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样本研磨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便携式单蛾研磨器。
背景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病原孢子传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蚕业生产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具有从上一代母蛾传染危害子代的特性。因此,蚕业工作者采用母蛾镜检检测法,淘汰病蚕卵,从而杜绝胚种带毒传染。家蚕品种的培育和继代保种均需要进行母蛾单蛾镜检,其步骤为:
1、把编号并烘干的单个母蛾和适量碱液(如: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放入对应编号的研钵内研磨至粉碎;
2、取一滴样品溶液点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600-700倍显微镜下观察;
3、检测到含有微粒子的样品,标记并淘汰其蚕卵;
4、镜检完成后用含1%有效氯漂白粉或盐酸溶液对镜检用具消毒。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家蚕母蛾单蛾的研磨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实行的,其方法是利用研磨棒把母蛾磨碎,研磨一张蚕连纸上的14个母蛾,至少需要15分钟,占整个镜检时间的70%以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只有几个蚕蛾的情况,其数目不定,从两三个到八九个都有可能,这种情况下使用大型的研磨器就存在不少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研磨工作更加灵活的研磨工具来作为大型研磨设备的补充。同时,在研磨时手腕需要不停的抬起放下,并且手腕需要不停的划圈,导致人工研磨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设备用以代替研磨棒实现自动化研磨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用于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便携式单蛾研磨器,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便携式单蛾研磨器,包括用于单手握持的手柄,所述手柄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连接插入所述空腔内的研磨单蛾的研磨器具。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该种便携式家蚕单蛾母蛾研磨器还包括研磨棒;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研磨棒尾端的研磨棒插入孔,所述研磨棒插入孔为方孔或三角孔或腰型孔,所述研磨棒的尾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研磨棒插入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研磨棒插入所述研磨棒插入孔实现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柄为柱状结构件,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接头沿手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为小型直流转子电动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向与所述手柄的轴向一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接头的内侧端,所述研磨棒插入孔开设于所述接头的外侧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接有一传动轴,所述接头活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接头的内侧端开设有传动轴插入孔,所述传动轴插入孔为方孔,所述传动轴为与所述方孔相匹配的方轴,所述接头通过所述传动轴插入孔活动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手柄的头端处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接头脱离所述空腔内的端挡;
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空腔内位于所述接头与电机之间的位置固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头的内侧端和弹簧座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研磨棒的尾端的周壁上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接头的研磨棒插入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的弹簧锁止球头,所述弹簧锁止球头在弹力的作用下伸入相应所述凹槽内实现对所述研磨棒的夹持。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柄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空腔尾端的尾盖,所述空腔内位于所述尾盖与所述电机之间的空间形成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与所述电机电连。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柄的尾端外壁上设置有手把,所述手把为L形手把,所述手把的竖直段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平行,所述竖直段连接手柄的外侧面,所述手把的水平段朝向手柄的外侧延伸;
所述手把的内凹角处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池仓、所述开关、所述电机构成电回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把的水平段的顶部设置有拇指凹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把包裹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该种便携式家蚕单蛾母蛾研磨器还包括研磨钵,所述研磨钵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顶盖中部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研磨棒头端的通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顶盖的顶部通孔处设置有皮套,所述皮套上下贯通,其底部开口与所述顶盖的通孔连通,所述皮套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束拢所述皮套的顶部开口的松紧带,束拢时的皮套顶部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研磨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能够用单手进行握持,其尺寸较小,能够随身方便携带,在手柄内的空腔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连接插入空腔内的研磨单蛾的研磨器具,动力装置为研磨器具提供用于研磨样本的动力,能够替代人工的大部分研磨动作,使用起来灵活轻便较为方便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该种研磨器能够作为大型研磨器的一个补充,能够快速研磨两三个单蛾或者稍微超过大型研磨器研磨数量数个的单蛾,工作起来更加的灵活,节约工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所述一种用于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便携式单蛾研磨器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接头与研磨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研磨棒与研磨钵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手柄;2-研磨棒;3-接头;4-传动轴;5-电机;6-端挡;7-弹簧;8-弹簧座;9-凹槽;10-弹簧锁止球头;11-电池仓;12-手把;13-开关;14-拇指凹槽; 15-研磨钵;16-顶盖;17-皮套;18-尾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便携式单蛾研磨器,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省力的优点,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作为用于代替大部分人工操作,并能够方便携带的方案,该种编写式家蚕母蛾单蛾研磨器包括一个能够用于单手握持的手柄1,并且该手柄1内部是具有空腔的,手柄1的底端具有用于穿过研磨器具的开口,而该空腔内需要设置一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能够与插入所述空腔内的用于研磨单蛾的研磨器具连接,实现研磨器具的研磨动作。
采用上述设置时,手柄能够用单手进行握持,其尺寸较小,解决了随身方便携带的问题,同时操作起来也灵活轻便,在手柄内的空腔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连接插入空腔内的研磨单蛾的研磨器具,动力装置为研磨器具提供用于研磨样本的动力,能够替代人工的大部分研磨动作,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该种研磨器也能够作为大型研磨器的一个补充,能够快速研磨两三个单蛾或者稍微超过大型研磨器研磨数量数个的单蛾,工作起来更加的灵活,达到节约工时的目的。
使用时,手柄1能够通过动力装置与蚕业工作中现有使用的研磨棒连接。
具体的,该种研磨器具有一专用的研磨棒2,该专用的研磨棒2利用现有的蚕业工作中现有使用的研磨棒经过进一步加工改进而来,研磨棒2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并且为了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将手柄1设置为柱状结构件,手柄1可以是棱柱也可以是圆柱,手柄1的空腔为沿手柄1的轴向上下贯通手柄1的通孔,而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接头3沿手柄1的长度方向依次上下布置。
上述的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一个接头3的内侧端(也即顶端),接头3的外侧端(也即底端)开设有用于容纳研磨棒2尾端的研磨棒插入孔,所述研磨棒插入孔可以为方孔或三角孔或腰型孔的其中一种孔型,研磨棒2的尾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研磨棒插入孔的孔型形状相匹配,即研磨棒2的尾端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或三角形或长圆形的其中一种形状,研磨棒2的尾端插入到所述研磨棒插入孔内,能够通过孔轴的配合关系实现传动连接。
优选的,将动力装置选择为电机5,并且电机5选择为小型直流转子电动机,该种电动机体型小巧,技术成熟,工作时十分稳定稳定。电机5的输出轴向下竖向延伸,电机5的输出轴轴向与手柄1的轴向一致。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接头3的内侧端,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粘接或插接等,研磨棒插入孔开设于接头3的外侧端。
为了能使研磨棒2在研磨作业时能够上下移动以补偿手部操作手柄1时的上下位移,保证研磨棒2与样本始终保持充分接触,优选的,增设一传动轴4。电机5的输出轴的轴端通过联轴器或焊接或粘接等形式轴接传动轴4的顶端。
并且接头3是活动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接头3在自由状态下能够在所述空腔内沿手柄1的轴向往复运动,为了防止接头3脱离所述空腔内,在手柄1 的头端处设置有一阻止接头3能够继续往下移动的端挡6,端挡6的内径要小于接头3的外径。其中,为了结构的简单并方便组装,接头3的内侧端开设有传动轴插入孔,而所述传动轴插入孔选定为方孔,同时,传动轴4为与所述方孔相匹配的方轴,接头3通过所述传动轴插入孔活动套接在所述传动轴4上;接头3与传动轴4具有相对移动的冗余量。
再在传动轴4上套设一螺旋压缩弹簧7,在所述空腔内,位于接头3与电机5之间的位置固设有弹簧座8,弹簧7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接头3的内侧端和弹簧座8连接。弹簧7具有将接头3往下推的趋势。
优选的,为了保证研磨棒2在使用时不易从接头3内掉落,在研磨棒2的尾端的周壁上的相对两侧各切出一个凹槽9,同时接头3的研磨棒插入孔内设置有与凹槽9位置对应的弹簧锁止球头10。弹簧锁止球头10为现有技术,比如用于雨伞伸缩杆固定的锁珠和活动快换扳手固定套筒用的锁珠结构;主要包括螺堵、弹簧、球头,接头3上开设有安装孔,球头、弹簧依次装入所述安装孔内,之后再在所述安装孔的末端旋入螺堵,螺堵相当于弹簧座的作用,安装孔的一端逐渐缩口,用于阻挡球头掉出。弹簧锁止球头10中的球头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伸入相应所述凹槽9内实现对所述研磨棒2的夹持固定。
优选的,为了方便使用,需要在手柄1中内置充电电池用于为电机5供电,因此,在手柄1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空腔尾端的尾盖18,所述空腔内位于所述尾盖18与所述电机5之间的空间形成电池仓11,所述电池仓11与所述电机5电连,并且在手柄1上安装一个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
使用时,电池可以提前放入电池仓11内,将手柄1拿在手中并插入研磨棒2;打开开关,电机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接头3转动,接头3带动插入的研磨棒2转动。研磨时,将研磨棒2对准样本进行研磨操作,在研磨时,手柄1上下移动时,因为弹簧7与接头3和弹簧座8连接,研磨棒2能够随着做上下运动,始终与样本充分接触。并且,弹簧7的作用能向操作者反馈一个力度信息,避免用力过度损坏研磨棒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为了方便握持和操作,在手柄1的尾端外壁上安装有手把12,手把12包裹有橡胶层;该手把12大致为L形手把,手把12的竖直段与所述手柄1的轴线平行,所述竖直段与手柄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手把12的水平段朝向手柄1 的外侧延伸。在手把12的内凹角处设置开关13,方便握持时按压开关13。电池仓11、开关13、和电机5构成电回路。
采用该种L形结构,人在握持时十分贴合手部的弯曲动作,长时使用不易疲劳,并且采用该种结构时,人在握持后十分方便手腕的划圈动作,这对研磨十分有利,可以做到对样本更加充分的研磨效果。
优选的,为了提高握持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在手把12的水平段的顶部设置有拇指凹槽14,握持时,拇指能够稳固的放置在该拇指凹槽14内,更加方便拇指发力,在划圈动作时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还包括研磨钵15,研磨钵15具有单个研磨槽,其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16,顶盖16中部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研磨棒2头端的通孔。
为了使研磨棒2与研磨钵15能够更好的配合,提高研磨效果和研磨效率,在顶盖16的顶部通孔处设置有皮套17,皮套17上下贯通,类似于袖套的结构,皮套17的底部开口部位固定连接在顶盖16上,并且皮套17的底部开口与顶盖16的通孔连通;在皮套17的顶部开口部位设置有松紧带,松紧带能够束拢皮套17的顶部开口,束拢时的皮套17顶部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研磨棒2的直径。
优选的,在研磨棒2上可以开设一环槽,用于是松紧带束紧的皮套17的开口位于该环槽内,得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使用时,将样本放入到研磨钵15的研磨槽内,盖上顶盖16,将皮套17的顶部开口部位撑开,穿入研磨棒2,将研磨棒2的尾端插入接头3内,手部握住手柄1以及手把12,按下开关13进行研磨操作。因为皮套17的设置,样本不会在研磨时溅出,这样,便能够提高手腕划圈的速率以及力道,同时,也能够另一只手托住研磨钵15底部,双手同时划圈。这样,研磨速度能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