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机及其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722发布日期:2019-01-08 22:0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涂机及其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涂机及其精密光阻喷涂治具。



背景技术:

精密光阻喷涂治具可以将光阻材料喷涂在待喷涂的工件上,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光阻材料为液体材料,在感光元件对待喷涂工件的外缘进行定位之后,即定位出需要喷涂的范围之后,考虑到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流动性等因素,置于待喷涂工件的上方的喷枪的实际喷涂范围,通常会略大于待喷涂的工件的范围,以使得喷涂后光阻材料能够完全覆盖住待喷涂的工件。例如,待喷涂的工件的外边缘是边长80mm的正方形,喷枪的实际喷涂范围为80.05mm的正方形。由于实际的喷涂范围超出工件范围,未喷涂在工件上的光阻材料会下落,落在位于工件底部的喷涂治具的顶面。

在现有技术中,喷涂治具的顶面为平面,下落的光阻材料会在该顶面堆积。在诸多场合中,光阻材料为半透明材料,待喷涂工件为玻璃材料,二者的光学特征相近。因此,当感光元件识别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以确定喷涂范围时,由于光阻材料在顶面堆积并且光学特征与待喷涂工件相近,容易引起感光元件对于工件外缘的误识别,即识别错待喷涂工件的位置。当工件位置识别错误时,确定的喷涂范围会相应地错误,也就会引起喷涂位置的偏移,生产出不良的产品。

综上所述,如何在感光元件识别待喷涂工件的外缘时,有效地降低误识率,进而降低喷涂出的不良产品的比例,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涂机及其精密光阻喷涂治具,以使得在感光元件识别待喷涂工件的外缘时,有效地降低误识率,进而降低喷涂出的不良产品的比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光阻喷涂治具,包括:

治具底座;

设置在所述治具底座的顶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所述凸台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所述待喷涂工件的外缘;

固定在所述凸台上的吸嘴。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为平直面。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均匀分布在所述凸台的侧壁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呈两排排列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直径为1mm的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吸嘴为软质吸嘴。

优选的,所述软质吸嘴为圆形软质吸嘴。

优选的,所述治具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上底座的顶面,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一种喷涂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精密光阻喷涂治具。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治具底座;设置在治具底座的顶面的凸台,凸台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凸台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固定在凸台上的吸嘴。

由于凸台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也就意味着当未喷涂在工件上的光阻材料下落时,会落在该凸台的侧壁。由于凸台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落下的光阻材料顺着侧壁流走,而不是原地堆积,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存在原地堆积的光阻材料,导致的感光元件对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识别错误的问题,有效地了降低误识率,进而降低喷涂出的不良产品的比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喷涂机及其精密光阻喷涂治具,以使得在感光元件识别待喷涂工件的外缘时,有效地降低误识率,进而降低喷涂出的不良产品的比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治具底座10。

在图1中,治具底座10为呈长方体的底座,在具体实施时,治具底座10的形状构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治具底座10为OC0线体喷涂机的治具底座,尺寸通常为长173mm,宽116mm。

设置在治具底座10的顶面的凸台20,凸台20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

凸台20设置在治具底座10的顶面。需要强调的是,凸台20与治具底座10之间可以是可分离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化的结构,即凸台20可以看做是治具底座10的顶面,图2中示出的凸台20和治具底座10即为一体化结构。在图2中,设置有一横穿凸台20的凹槽,将凸台20变为两部分,该凹槽的作用是用于运输待喷涂工件。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凸台2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根据治具底座10的形状进行设定,通常,凸台20可以为图2中的环形凸台。

待喷涂工件的外缘即该工件的外边缘。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因此,当进行喷涂时,待喷涂工件固定在精密光阻喷涂治具的上方,该待喷涂工件的外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将位于凸台20的侧壁上。简单地说,待喷涂工件的范围大于凸台20的上顶面的范围而小于下底面的范围。而由于凸台20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因此由喷枪发射出并且未喷涂在工件上的光阻材料下落在侧壁,落在侧壁之后进而会继续沿着侧壁往下流。

当然,这些顺着凸台20侧壁流走的光阻材料具体的停留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例如,可以结合感光元件的识别范围进行设定,当识别范围较大时,可以将凸台20下底面的边缘设置得与治具底座10的边缘相当,也就使得光阻材料顺着侧壁到达下底面边缘之后,会继续外流出该精密光阻喷涂治具,即使得这些光阻材料流出感光元件的识别范围。而当感光元件的识别范围较小时,将凸台20下底面的边缘设置得超出该识别范围即可,使得顺着侧壁流下的光阻材料会在凸台20的下底面的边缘附近汇聚,这样可以方便地对这些光阻材料进行清理,图1中即是这种设置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此处描述的待喷涂工件为预设的工件,可以是一种类型或者多种类型的待喷涂工件,即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设置以及下底面的边缘设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精密光阻喷涂治具通常大量加工的待喷涂工件有多种,则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待喷涂工件的外缘的范围,以进行凸台20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的范围设定。具体地,使上顶面的边缘小于这些待喷涂工件的外缘的最小值,使下底面的边缘大于这些待喷涂工件的外缘的最大值。

固定在凸台20上的吸嘴30。

吸嘴30用于固定待喷涂工件。当进行喷涂时,吸嘴30将其与待喷涂工件接触部分的空气吸走,形成真空,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可以使得待喷涂工件被吸嘴30吸附住,也就完成了待喷涂工件的固定。吸嘴30固定在凸台20上,具体的,可以固定在凸台20的上顶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密光阻喷涂治具,包括:治具底座10;设置在治具底座10的顶面的凸台20,凸台20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固定在凸台20上的吸嘴30。

由于凸台20上顶面的边缘小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且下底面的边缘超出待喷涂工件的外缘,也就意味着当未喷涂在工件上的光阻材料下落时,会落在该凸台20的侧壁。由于凸台20的侧壁自上而下渐扩,落下的光阻材料顺着侧壁流走,而不是原地堆积,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存在原地堆积的光阻材料,导致的感光元件对于待喷涂工件的外缘识别错误的问题,有效地了降低误识率,进而降低喷涂出的不良产品的比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凸台20的侧壁为平直面。考虑到平直面的设计便于实施,通常可以将凸台20的侧壁设置为平直面,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凸台20的侧壁即为与水平面呈45°的平直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台20的侧壁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弧形,折线形等,只要满足自上而下渐扩的要求,使得落在侧壁上的光阻材料能够流走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凸台2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一方面,考虑到光阻材料落在凸台20的侧壁之后,如果设置有通孔,可以使得这些光阻材料及时通过通孔流走,能够进一步降低感光元件误识别的概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现场,对位不良的比例,即感光元件误识别的比例从3%降低至0。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喷枪喷出的光阻材料具有一定的速度,当落下的光阻材料触碰到治具底座10的顶面时,会反弹起来飘散到待喷涂工件的背面,造成喷点不良。此处的待喷涂工件的背面即为该工件靠近治具底座10的一面,而待喷涂工件的正面为靠近喷枪的一面,即需要被喷涂的那面。针对这种由于喷涂到了工件背面而造成的喷点不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通孔,使得落在侧壁上的光阻材料通过这些通孔流走而不是弹起,也就解决了喷点不良的情况。在一种具体的实施现场,喷点不良比例从5.3%降低至0。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效果,使得光阻材料能够更容易地进入通孔,还可以在通孔底部增加抽气装置,以更快、更有效地带走下落的光阻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通孔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考虑到下落的光阻材料可能分别在侧壁的各个位置,因此在侧壁上均匀设置若干通孔。这些通孔可以为一排或者多排,例如在图2中,这些通孔为呈两排排列的通孔,上下两排之间的间距为5mm,同排的相邻通孔的间距为10mm。此外,通孔的形状以及规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例如通过考虑常规情况的下落的光阻材料颗粒大小以及下落速度等因素,通常可以将通孔设置为圆形通孔,并将通孔的直径设置为1mm。当然,具体的参数设置在实施时均可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吸嘴30为软质吸嘴30。吸嘴通常有多个,考虑到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平面式铝合金吸嘴进行待喷涂工件的吸附,由于待喷涂工件通常为玻璃,玻璃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因此,对于部分完全程度不合要求的玻璃,会存在部分吸嘴能接触到工件,而部分吸嘴无法接触工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玻璃无法很好地被吸嘴吸紧,易脱落,即容易造成待喷涂工件的脱落,吸附异常报警等情况。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实施方式中,采用软质吸嘴30进行待喷涂工件的吸附,由于是软质吸嘴30,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待喷涂工件的弯曲程度较高,也能和各个软质吸嘴30保持紧密接触,也就使得该待喷涂工件能被喷涂治具牢牢吸附住。软质吸嘴30可以为圆形以便于吸附,该圆形软质吸嘴的直径可以为4mm,高度可以为5mm。当然,软质吸嘴30具体的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可以根据待喷涂工件的不同,喷涂治具的型号不同等因素,调整吸嘴30的大小、数量等参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实施方式中,在具体的实施现场,异常报警(包括感光元件误识别导致的对位异常报警以及吸嘴吸附异常导致的吸附异常报警)的频率从1.15%降低了96%,达到0.045%以下,使得精密光阻喷涂治具在保养时,从生产数量累计到2K进行保养变为了生产数量累计到20k进行保养,总体的稼动率提升了6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治具底座10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凸台20设置在上底座的顶面,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由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拆卸下来后的上底座以及凸台20更加易于清洗,也就使得该精密光阻喷涂治具易于保养。图2中给出了拆卸位置的示例,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拆卸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喷涂机,该喷涂机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精密光阻喷涂治具,此处不重复说明。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