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一种稠厚的油脂状固体,用于机械润滑、密封等,能起到减小摩擦,防锈等作用,润滑脂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而润滑脂反应釜的作用在于加快润滑脂的皂化反应,提高皂化反应速率,造化反应完成后排放至相应的容器内静置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润滑脂成品。卧式反应釜是润滑脂在合成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反应装置,目前常用的润滑脂卧式反应釜一般采用在搅拌杆上平行设置几个相同的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搅拌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搅拌不均匀,而且在左右两个封头内侧容易吸附物料,造成搅拌死角,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还会增加反应釜清洁难度。此外,传统的润滑脂反应釜中使用的搅拌器,各个搅拌叶片均是直接焊接固定在搅拌轴上的,一旦叶片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整个搅拌器,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通过在釜体内设置多种不同形状的搅拌叶,不仅可以提高搅拌效率,而且可以防止左右封头处出现搅拌死角。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釜体的支腿,釜体顶部并行间隔设置有主料进口管和辅料进口管,釜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盘连接有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左封头和右封头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搅拌轴横向贯穿釜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搅拌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封头和右封头的轴承上,右封头内侧靠近右封头内壁处安装有右封头搅拌叶,所述右封头搅拌叶通过轴套套接在搅拌轴上并且通过紧固螺丝固定,釜体中心安装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包括内螺带、外螺带、螺带轮辐和连接板,多个螺带轮辐通过轴套沿搅拌轴横向并行间隔均匀固定在搅拌轴上,外螺带和内螺带均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螺带轮辐的外端侧,所述外螺带和内螺带的螺旋方向反向设置,月弧搅拌叶安装在螺旋搅拌叶的左侧且位于左封头与釜体连接处,所述月弧搅拌叶包括月弧搅拌轮辐和月弧搅拌旋片,月弧搅拌轮辐通过轴套固定在搅拌轴上,月弧搅拌旋片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月弧搅拌轮辐的外端侧上,左封头搅拌叶通过轴套套接在搅拌轴上且靠近左封头内壁处,出料管设置在釜体底部且位于螺旋搅拌叶左端侧与月弧搅拌叶右端侧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通过法兰盘固定在釜体的左右端侧后,合成润滑脂用的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可以分别从主料进口管和辅料进口管加入至釜体内,然后开启搅拌轴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时,右封头搅拌叶可与右封头的内端部契合,左封头搅拌叶刚好与左封头的内端部契合,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左封头搅拌叶和右封头搅拌叶可以分别贴合左封头和右封头内壁处旋转,防止左右封头端部处因为吸附物料而出现搅拌死角,釜体中部搅拌使用内外双旋转且内外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搅拌叶进行搅拌,可以实现物料全维搅拌,增强搅拌均匀性;由于出料管设置在釜体底部且位于螺旋搅拌叶左端侧与月弧搅拌叶右端侧之间,出料管处易出现搅拌死角,应该加强在此处的搅拌,特在此处安装月弧搅拌叶,可以增强此区域的扰动,防止物料在出料管处聚集。本实用新型中右封头搅拌叶、螺旋搅拌叶、月弧搅拌叶和左封头搅拌叶均是采用先焊接在轴套上,然后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搅拌轴的方式,一旦有部分搅拌叶遭受损坏,可以更换局部的搅拌叶,也无需更换整个搅拌器,可以节省维修和生产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夹套,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水管和夹套出水管,在实际生产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在夹套内通入保温液,使得釜体在搅拌过程中维持需要的温度。
优选的,月弧搅拌轮辐与月弧搅拌旋片之间设置有加强板,由于月弧搅拌旋片纵向设置,搅拌过程中阻力较大,通过增设加强板可以增强月弧搅拌轮辐与月弧搅拌旋片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月弧搅拌旋片松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润滑脂合成反应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右封头搅拌叶、螺旋搅拌叶、月弧搅拌叶和左封头搅拌叶等多种类型的桨叶之间的配合,尤其是螺旋搅拌叶采用外双旋转且内外螺旋方向相反的搅拌结构,可以提高罐体内物料的搅拌效率和均匀性,并且防止封头处及釜体内搅拌死角的产生。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种类型的搅拌叶均是先固定在轴套上,然后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搅拌轴的方式,一旦有部分搅拌叶遭受损坏,可以更换局部的搅拌叶,也无需更换整个搅拌器,可以节省维修和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左封头;3、右封头;4、轴承座;5、轴承;6、搅拌轴;7、右封头搅拌叶;8、螺旋搅拌叶;9、月弧搅拌叶;10、左封头搅拌叶;11、主料进口管;12、辅料进口管;13、夹套;14、排气管;15、夹套进水管;16、夹套出水管;17、出料管;18、法兰盘;19、支腿;20、轴套;21、紧固螺丝;81、内螺带;82、外螺带;83、螺带轮辐;84、连接板;91、月弧搅拌轮辐;92、月弧搅拌旋片;9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润滑脂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釜体的支腿19,釜体1顶部并行间隔设置有主料进口管11和辅料进口管12,需要进行合成的物料可以分别从主料进口管11和辅料进口管12加入至釜体1内,釜体1顶部还设置有排气管14,在卸料前用于排气,釜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盘18连接有左封头2和右封头3,所述左封头2和右封头3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座4,轴承5安装在轴承座4上,搅拌轴6横向贯穿釜体1、左封头2和右封头3,搅拌轴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封头2和右封头3的轴承5上,搅拌轴6在外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在釜体1内旋转,右封头3内侧靠近右封头3内壁处安装有右封头搅拌叶7,右封头搅拌叶7焊接在轴套20上,右封头搅拌叶7通过轴套20套接在搅拌轴6上并且通过紧固螺丝21固定,此种安装方式可以方便右封头搅拌叶7的更换,右封头搅拌叶7设置成向右凹陷的弧形,刚好与右封头内壁相契合,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防止右封头处产生搅拌死角;釜体1中心安装有螺旋搅拌叶8,所述螺旋搅拌叶8包括内螺带81、外螺带82、螺带轮辐83和连接板84,十二个螺带轮辐83焊接在对应的轴套20外壁上,然后通过轴套20沿搅拌轴6横向并行间隔均匀固定在搅拌轴6上,外螺带82和内螺带81均通过连接板84固定在螺带轮辐83的外端侧,所述外螺带82和内螺带81的螺旋方向反向设置,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物料全维搅拌,增强搅拌均匀性;月弧搅拌叶9安装在螺旋搅拌叶8的左侧且位于左封头2与釜体1连接处,所述月弧搅拌叶9包括月弧搅拌轮辐91和月弧搅拌旋片92,月弧搅拌轮辐91通过轴套20固定在搅拌轴6上,月弧搅拌旋片92通过连接板84固定在月弧搅拌轮辐91的外端侧上,左封头搅拌叶10通过轴套20套接在搅拌轴6上且靠近左封头2内壁处,出料管17设置在釜体1底部且位于螺旋搅拌叶8左端侧与月弧搅拌叶9右端侧之间,左封头搅拌叶10设置成向左凹陷的弧形,刚好与左封头内壁相契合,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防止左封头处产生搅拌死角。
本实施例中,将左封头2和右封头3分别通过法兰盘18固定在釜体1的左右端侧后,合成润滑脂用的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可以分别从主料进口管11和辅料进口管12加入至釜体1内,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6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时,右封头搅拌叶7可与右封头3的内端部契合,左封头搅拌叶10刚好与左封头2的内端部契合,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左封头搅拌叶10和右封头搅拌叶7可以分别贴合左封头2和右封头3内壁处旋转,防止左右封头端部处因为吸附物料而出现搅拌死角,釜体1中部搅拌使用内外双旋转且内外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搅拌叶8进行搅拌,可以实现物料全维搅拌,增强搅拌均匀性;由于出料管17设置在釜体1底部且位于螺旋搅拌叶8左端侧与月弧搅拌叶9右端侧之间,出料管17处易出现搅拌死角,应该加强在此处的搅拌,特在此处安装月弧搅拌叶9,可以增强此区域的扰动,防止物料在出料管17处聚集。通过右封头搅拌叶7、螺旋搅拌叶8、月弧搅拌叶9和左封头搅拌叶10等多种类型的桨叶之间的配合,尤其是螺旋搅拌叶8采用外双旋转且内外螺旋方向相反的搅拌结构,可以提高釜体1内物料的搅拌效率和均匀性,并且防止封头处及釜体内搅拌死角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中右封头搅拌叶7、螺旋搅拌叶8、月弧搅拌叶9和左封头搅拌叶10均是采用先焊接在相应轴套20上,然后通过紧固螺丝21固定在搅拌轴6的安装方式,一旦有部分搅拌叶遭受损坏,可以更换局部的搅拌叶,也无需更换整个搅拌器,可以节省维修和生产的成本。
参照图1所示,所述釜体1的外侧设置有夹套13,夹套13上设置有夹套进水管15和夹套出水管16,在实际生产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在夹套13内通入保温液,使得釜体1在搅拌过程中维持需要的温度。
参照图2所示,月弧搅拌轮辐91与月弧搅拌旋片9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93,由于月弧搅拌旋片92纵向设置,搅拌过程中阻力较大,通过增设加强板93可以增强月弧搅拌轮辐91与月弧搅拌旋片92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月弧搅拌旋片92松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