘腔3.5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3.8;风干室4内设置有风干通道4.1,风干通道4.1与出气通道3.8相连通,风干通道4.1的上方设置有吹风机构4.2,静电除尘室5侧部设置有进气通道5.5,进气通道5.5与风干通道4.1相连通,静电除尘室5内部设置有电离腔和吸附腔,吸附腔位于电离腔的正上方,出气口1.2设置在吸附腔的侧部,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5.1,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5.3。

具体的,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2,通过移动装置2可方便的对箱体1进行移动,将箱体1移动至车间的任何位置,移动装置2可以是滚轮2.1,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组合,比如移动装置2包括滚轮2.1、液压伸缩柱2.2、减震器2.3和连接板2.4,减震器2.3焊接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4的下面两侧,减震器2.3的下端焊接固定设置有液压伸缩柱2.2,液压伸缩柱2.2的下面设置有滚轮2.1,同时,还可以在移动装置2上设置定位机构,当通过移动装置2将箱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固定,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壁的中下部,空气通过进气口1.1输送至箱体1内部,在进气口1.1上还可以设置有气泵,通过气泵加快气体输送至箱体1内部的速度,在箱体1内部依次设置有水雾除尘室3、风干室4和静电除尘室5,水雾除尘室3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水雾除尘处理,水雾除尘室3内设置有集灰腔、进气腔、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进气腔横贯设置在水雾除尘室3内部,进气腔与进气口1.1相连通,过滤腔3.1位于水雾除尘室3的中间位置,过滤腔3.1的下方与进气腔相连通,过滤腔3.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部3.4,通过出气部3.4将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相连通,在过滤腔3.1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可以是过滤板或者过滤层3.2,通过过滤机构可对过滤腔3.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空气进入到水雾除尘腔3.5内部,水雾除尘腔3.5内部设置有水雾除尘机构,通过水雾除尘机构对空气进行水雾除尘,水雾除尘机构可以是水帘3.6,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同时在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内还可以设置有旋转体或者风机,从而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在进气腔的底部设置有集灰腔,通过集灰腔可收集过滤腔3.1过滤后的灰尘或者颗粒状杂物,然后将灰尘和颗粒状杂物供集灰腔的底部输出,水雾除尘腔3.5的侧壁设置有出气通道3.8,通过出气通道3.8与风干室4相连通,风干室4用于对空气进行吹风,从而除去从水雾除尘室3输出的空气中的湿气,风干室4内设置有风干通道4.1,风干通道4.1与出气通道3.8相连通,风干通道4.1的上方设置有吹风机构4.2,吹风机构4.2可以是风机或者其他的机构,空气经过风干通道4.1除湿处理后输送至静电除尘室5内,静电除尘室5的侧壁设置有进气通道5.5,进气通道5.5与风干通道4.1相连通,通过进气通道5.5将空气输送至静电除尘室5内部,静电除尘室5内设置有电离腔和吸附腔,电离腔与进气通道5.5相连通,吸附腔位于电离腔的正上方,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5.1,电离板5.1可以是横贯在电离腔内部的电离丝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空气经过电离板5.1时,电离板5.1对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颗粒杂质进行电离,从而使得灰尘或者颗粒杂质带电,然后空气输送至吸附腔内,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5.3,吸附管5.3有多个,多个吸附管5.3间隔设置在吸附腔内,吸附管5.3沿空气运动的方向设置有一定的长度,如此增加吸附管5.3的吸附面积,增加吸附效果,从而使得电离后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颗粒杂质被吸附,通过吸附腔处理后的空气最后从出气口1.2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间除尘装置,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2,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箱体1内部从进气口1.1向出气口1.2依次设置有水雾除尘室3、风干室4和静电除尘室5,水雾除尘室3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水雾除尘机构,从而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水雾净化除尘,并将净化后的空气经风干室4除湿后输送至静电除尘室5,静电除尘室5内设置有电离腔和吸附腔,从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电离吸附处理,如此通过水雾除尘室3、风干室4和静电除尘室5,对空气进行多重净化处理,使得从出气口1.2输出的空气满足要求,同时水雾除尘机构可对水雾除尘室3内的集灰腔进行清洗,避免灰尘堆积在水雾除尘室3内造成设备堵塞。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机构包括多个过滤层3.2,过滤层3.2横贯在过滤腔3.1内部,过滤层3.2包括第一过滤孔3.3,且从过滤腔3.1的底部向顶部的方向上,第一过滤孔3.3的孔径逐渐减小;过滤层3.2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且各过滤层3.2内可设置有不同的过滤介质,从而实现对空气不同的过滤效果,从过滤腔3.1的底部向顶部第一过滤孔3.3的孔径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对空气进行分层分级过滤增加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雾除尘机构包括相连通的多个水帘3.6,水帘3.6倾斜横贯在水雾除尘腔3.5内部,水帘3.6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3.6.1,水帘3.6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3.6.2,出水口3.6.2与集灰腔相连通;通过进水口3.6.1可向水帘3.6中注入水,水沿水帘3.6运动,使得通过水帘3.6的空气被水帘3.6进行净化处理,水帘3.6中的水通过出水口3.6.2输出至集灰腔内,从而对集灰腔内的灰尘进行清洗,在集灰腔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排水口,清洗的污水从排水口输出,如此既可以实现对空气的进化处理,有可对集灰腔进行清洗,增加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腔3.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部,多个过滤部沿过滤腔3.1的侧壁间隔设置,过滤部连通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过滤部包括第二过滤孔3.7,第二过滤孔3.7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孔3.3的孔径。通过过滤部将过滤腔3.1和水雾除尘腔3.5相连通,且第二过滤孔3.7小于第一过滤孔3.3的孔径,使得过滤部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水雾除尘腔3.5内进行水雾除尘处理,未通过第二过滤孔3.7的空气继续向上运动被过滤层3.2过滤,直至最终通过出气部3.4输送至水雾除尘腔3.5内,如此实现分级处理,增加除尘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任一过滤部的出气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水帘3.6,出气部3.4的出气口1.2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帘3.6;水帘3.6可对空气进行水雾净化除尘,在各过滤部出气端对应的水雾除尘腔3.5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水帘3.6,如此使得通过过滤部输出的空气均被过滤部出气端上方的水帘3.6进行水雾净化处理,同时出气部3.4的出气口1.2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帘3.6,从而对出气部3.4输送的空气进行水雾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对空气进行分级水雾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离板5.1横贯在电离腔内部,电离板5.1上设置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电离间隙,电离板5.1上连接有电离板振打器5.2;吸附管5.3有多个,多个吸附管5.3沿气体运动方向设置,各吸附管5.3之间形成吸附间隙,吸附管5.3上连接有吸附管振打器5.4;电离板5.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空气经过电离间隙时,电离板5.1可空气中的灰尘进行电离处理,电离后的灰尘运动至吸附腔内继续运动时,吸附管5.3可对带电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将空气中的灰尘除去,在电离腔的底部也可以设置集灰腔,通过电离板振打器5.2和吸附管振打器5.4可分别振打电离板5.1和吸附管5.3,从而使得电离板5.1和吸附管5.3上的灰尘落入到集灰腔内,从而便于将灰尘排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装置2包括滚轮2.1、液压伸缩柱2.2、减震器2.3和连接板2.4,液压伸缩柱2.2通过连接板2.4固定在减震器2.3的底部,液压伸缩柱2.2的下面设置有滚轮2.1;通过移动装置2可方便的对箱体1进行移动,将箱体1移动至车间的任何位置,减震器2.3焊接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4的下面两侧,减震器2.3的下端焊接固定设置有液压伸缩柱2.2,液压伸缩柱2.2的下面设置有滚轮2.1,同时,还可以在移动装置2上设置定位机构,当通过移动装置2将箱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固定。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