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地热尾水回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263发布日期:2019-01-29 18:26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地热尾水回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体化地热尾水回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尾水是一种储存于地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构成地热资源。地热开发利用的主体是地热载体,即地热流体,但热储的骨架内也贮蘑有相当的热量。为保持热储压力,充分利用能源和减少地热流体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对经过利用的地热流体颤其他水源通过地热井重新注回热储。地热水主要特点为氯离子含量高,矿化度高,含有种类繁多的矿物组份,并含有硫化氮、天然气、二氧化碳、溶解氧等气体及少量烃类油和其它复杂的化学成分。

目前的地热尾水回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 1、一级过滤器设备工艺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在老旧小区改造项斟上,安装布置非常困难,对于土地价格日益升值的今天,设备体积庞大,占用土地会带来更大投资,其次设备组成“高大上”导致造价高,投资成本增加,2、现场摆放酸洗加药装置,容易引起环保部门对排污pH值得关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空气储罐属压力容器结构,每年需技术监督局年枪,手续繁琐,4、设备自动阀门多,控制系统复杂,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自控线路布置混乱,检修不便, 5、二级精细过滤器滤芯为线绕纤维滤芯,单支通量小,导致安装数量多,当滤芯饱和需更换时拆卸麻烦,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线绕式滤芯容易发生脱毛,有阻塞地层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地热尾水回灌过滤装置。省去了空压机,反洗储气罐,仪表储气罐,加药装置等附属设备,过滤器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并减轻滤芯安装和维护难度,设备采用一体化撬装式结构,安装运输方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过滤器、二次过滤器、自控部分,所述的一次过滤器内部设置有一次滤网,所述的一次滤网紧贴在一次过滤器的内壁上,所述一次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连接轴杆,所述的轴杆上轴向设置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刷子,所述的一次过滤器外壁上设置一次出水口,所述一次过滤器的底部设有一次进水口,所述的一次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排污阀;所述的二次过滤器内部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上安装二次滤网,所述的二次过滤器外壁上设有二次进水口,所述二次过滤器底部设有二次出水口;所述一次进水口处连接进水总阀门,所述的一次出水口连接二次进水口,所述的二次进水口处设有二次阀门,所述二次出水口设有二次阀门,所述的进水总阀门与二次出水阀连接,所述的进水总阀门与二次出水阀之间设有旁通阀,所述的二次出水阀与旁通阀之间设有出水总阀门。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自控部分包括PLC,所述的PLC与控制屏连接,所述的PLC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的一次进水口处与一次出水口处,所述的PLC连接继电器,所述的继电器连接接触器和排污阀,所述的接触器连接电动机,所述的接触器连接手动开关。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接触器连接差压控制器。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PLC型号为S7-1200。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刷子为钢丝刷。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一次过滤器与二次过滤器的罐体使用不锈钢304。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二次过滤器并联安装二次备用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其独特设计的反冲洗装置,反洗时只需消耗很少的水量,水利用牵高达99%,反洗时设备可以连续产水,过滤器内部采用不锈钢滤网,抗腐蚀能力强,过滤精度高,可将管道及尾水系统内相对直径较大的颗粒过滤掉,以减轻后续过滤器的工作负担,提高后续精细滤芯的使用寿命,过滤器占地面积小,安装、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轴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一级滤网17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控部分的连接结构图;

其中,1、一级过滤器,11、电动机,12、排污阀,13、一次出水口,14、轴杆,15、连接杆,16、刷子,17、一次滤网,18、一次进水口, 2、二级过滤器, 21、二次进水口,22、二次出水口,23、二次滤网,24、底板,3、进水总阀, 4、旁通阀,5、出水总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过滤器1、二次过滤器2、自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过滤器1内部设置有一次滤网17,所述的一次滤网17紧贴在一次过滤器1的内壁上,所述一次过滤器1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机11,所述的电动机11连接轴杆14,所述的轴杆14上轴向设置连接杆15,所述的连接杆15上设有刷子16,所述的一次过滤器1外壁上设置一次出水口13,所述一次过滤器1的底部设有一次进水口18,所述的一次过滤器1的顶部设有排污阀12;所述的二次过滤器2内部的底部设有底板24,所述的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上安装二次滤网23,所述的二次过滤器2外壁上设有二次进水口21,所述二次过滤器2底部设有二次出水口22;所述一次进水口18处连接进水总阀门3,所述的一次出水口13连接二次进水口21,所述的二次进水口21处设有二次阀门,所述二次出水口22设有二次阀门,所述的进水总阀门3与二次出水阀连接,所述的进水总阀门3与二次出水阀之间设有旁通阀4,所述的二次出水阀与旁通阀4之间设有出水总阀门5;所述的自控部分包括PLC,所述的PLC与控制屏连接,所述的PLC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的一次进水口18处与一次出水口13处,所述的PLC连接继电器,所述的继电器连接接触器和排污阀12,所述的接触器连接电动机11,所述的接触器连接手动开关;所述的接触器连接差压控制器;所述的PLC型号为S7-1200;所述的刷子16为钢丝刷;所述的一次过滤器1与二次过滤器2的罐体使用不锈钢304;所述的二次过滤器2并联安装二次备用过滤器。

自运行时,浊水经过一次进水口18通过一次滤网17从一次出水口流出,随着过滤的进行,一次滤网17截留过滤水中的颗粒性杂质越积越多,使一次滤网17前后的压力差升高,当一次滤网17前后的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压差控制器动作(或安装压力计与PLC联动),控制启动电机,轴杆14带动连接杆15上的刷子16沿一次滤网17内表面作螺旋运动,杂质通过排污阀12排出,清洗过程为40-50秒。清洗位置由反冲洗位置指示机构指示,系统压力差恢复正常后,反冲洗工作即结束。

控制终端有差压及时间双重控制,采用优先原则。

控制方式有手动、自动、就地、远控。

(1) 差压控制,当一次滤网前后差压达到设定值(0.05MPa)时,无论时间是否达到,一次过滤器1自动进行反冲洗排污,当一次滤网17前后差压下降到0.025MPa时停止反冲洗排污。

差压控制可使用PLC内部自建的时钟程序控制继电器,或者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

(2)时间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无论差压是否达到设定值(0.05MPa)时,均按设定的时间程序自动进行反冲洗排污。

(3)就地控制,为方便现场就地的调试工作,控制尚有可手动操作的按钮进行现场就地操作,主要有开启和关闭排污阀12的按钮及操作电动机11转动的按钮。通过手动/自动切换开关进行手,自动控制切换。

自清洗过滤器的控制联锁:

A、时间自动控制模式

(1)运行准备(此时电气合格;排污阀12关闭;电动机11停转→(2)开启循环水进水阀→(3)开循环水泵或直接进水→(4)一次过滤器17正常滤水→(5)当差压达到设定时间7.5小时(或另设定时间)时→(6)排污阀12自动逐渐开启至最大,同时电动机自动扫描转动开始反冲洗排污→(7)当一次滤网17扫描结束后,排污阀12自动逐渐关闭,同时电动机11随排污阀12关闭后自动停止转动→(8)自清洗过滤器回复到正常滤水→(9)进入下一个时间控制的自动循环。

B、差压自动控制模式:(优先于时间控制)

当在时间控制模式下正常滤水尚未达到设定时间而一次滤网17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0.05MPa)时,差压控制器发出信号→重复以上时间控制模式(6)以后的步骤→当滤网前后压差下降到设定值(0.025MPa)时,差压控制器发出信号→排污阀12自动逐渐关闭,电动机11停止转动→回到时间控制模式。

C、就地手动控制模式

为方便现场就地的调试工作,控制尚有可手动操作的按钮进行现场就地操作,主要有开启和关闭排污阀12的按钮及操作电动机11转动的按钮。通过手动/自动切换开关进行手自动控制切换。

D、集控式控制(远控)

在集中控制室通过单元机组DCS 的操作员站能远方操作完成电动机11的间隔转动和反冲洗排污阀12的开、关。

设置旁通阀4,可以将水由进水总阀门3直接流入出水总阀门5,中间不经过一次过滤器1和二次过滤器2。

电动机11可设置减速机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