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388发布日期:2019-03-30 09:29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三废对环境污染极大,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旋流净化塔(CN201420018714.0),它包括圆柱型外壳、与圆柱型外壳相连通的引风机、圆柱型外壳内顶部布置有气液分离器,分离器的下端设置多个均布喷淋头,喷淋头通过管道与圆柱型外壳底部的蓄水槽相连通,通过循环泵供水,喷淋头下方设置两层间隔旋流板,底层旋流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均布喷淋头,喷淋头正对下方鲍尔环填料,喷淋头与鲍尔环填料之间距离为鲍尔环填料的高度,鲍尔环填料叠加错层放置在填料旋流板上,填料旋流板与蓄水槽之间安装有进气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采用循环水进行有效地回收,将车间的尾气通过引风机吸入净化塔内,采用循环水喷淋、鲍尔环填料等作用,净化塔内的液体循环与进入的气体相互交融,尾气中小颗粒和气体的有效成分溶于水的,然后将洁净的气体排放出去。

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酸雾废气净化塔及净化方法(CN201410818932.7)。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不断发展,随之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酸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一种酸雾废气净化塔,其组成包括:净化塔,净化塔底部左端具有放液管(4),净化塔右端底座具有加液管(5),加液管和所述的放液管上具有阀门(3),加液管与离心水泵(2)连接,离心水泵通过管束与净化塔内的一组喷淋管(10)连接,一组喷淋管之间具有填料层(9),填料层下具有贮液箱(7),贮液箱内具有液面指示剂(6),贮液箱左侧与离心通风机(1)连接,喷淋管上具有旋流板(11),旋流板上具有出风帽盖(13)。本实用新型用于酸雾废气净化塔及净化方法。

现有的净化塔由于喷头位置、水流控制等因素,导致净化效率较低,而且比较浪费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设置可旋转的喷淋盘,提高废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设置废气检测装置和水流控制装置,根据废气的流速和浓度动态调控水压和水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为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上部置有填料旋流板,所述填料旋流板上部设置有鲍尔环填料,所述鲍尔环填料上部控制设置若干喷淋管、旋转喷淋盘,最上层的旋转喷淋盘上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

优选地,所述塔体底部外接有进气管,所述储水槽外接有进水管、排水管,所述储水槽通过上水管与喷淋管固定连接,所述上水管底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塔体顶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塔体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电气控制箱。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废气控制模块,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水流控制模块,所述排气管与塔体连接处设置有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废气控制模块包括废气流速检测传感器、废气浓度检测传感器、废气电磁阀,所述废气控制模块内的进气管部分上设置有废气流速检测传感器、废气浓度检测传感器、废气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水流控制模块包括水流流速检测传感器、水流流量检测传感器、水流电磁阀,所述水流控制模块内的水管部分设置有水流流速检测传感器、水流流量检测传感器、水流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与储水槽下部连接且在储水槽内设置有延伸管道,所述延伸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向上的气孔。

优选地,所述旋转喷淋盘包括连接架、电动转盘、喷淋盘、喷头、内水管,所述电动转盘通过连接架与喷淋管连接,所述连接架为中空结构且内置有内水管,所述电动转盘下部与喷淋盘上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盘上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淋盘的进水口与内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头在喷淋盘环形分布,同环上的喷头均匀分布,所述喷头的朝向可调整且朝向多个方向。

优选地,所述塔体内喷淋室部分内壁上竖向设置有若干壁管,所述壁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都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气控制箱分别与废气控制模块、循环泵、水流控制模块、旋转喷淋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喷淋盘带动水雾形成漩涡,增加与废气的接触面和反应时间,提升净化效率;通过在塔体内壁上设置喷淋头,丰富了水雾与废气的接触方式;通过调节喷淋盘和塔体内壁上的喷头朝向,使水雾充满整个空间,加快净化速度,节省净化时间;通过增加水流控制模块,根据废气的流速和浓度,动态调整水流流速和流量,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废气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流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喷淋盘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喷淋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进气管、3.废气控制模块、4.进水管、5.排水管、6.循环泵、7.上水管、8.水流控制模块、9.排气管、10.排气阀、11.观察窗、12.电气控制箱、13.填料旋流板、14.鲍尔环填料、15.喷淋管支架、16.旋转喷淋盘、17.壁管、18.气液分离器、301.废气流速检测传感器、302.废气浓度检测传感器、303.废气电磁阀、801.水流流速检测传感器、802.水流流量检测传感器、803.水流电磁阀、1601.连接架、1602.电动转盘、1603.喷淋盘、1605.喷头、1605.内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旋流喷淋立式净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底部为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上部置有填料旋流板13,所述填料旋流板13上部设置有鲍尔环填料14,所述鲍尔环填料14上部控制设置若干喷淋管15、旋转喷淋盘16,最上层的旋转喷淋盘16上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8。

如图1所示,所述塔体1底部外接有进气管2,所述储水槽外接有进水管4、排水管5,所述储水槽通过上水管7与喷淋管15固定连接,所述上水管7底部设置有循环泵6,所述塔体1顶部连接有排气管9,所述塔体1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11、电气控制箱12。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废气控制模块3,所述喷淋管15上设置有水流控制模块8,所述排气管9与塔体1连接处设置有排气阀10。

如图3所示,所述废气控制模块3包括废气流速检测传感器301、废气浓度检测传感器302、废气电磁阀303,所述废气控制模块3内的进气管部分上设置有废气流速检测传感器301、废气浓度检测传感器302、废气电磁阀303。

如图4所示,所述水流控制模块8包括水流流速检测传感器801、水流流量检测传感器802、水流电磁阀803,所述水流控制模块8内的水管部分设置有水流流速检测传感器801、水流流量检测传感器802、水流电磁阀803。

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管2与储水槽下部连接且在储水槽内设置有延伸管道,所述延伸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向上的气孔。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旋转喷淋盘16包括连接架1601、电动转盘1602、喷淋盘1603、喷头1604、内水管1605,所述电动转盘1602通过连接架1601与喷淋管15连接,所述连接架1601为中空结构且内置有内水管1605,所述电动转盘1602下部与喷淋盘1603上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盘160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1604,所述喷淋盘1603的进水口与内水管1605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喷头1604在喷淋盘1603环形分布,同环上的喷头1604均匀分布,所述喷头1604的朝向可调整且朝向多个方向。

如图2所示,所述塔体1内喷淋室部分内壁上竖向设置有若干壁管17,所述壁管1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都向上倾斜设置。

所述电气控制箱12分别与废气控制模块3、循环泵6、水流控制模块8、旋转喷淋盘16通过导线连接,所有电气元件由外部电源供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