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气体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424发布日期:2019-01-05 00:03阅读:1522来源:国知局
氯化氢气体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塔。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阻燃剂主要由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很多大量的烟雾好腐蚀性气体,甚至产生剧毒物质二噁英。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磷酸酯类阻燃剂是一类无卤、低烟、低毒的环境友好型阻燃剂,且与高聚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且随着阻燃剂研究的不断深入,磷酸酯类阻燃剂从单磷酸酯向多聚磷酸酯类过渡,尤其是双磷酸酯的齐聚物,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属于双磷酸酯齐聚物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DP的合成工艺主要为双酚A先和三氯氧磷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中间体双酚A四氯双磷酸酯和氯化氢;接着中间体再和苯酚进行封端反应得到产物BDP,同时产生氯化氢。BDP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副产物,如果氯化氢副产物加以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现有的氯化氢吸收装置耗水量较大,提高生产成本,同时氯化氢吸收效果较差,仍有部分氯化氢排放入环境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塔,其先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然后再用吸收后形成的盐酸溶液对经过一次吸收的氯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吸收,从而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段和位于第一吸收段上方的第二吸收段,所述第一吸收段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第一吸收段上下连通的连通管A,所述第一吸收段侧壁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出口A和冷却液进口A,所述第一吸收段和所述第二吸收段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A,所述喷淋装置A设置有进液口A,所述第一吸收段下方设置有气体入口和出液口A,所述第二吸收段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喷淋装置B,所述出液口A与所述喷淋装置B的进液口B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吸收段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第二吸收段上下连通的连通管B,所述第二吸收段侧壁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出口B和冷却液进口B。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出口B与所述冷却液进口A连通。

进一步,所述出液口A与所述进液口B通过流量泵连通。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A为螺旋形。

进一步,所述气体入口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段和位于第一吸收段上方的第二吸收段,所述第一吸收段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第一吸收段上下连通的连通管A,所述第一吸收段侧壁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出口A和冷却液进口A,所述第一吸收段和所述第二吸收段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A,所述喷淋装置A设置有进液口A,所述第一吸收段下方设置有气体入口和出液口A,所述第二吸收段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喷淋装置B,所述出液口A与所述喷淋装置B的进液口B连通。水从喷淋装置A同第二吸収段的盐酸溶液一起,进入第一吸收段,将上升的氯化氢气体进行一次吸收在塔体底部形成洗盐酸溶液,稀盐酸溶液再输送到喷淋装置B中,对经过一次吸收的气体进行二次吸收。本实用新型对氯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吸收,氯化氢吸收效果好,降低了氯化氢气体的排放,而且将塔底的稀盐酸溶液对氯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吸收,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氯化氢气体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体,11——气体入口,11a——流量调节阀,12——出液口A,13——气体出口,14——放液口,15——阀门,2——第一吸收段,21——连通管A,22——冷却液出口A,23——冷却液进口A,3——第二吸收段,31——连通管B,32——冷却液出口B,33——冷却液进口B,4——喷淋装置A,41——进液口A,5——喷淋装置B,52——进液口B,6——流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氯化氢气体吸收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段2和位于第一吸收段2上方的第二吸收段3,所述第一吸收段2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第一吸收段2上下连通的连通管A21,所述第一吸收段2侧壁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出口A22和冷却液进口A23,所述第一吸收段2和所述第二吸收段3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A4,所述喷淋装置A4设置有进液口A41,所述第一吸收段2下方设置有气体入口11和出液口A12,所述第二吸收段3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13和喷淋装置B5,所述出液口A12与所述喷淋装置B5的进液口B51连通。使用时,水从进液口A41进入喷淋装置与从第二吸收段3的盐酸溶液一起,进入第一吸收段2对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吸收后在塔体底部形成盐酸溶液,将塔体底部的盐酸溶液输送至进液口B51,经过喷淋装置B5喷淋后,对经过一次吸收的气体进行二次吸收,提高氯化氢的吸收效果,同时,将塔底的盐酸溶液输送至塔顶对气体进行二次吸收,可以减少吸收氯化氢气体的用水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提高氯化氢的二次吸收效果,降低塔顶气体出口13氯化氢的排放量,所述第二吸收段3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第二吸收段3上下连通的连通管B31,所述第二吸收段3侧壁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出口B32和冷却液进口B33。

由于第二吸收段3中氯化氢气体量较少,因此吸收放出的热量较少,所述冷却液出口B32与所述冷却液进口A23连通,可以减少冷却液的用量。

所述出液口A12与所述进液口B51通过流量泵6连通,通过流量泵6将塔底的盐酸溶液输送至塔顶的进液口B51。

所述连通管A21为螺旋形,可以延长溶液与氯化氢气体的对流时间,提高氯化氢的吸收效率。

所述气体入口11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1a,便于调节氯化氢气体进入塔体1的流量。

所述塔体1底部设置有放液口14,所述放液口14设置有阀门15,便于排放塔体1底部的盐酸溶液。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