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532发布日期:2019-01-08 21: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环保上的定义是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包括低沸点的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类、硫烃类和醇类、醛类、醚类、酸类、胺类等,分布面广。VOCs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制药、家具、印刷、电子、涂装、垃圾处理等行业。VOCs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直接接触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VOC废气易燃的特点也造成安全隐患。

一般地,在收集含VOCs废气的过程中,同时会有固体粉尘被夹带至废气中,所以,现有的VOCs废气处理工艺中需先经过过滤网或过滤棉过滤,去除废气中含有的固体粉尘,然后再对相对洁净的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光催化、等离子或催化燃烧、蓄热燃烧、直接燃烧等工艺去除废气中含有的VOCs组分。

由于VOCs种类繁多,上述一般的VOCs处理工艺并不适用于处理醇类、酸类、醚类等水溶性VOCs的处理。同时,用过滤网或过滤棉过滤废气中的固体粉尘,需要经常更换过滤网或过滤棉,若废气中VOCs含量较高时,VOCs会粘附在过滤网或过滤棉上,影响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同时,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VOCs水溶液经过简单精馏提纯,即可实现有机物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泡沫流化除尘装置、除雾器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设于壳体内的高于所述进风口的一横截面上,所述除雾器设于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的上部,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

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均匀分布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孔总通流面积与泡沫流化除尘装置横截面积之比为20%~60%。

所述除尘孔的直径为15mm-50mm。

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设有一层或多层喷淋管。

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喷嘴。

所述每层喷淋管下方设有填料层。

所述进风口上方设置泡沫流化除尘装置,所述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设有直径为15mm-50mm的除尘孔,其开孔率(小孔总通流面积与泡沫流化除尘装置横截面积之比)为20%~60%,让废气能通过泡沫流化除尘装置的同时,保证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方有5mm~30mm液位的吸收循环液,达到增加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提高废气中固体粉尘的捕集效率,同时改善废气在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内的流场,使气流均匀分布。

在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方设置一层或多层喷淋管,喷淋管上连接喷嘴,使吸收循环液被雾化为微米级的小液滴。

在每层喷淋层下方设置填料层,能够增加废气在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中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的吸收效率。

上述多功能洗涤吸收一体装置上部,设置除雾器,除去废气中夹带的小液滴。所述除雾器可选择丝网、平板等多种形式的除雾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同时除去废气中的固体粉尘以及水溶性VOCs,实现一装置的多能功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泡沫流化除尘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1:风机;2: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3:循环泵;4:排出泵。

21:进风口;22:壳体;23: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4:填料层;25:喷嘴;26:喷淋管;27:除雾器;28: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21、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除雾器27和出风口28;

进风口21设于壳体22的一侧,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设于壳体22内的高于进风口22的一横截面上,除雾器27设于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的上部,出风口28设于壳体22的顶端;

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的横截面为圆形,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上均匀分布有除尘孔,除尘孔总通流面积与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横截面积之比为20%~60%。

除尘孔的直径为15mm-50mm。

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设有一层或多层喷淋管25。

喷淋管26上连接有喷嘴25。

每层喷淋管26下方设有填料层24。

[实施例1]

从车间收集过来的废气,废气中含有21.7g/m3的甲醇和30mg/m3的固体粉尘,在风机1的作用下,经进风口21被送入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中下部,逆流向上先穿过洗涤吸收装置内部设置的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开直径为20mm的小孔,其开孔率为40%。废气继续向上,在填料24中与自上而下的吸收循环液充分接触,填料24设置两层,每层填料24高度为2m,填料规格选用直径为25mm的PP材质散堆填料。废气中的VOCs被吸收至吸收循环溶液中。

吸收循环液通过循环泵3送至洗涤吸收装置2上部的喷淋管26,然后经过与喷淋管26连接的喷嘴25雾化为微米级的小液滴后,自上而下喷出。喷淋管26和与之相连的喷嘴25设置为两层。当洗涤吸收装置2底部的吸收循环液中甲醇浓度达到设定值后,通过排出泵4排出部分溶液。

废气被洗涤吸收后,经过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顶部设置的除雾器28除去气体中夹带的溶液液滴后排出,除雾器采用PP材质的丝网除雾器。经过洗涤吸收后的净化气中甲醇含量降至53mg/m3,固体粉尘含量降至6mg/m3

[实施例2]

从车间收集过来的废气,废气中含有1.82%的丙酮和20mg/m3的固体粉尘,在风机1的作用下,经进风口21被送入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中下部,逆流向上先穿过洗涤吸收装置内部设置的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开直径为25小孔,其开孔率为45%。废气继续向上,在填料24中与自上而下的吸收循环液充分接触,填料24设置两层,每层填料24高度为1.5m,填料规格选用直径为38的PP材质散堆填料。废气中的VOCs被吸收至吸收循环溶液中。

吸收循环液通过循环泵3送至洗涤吸收装置2上部的喷淋管26,然后经过与喷淋管26连接的喷嘴25雾化为微米级的小液滴后,自上而下喷出。喷淋管26和与之相连的喷嘴25设置为两层。当洗涤吸收装置2底部的吸收循环液中丙酮浓度达到设定值后,通过排出泵4排出部分溶液。

废气被洗涤吸收后,经过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顶部设置的除雾器28除去气体中夹带的溶液液滴后排出,除雾器采用PP材质的丝网除雾器。经过洗涤吸收后的净化气中丙酮含量降至38mg/m3,固体粉尘含量降至5mg/m3

[实施例3]

从车间收集过来的废气,废气中含有1.52%的乙酸和30mg/m3的固体粉尘,在风机1的作用下,经进风口21被送入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中下部,逆流向上先穿过洗涤吸收装置内部设置的泡沫流化除尘装置23,泡沫流化除尘装置上开直径为25小孔,其开孔率为40%。废气继续向上,在填料24中与自上而下的吸收循环液充分接触,填料24设置两层,每层填料24高度为1.2m,填料规格选用直径为25的PP材质散堆填料。废气中的VOCs被吸收至吸收循环溶液中。

吸收循环液通过循环泵3送至洗涤吸收装置2上部的喷淋管26,然后经过与喷淋管26连接的喷嘴25雾化为微米级的小液滴后,自上而下喷出。喷淋管26和与之相连的喷嘴25设置为两层。当洗涤吸收装置2底部的吸收循环液中乙酸浓度达到设定值后,通过排出泵4排出部分溶液。

废气被洗涤吸收后,经过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1顶部设置的除雾器28除去气体中夹带的溶液液滴后排出,除雾器采用PP材质的丝网除雾器。经过洗涤吸收后的净化气中乙酸含量降至32mg/m3,固体粉尘含量降至6mg/m3

综上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装置,可同时除去废气中的固体粉尘以及水溶性VOCs,能够较为有效的实现水溶性VOCs废气的净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