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乙酸的提纯技术。
背景技术:
蒸馏塔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低沸物)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高沸物)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普通蒸馏虽然可起到一定的分离作用,但并不能将一混合物分离为高纯度产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常要求获得纯度很高的产品,通过精馏过程可以获得。精馏过程所用的设备称为精馏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板式塔,气液两相总体上作多次逆流接触,每层板上气液两相一般作交叉流。②填料塔,气液两相作连续逆流接触。
氯乙酸经过氯化塔的氯化反应后生成的氯乙酸中,通常含有10-20%的乙酸、1-2%的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副产物,影响氯乙酸的纯度,需要进行提纯处理。
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473820的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脱轻组分精馏塔回流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回流罐,与精馏塔连通;执行机构,设置在回流罐的排放管路上,用于调节回流罐内馏分的回流比;压力控制器,采集精馏塔压力值,根据该压力值向信号选择器提供压力控制变量;温度控制器,采集回流罐的温度值,根据该温度值向信号选择器提供温度控制变量;该发明通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提纯精度高,能够自动控制运营的氯乙酸提纯工艺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氯乙酸提纯工艺装置具有精馏塔、冷凝罐、氯化氢收集装置、乙酸罐、加热罐、成品罐;精馏塔具有半成品入口、顶部蒸馏气体出口、塔底液体出口、塔身液体回流口;冷凝器(其冷凝温度保证乙酸液化、氯化氢不会液化)具有乙酸出口和氯化氢气体出口,乙酸出口联通乙酸罐,氯化氢气体出口联通氯化氢回收装置。
文中所述的半成品,指待提纯的氯乙酸混合溶液;成品指经过本方案提纯后获得的氯乙酸溶液。
精馏塔具有一个或多个半成品入口、一个或两个乙酸罐气体回流口、顶部蒸馏气体出口、成品罐气体回流口、塔底液体出口、塔身液体回流口。
精馏塔采用浸渍呋喃树脂的石墨为主要材质制成,耐腐蚀性及热传导性良好,成本较低。
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入口进入精馏塔,被加温分馏,形成的气体通过顶部的蒸馏气体出口流出,形成的液体从塔底液体出口流出。
塔底液体出口流出的液体通过三通阀门分别联通加热罐和成品罐,三通阀门与加热罐之间具有自控泵,自控泵具有测量液体中氯乙酸浓度的功能。当氯乙酸浓度达到某个数值时,三通阀门朝向成品罐打开,液体流入成品罐,成为比较纯净的氯乙酸溶液;当氯乙酸浓度低于某个浓度时,三通阀门朝向加热罐打开,液体通过加热罐加热(该加热有助于混溶的乙酸以及少量氯化氢进一步释放,从塔顶蒸馏气体出口排出),回流到塔身液体回流口进入氯化塔,进行进一步的分馏;
蒸馏气体出口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凝罐时被冷凝,(其冷凝温度保证乙酸液化、氯化氢不会液化),液体的乙酸通过乙酸出口进入乙酸罐;气体的氯化氢进入氯化氢回收装置形成稀盐酸或废酸。
精馏塔内的具有分层设置的多层筛板和位于筛板下方的填料层;半成品入口具有多个,乙酸罐气体回流口具有多个,分别联通不同层的筛板,多个半成品入口和多个乙酸尾气回流口位置交叉设置。
塔身液体回流口位于填料所在位置,经过调料后,被加热的气体上行至筛板中与半成品接触,被二次升温分馏,分离更充分。
成品罐上附属气罐,集聚成品中混溶的微量乙酸和氯化氢,附属气罐通过成品气态回流口进入精馏塔内,使得成品中溶解的微量气体进一步排放出去,可提高氯乙酸的成品率至99%左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精馏提纯效果好,能够调节加热或冷凝温度,能够自动控制氯乙酸成品的浓度。设备的材质传热效果好,耐腐蚀能力强。排放的氯化氢吸收为废盐酸,基本没有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成品源;2-精馏塔;3-筛板;4-填料;5-冷凝管;10-三通阀;110控制器;12-自控泵;13-成品罐;16-附属气罐;18-冷凝水收集装置;20-加热罐;60-氯化氢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氯乙酸提纯工艺装置,具有精馏塔、氯化氢收集装置、乙酸罐、成品罐、冷凝罐、加热罐;精馏塔具有半成品入口、顶部蒸馏气体出口、塔底液体出口、塔身液体回流口;冷凝罐具有乙酸出口,乙酸出口联通乙酸罐;
精馏塔内的上部具有分层设置的多层筛板和填料;半成品入口具有多个,乙酸尾气回流口具有多个,分别联通不同层的筛板,多个半成品入口和多个乙酸尾气回流口位置交叉设置。
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入口进入精馏塔,被加温分馏,形成的气体通过顶部的蒸馏气体出口流出,形成的液体从塔底出口流出至成品罐。
塔底液体出口通过三通阀门分别联通加热罐和成品罐,三通阀门与加热罐之间具有自控泵。
乙酸罐上具有乙酸罐尾气回流管路,联通乙酸尾气回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