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环保箱。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非极性表面,为疏水性和亲有机物的吸附剂,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而常常被用来处理净化工业产生的废气。
活性炭环保箱,是一种高效率经济实用型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治理装置;是一种废气过滤吸附异味的环保设备产品。活性炭吸附塔能对苯、醇、酮、觯、酯、汽油类等有机溶剂的废气吸附回收,适用于小气体检测传感器5量高浓度的废气治理,因此喷涂、食品加工、印刷电路板、半导体制造、化工、电子、制皮业、乳胶制品业、造纸等行业均可选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炭环保箱存在以下缺点:活性炭环保箱的吸附效果受废气流速以及废气停留时间的影响,如果废气流速快,停留时间短,将会导致吸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活性炭环保箱存在的受废气流速及废气停留时间影响,导致吸附效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性炭环保箱,包括箱体及多块活性炭滤板;多块活性炭滤板平行设置于箱体内部,垂直于待处理废气流经通路,每块活性炭滤板均包括隔离外层及活性炭过滤内芯;隔离外层包覆于活性炭过滤内芯外部,隔离外层包括玻璃丝过滤棉及蜂窝板;玻璃丝过滤棉包覆于蜂窝板外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侧壁开设开口,开口处设置箱门,箱门与箱体侧壁铰接,所述活性炭滤板与所述箱体内壁抽拉式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活性炭滤板之间的间距为0.01m~0.3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气体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及报警器;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出气口处,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内芯为蜂窝活性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旋流叶片;每个旋流叶片设置于相邻活性炭滤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性炭环保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性炭环保箱,在活性炭过滤内芯的外部包覆了隔离外层,隔离外层不仅能够降低废气的流动速度,以使废气进入活性炭过滤内芯时停留时间增长,确保废气处理效果。同时,隔离外层由于使用的玻璃丝过滤棉,一方面可以阻挡废气中的粉尘,以免其进入活性炭过滤内芯,影响活性炭过滤内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防止活性炭内芯产生的渣粒随废气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环保箱,在箱体出气口处设置了气体检测传感器,一旦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处理后的废气不达标时,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停止设备运转,更换活性炭过滤内芯后重新启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环保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环保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环保箱,包括箱体1及多块活性炭滤板;多块活性炭滤板平行设置于箱体1内部,垂直于待处理废气流经通路,每块活性炭滤板均包括隔离外层及活性炭过滤内芯2;隔离外层包覆于活性炭过滤内芯2外部,隔离外层包括玻璃丝过滤棉3及蜂窝板4;玻璃丝过滤棉3包覆于蜂窝板4外部。在活性炭过滤内芯2的外部包覆了隔离外层,隔离外层不仅能够降低废气的流动速度,以使废气进入活性炭过滤内芯2时停留时间增长,确保废气处理效果。同时,隔离外层由于使用的玻璃丝过滤棉,一方面可以阻挡废气中的粉尘,以免其进入活性炭过滤内芯2,影响活性炭过滤内芯2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防止活性炭过滤内芯2产生的渣粒随废气溢出。蜂窝板4的作用为在不影响废气流动的前提下,隔离玻璃丝过滤棉3与活性炭过滤内芯2,以免粉尘进入活性炭过滤内芯2。
为方便更换活性炭滤板,在箱体1侧壁开设开口,开口处设置箱门8,箱门8与箱体1侧壁铰接,活性炭滤板与箱体1内壁抽拉式连接。需要更换时,打开箱门,抽拉出待更换的活性炭滤板进行更换即可,简单方便。
为保证过滤效果,将相邻活性炭滤板之间的间距为0.1m~0.3m。使用多级过滤,保证过滤效果。
为防止活性炭滤板过滤效果变差,导致排放的废气不达标,设置了气体检测传感器5、控制器及报警器;气体检测传感器5设置于箱体1出气口6处,气体检测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箱体1出气口6处设置了气体检测传感器5,一旦气体检测传感器5检测到处理后的废气不达标时,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停止设备运转,更换活性炭过滤内芯后重新启动设备。
其中活性炭过滤内芯2为蜂窝活性炭。
为使废气在环保箱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至于停留在一处,设置了多个旋流叶片7;每个旋流叶片7设置于相邻活性炭滤板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