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冷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667发布日期:2019-01-29 18:29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冷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干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冷干机。



背景技术:

在药品生产车间内,需要向车间内不断的补充新空气,在填充到车间之前需要去除掉空气中的水分,以保证车间内的洁净,进一步的保证生产出的药品卫生质量。为了除去空气中夹带的水分,工人在车间的墙体上安装风机,将风机的抽风口朝向车间外部,将风机的排风口朝向车间内部,同时在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电阻丝,并将电阻丝与电源连接。补充新风时,先打开电源,电源流出的电流流经电阻丝,致使电阻丝发热,使风机排风口处温度升高,经一段时间后,工人启动风机,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并向车间内排放,空气在排入车间内时,电阻丝发出的热量蒸发掉空气中夹带的水分,而不含水分的空气进入车间内,最终实现了向车间内补充新风。这种操作方法,虽然也能够除去空气中夹带的水分,但是经加热后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使穿戴严实的车间工人体温升高,使工作环境变差,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降低车间内温度、保证车间内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操作简单的空气冷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冷干机,它包括中间筒、换热筒、风机和冷媒压缩机,所述中间筒位于换热筒的上方,中间筒内设置有左波纹板和右波纹板,左波纹板与中间筒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有左缓冲腔,右波纹板与中间筒的右侧壁之间形成有右缓冲腔,中间筒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左缓冲腔连通,所述换热筒的上端部且位于其左右端分别开设有出气孔和进气孔,出气孔经管道与左缓冲腔连通,进气孔与右缓冲腔连通,换热筒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一端口与冷媒压缩机的出液口经管道连接,盘管的另一端口处连接有冷剂回收罐,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与右缓冲腔经管道连通。

所述盘管的两个端口均位于换热筒的同一侧。

所述换热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连接有收集罐。

所述中间筒平行于换热筒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除去空气中的水分的方式相比传统采用电阻丝加热式除水方式,不会使进入车间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保证了工人的正常生产。2本实用新型的右波纹板与右缓冲腔连通,右波纹板能够减缓由风机抽入到右缓冲腔内空气的流速,保证新鲜空气能够缓慢平稳的经进气孔进入换热筒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冷干机,它包括中间筒1、换热筒2、风机3和冷媒压缩机4,所述中间筒1位于换热筒2的上方,中间筒1平行于换热筒2设置,中间筒1内设置有左波纹板5和右波纹板6,左波纹板5与中间筒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有左缓冲腔7,右波纹板6与中间筒1的右侧壁之间形成有右缓冲腔8,中间筒1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9,排气口9与左缓冲腔7连通,所述换热筒2的上端部且位于其左右端分别开设有出气孔10和进气孔11,出气孔10经管道与左缓冲腔7连通,进气孔11与右缓冲腔8连通,换热筒2内设置有盘管12,盘管12的一端口与冷媒压缩机4的出液口经管道连接,盘管12的另一端口处连接有冷剂回收罐13,所述风机3的排风口与右缓冲腔8经管道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盘管12的两个端口均位于换热筒2的同一侧。所述换热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14,所述排水口14处连接有收集罐15,换热筒2内沉积的水较多时,水从排水口14处溢流进入收集罐15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人将该空气冷干机的排气口9伸入于药品生产车间内,并将风机3的抽风口伸出到药品车间的外部;工人启动冷媒压缩机4,冷媒压缩机4将其内的制冷剂经盘管12的一端口泵入于盘管12中,制冷剂在盘管12中流动最后从盘管12的另一端口流出并进入到冷剂回收罐13中收集,流动过程中制冷剂与盘管12发生热交换;工人启动风机3,风机3将外界的新鲜空气抽入到右缓冲腔8中,新鲜空气冲击右波纹板6后速度得到减缓,减缓后的新鲜空气穿过在气压下经进气孔11进入换热筒2中并向左流动,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盘管12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后变成水珠并沉积于换热筒2底部,而不含水分的空气顺次穿过出气孔10、左缓冲腔7、排气口9排入到药品生产车间内,因此进入到车间内的空气是凉爽的,不会使身着严实工作服的工人体温升高,从而有效改良了工作环境,确保了车间内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