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159发布日期:2019-04-16 23: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方式是根据水质不同先对废水进行三级或者四级过滤处理,污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率低,增大了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采用竖式废水多级沉淀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沉淀处理,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投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包括上筒、进水管、中筒、下筒、短接、环管、连通管、排污管、出水管、内筒、虹吸管、溢流槽,所述上筒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上筒下部一侧设有中筒,所述中筒下部一侧设有下筒,所述上筒、中筒、下筒内部一侧均设有内筒,内筒与上筒、中筒、下筒同轴布置,所述内筒上部一侧设有溢流槽,溢流槽截面为L形,所述内筒下部一侧设有隔板,隔板将上筒、中筒、下筒分离;所述内筒内部一侧设有虹吸管,虹吸管为“n”型结构,虹吸管一端高于内筒底部,另一端穿过隔板,下筒内部的虹吸管下端与出水管相连;所述隔板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短接,所述短接一端通过环管连通,相邻环管间通过若干连通管连接,下筒一侧的环管下端设有若干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所述下筒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用于支撑沉淀装置。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上筒切向连接,废水通过进水管切向进入上筒内部,在上筒内部进行旋流沉降,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筒外部一侧设有套筒,套筒与隔板间设有流通通道,套筒延长了废水在沉淀装置内部的流程,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筒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栅板,栅板倾斜布置,倾斜的栅板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装置的沉淀面积,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隔板倾斜布置,且靠近短接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短接一侧的高度,倾斜的隔板有利于污泥流向短接排出,避免了污泥在隔板上聚集。

优选的,所述上筒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Ⅰ,过滤网Ⅰ一端与溢流槽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所述中筒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Ⅱ,过滤网Ⅱ一端与溢流槽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所述下筒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Ⅲ,过滤网Ⅲ一端与溢流槽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对沉淀后的废水再次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的滤孔直径依次减小,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对废水中不同粒径的废物逐级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进水管与上筒切向连接,废水通过进水管切向进入上筒内部,在上筒内部进行旋流沉降,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2)采用竖式废水多级沉淀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沉淀处理,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投入;

3)内筒外部一侧设有套筒,套筒与隔板间设有流通通道,套筒延长了废水在沉淀装置内部的流程,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4)内筒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栅板,栅板倾斜布置,倾斜的栅板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装置的沉淀面积,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5)隔板倾斜布置,且靠近短接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短接一侧的高度,倾斜的隔板有利于污泥流向短接排出,避免了污泥在隔板上聚集;

6)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对沉淀后的废水再次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7)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的滤孔直径依次减小,过滤网Ⅰ、过滤网Ⅱ、过滤网Ⅲ对废水中不同粒径的废物逐级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筒,2-进水管,3-中筒,4-下筒,5-短接,6-环管,7-连通管,8-排污管,9-排污阀,10-支腿,11-出水管,12-套筒,13-栅板,14-隔板,15-内筒,16-虹吸管,17-过滤网Ⅰ,18-溢流槽,19-过滤网Ⅱ,20-过滤网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包括上筒1、进水管2、中筒3、下筒4、短接5、环管6、连通管7、排污管8、出水管11、内筒15、虹吸管16、溢流槽18,所述上筒1一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上筒1下部一侧设有中筒3,所述中筒3下部一侧设有下筒4,所述上筒1、中筒3、下筒4内部一侧均设有内筒15,内筒15与上筒1、中筒3、下筒4同轴布置,所述内筒15上部一侧设有溢流槽18,溢流槽18截面为L形,所述内筒15下部一侧设有隔板14,隔板14将上筒1、中筒3、下筒4分离;所述内筒15内部一侧设有虹吸管16,虹吸管16为“n”型结构,虹吸管16一端高于内筒15底部,另一端穿过隔板14,下筒4内部的虹吸管16下端与出水管11相连;所述隔板14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短接5,所述短接5一端通过环管6连通,相邻环管6间通过若干连通管7连接,下筒一侧的环管6下端设有若干排污管8,排污管8上设有排污阀9;所述下筒4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10,用于支撑沉淀装置。

所述进水管2与上筒1切向连接,废水通过进水管2切向进入上筒1内部,在上筒1内部进行旋流沉降,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所述内筒15外部一侧设有套筒12,套筒12与隔板14间设有流通通道,套筒12延长了废水在沉淀装置内部的流程,增强了废水的沉淀效果。

所述内筒15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栅板13,栅板13倾斜布置,倾斜的栅板13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装置的沉淀面积,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所述隔板14倾斜布置,且靠近短接5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短接5一侧的高度,倾斜的隔板14有利于污泥流向短接5排出,避免了污泥在隔板14上聚集。

所述上筒1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Ⅰ17,过滤网Ⅰ17一端与溢流槽18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12连接;所述中筒3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Ⅱ19,过滤网Ⅱ19一端与溢流槽18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12连接;所述下筒4内部一侧设有过滤网Ⅲ20,过滤网Ⅲ20一端与溢流槽18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12连接;过滤网Ⅰ17、过滤网Ⅱ19、过滤网Ⅲ20对沉淀后的废水再次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所述过滤网Ⅰ17、过滤网Ⅱ19、过滤网Ⅲ20的滤孔直径依次减小,过滤网Ⅰ17、过滤网Ⅱ19、过滤网Ⅲ20对废水中不同粒径的废物逐级进行过滤,增强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多级沉淀装置,其处理过程如下:废水通过进水管切向进入上筒内部,先在上筒内部进行旋流沉降,然后再在内筒和上筒间进行重力沉降,倾斜的栅板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装置的沉淀面积,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随着废水的增多,废水流入溢流槽内并从溢流槽中流向内筒中,废水在内筒中再次进行重力沉降,当废水没过虹吸管顶部时,由于虹吸的作用,内筒的废水通过虹吸管进入中筒内部进行二次沉降,在中筒中完成二次沉降后再通过虹吸管进入下筒内部进行三次沉降,降低了传统废水多级沉淀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