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甲苯磺化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737发布日期:2019-04-24 0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零排放甲苯磺化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反应釜、结晶釜、离心机、第一储液罐、浓缩单元、配酸单元,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结晶釜的入料口连接,结晶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离心机的进料管连接,离心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储液罐的入口连接,浓缩单元包括浓缩罐、冷凝器、第二储液罐、真空机组,第一储液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浓缩罐的液相入口连接,浓缩罐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储液罐的入口连通,第二储液罐的侧壁下部设有重组分出口、第二储液罐的侧壁上部设有轻组分出口,轻组分出口通过管道与结晶釜的入料口连接,重组分出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的入料口连接,冷凝器的顶壁设有抽空口,抽空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机组连接,配酸单元包括配酸釜、第三储液罐,配酸釜包括釜体、第一入料管、第二入料管、搅拌组件,釜体外环壁及外底壁安装有一体成型的夹套,所述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通有冷却介质,在釜体底部设置有与夹层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在釜体的环壁的上部设置有与夹层连通的冷却介质出口,第一入料管的一端与釜体内腔连通,第一入料管的另一端与浓缩罐的液相出口连接,釜体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储液罐的入口连接,第三储液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的入料口连接,第二入料管的一端与发硫酸供应点连接,第二入料管的另一端端部从釜体的顶部伸入釜体内腔,并靠近釜体底壁设置,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电机、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转动轴竖直从釜体的顶壁伸入釜体内腔,转动轴上端端部与电机输出端同轴连接,转动轴下端从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为两个第一搅拌棒,第一搅拌棒的一端与转动轴的环壁连接,第一搅拌棒的另一端沿转动轴的径向延伸,两个第一搅拌棒沿转动轴的周向均布,第一搅拌棒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棒与转动轴的连接端固定不动,自由端沿轴向扭转45°而成,第二搅拌器为三个第二搅拌棒,第二搅拌棒的截面为椭圆形,三个第二搅拌棒沿转动轴的周向均布,第二搅拌棒的一端与转动轴的环壁连接,第二搅拌棒的另一端沿转动轴的径向延伸,并顺时针弯曲成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甲苯磺化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包括转鼓、滤袋,转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回转体,转鼓内侧底部中心设置有向上的突起部,突起部为锥形,转鼓内侧环壁的上端安装有吊耳,滤袋包括袋体、上袋口、下袋口、吊环、第一吊带、第二吊带,袋体由滤布构成的外层和由滤网构成的内层组成,滤布构成的外层与滤网构成的内层仅在其周缘部分相粘接,而在其中间部分彼此分离,滤布上设有透水孔,透水孔由烫孔处理制得,袋体的顶部中心设有上袋口,上袋口的大小与转鼓为上部的开口大小相应,上袋口边缘均布有多个吊环,袋体的底部中心设有下袋口,下袋口的大小与突起部顶端截面面积相应,袋体的下袋口套入突起部,吊环套入吊耳,袋体铺满于转鼓内壁上,下袋口边缘均布至少两个第一吊带、上袋口边缘均布至少两个第二吊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甲苯磺化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离心机还包括机壳、平板机座、轴座、中心轴、电动机、第一顶盖、第二顶盖,机壳安装于平板机座上,轴座安装于机壳底部,中心轴竖直安装于轴座上,转鼓安装于中心轴,并与中心轴同步转动,电动机设于机壳外侧,用于驱动中心轴转动,机壳为顶部开口中空筒体,转鼓内置于机壳内,转鼓的外壁与机壳的内壁不接触,在机壳的底壁设有出料口,第一顶盖盖合于机壳顶部开口上,在第一顶盖上设有进料管,第二顶盖水平盖合于转鼓内腔的上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