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1563发布日期:2019-03-30 09: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



背景技术:

烷基磺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它在洗涤、鞣制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如通过烷基磺酸钠与五氯化磷等反应可生成烷基磺酰氯,进入可以得到多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表面活性剂。

磺酸钠加工时,需要先把重油与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磺酰氯中间体,传统反应多是分别向反应塔内通入氯气和二氧化硫,导致混合不均匀;在反应时,需要采用光照进行催化反应,而目前紫外光设置形式不一,但大多是固定在反应塔内部,一般灯管损坏,更换维修较为麻烦。

此外,在利用反应釜进行化工合成磺酸钠时,为了及时调整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参数,需要对反应釜中的反应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从而需要从反应釜内取样进行分析测试。例如检测进料的温度、比重等。目前常用的取样方法是利用人工取样,通过打开反应釜釜盖,然后将取样管深入到反应釜内的液面下进行取样,同时反应釜中的反应通常会有有毒气体释放或者液体的腐蚀性较大,采用这种取样方式对人体危害较大,也会对周围环境进行污染。另外还有部分采用抽真空原理的取样器进行取样,缺点是取样管取样的位置固定,不能代表整个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同时取样后管道里面会有残留样品,对下一次取样的精确性造成影响。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照反应釜(申请号:201520214767.4),包括有釜体、安装于釜体内的搅拌轴、安装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紫外灯管、安装于釜体内侧壁上部的温度感应器,搅拌轴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釜体的顶部安装有轴流风机,釜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与轴流风机、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控制器。该方案设置有散热翅片,在搅拌的同时,对物料进行散热;且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当反应釜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开启轴流风机,使反应釜内热空气及时排出,使反应正常进行。但该专利方案是把紫外灯安装在反应塔内壁,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塔内固定设置紫外灯不便于使用更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塔本体顶部安装透明的置物管,把紫外灯放置在置物管中,更换维修更加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本体,所述反应塔本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用于加料的主进料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混气罐连接;在反应塔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透明的置物管,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紫外灯,在置物管顶部设置有盖帽,用于遮住置物管顶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帽一侧设置有缺口,用于通过连接线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管设置有5个,包括位于反应塔本体中心的一个,以及四周等间隔分布的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日光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塔本体中心的置物管用于放置日光灯,其余置物管用于放置紫外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塔本体底部设置有盘管,该盘管为S形弯折结构,盘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接,另一端封闭,并在盘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塔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样皿底桶,抽样皿底桶底部安装有同轴的内套管,主进料管上引出的分流抽样管连接至内套管下端,抽样皿底桶侧壁底端连接有抽样排料管,用于将物料排入反应塔本体;所述分流抽样管和抽样排料管均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套管上端突出于抽样皿底桶上端面,抽样皿底桶上端连接有透明套筒,该透明套筒的长度大于内套管突出部分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明套筒上端的侧壁向外侧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抽样皿底桶底部设置有支架,抽样皿底桶通过该支架固定在反应塔本体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塔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透明的置物管,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紫外灯,常规设置中紫外灯大多是固定在反应塔内部,一旦灯体损坏,更换维修较为麻烦,需要停掉该反应塔的工作才能进行更换。而本实例中紫外灯直接从外部放入置物管,不但容易拆卸,而且不用考虑线路腐蚀问题,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沿反应塔本体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紫外灯,即置物管周向安装,可以设置4个,并在反应塔本体中部安装一个置物管,用于放置日光灯,采用日光灯和紫外灯同时照射,使反应快速有效的进行。由于采用该结构分布,光线的分布也较为均匀。

(3)本实用新型,主进料管的端部连接至反应塔本体的进料口,把分流抽样管与主进料管相连,分流抽样管另一端连接至内套管底端,抽样皿底桶与内套管之间的环形腔通过抽样排料管与反应塔本体连通,抽样检测时,打开第一控制阀,然后可以利用温度计、比重计等对环形腔内物料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打开第二控制阀,抽样皿底桶内的物料再流入到反应塔内,即可实现在线检测,又能避免物料浪费,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应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取样装置的结构排布示意图;

图5为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1、蒸发器;102、缓冲罐;103、混合罐;111、抽样皿底桶;112、透明套筒;113、顶盖;121、分流抽样管;122、第一控制阀;123、内套管;131、抽样排料管;132、第二控制阀;201、反应塔本体;202、进料口;203、主进料管;204、盖帽;205、置物管;206、进气管;207、盘管;208、冷凝器;209、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烷基磺酸钠生产时,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把氯气和二氧化硫先在混气罐内混合,然后再通入到反应塔本体,有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反应物料经过主进料管203进入到反应塔本体201内,与氯气以及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中间体烷基磺酰氯。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反应塔本体201上连接有进气管206和用于加料的主进料管203,进气管206的另一端与混气罐连接,用于向反应塔本体201内通入混合气体。在反应塔本体20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透明的置物管205,置物管205中设置有紫外灯209,在置物管205顶部设置有盖帽204,用于遮住置物管205顶口。紫外灯209的连接电路从置物管205顶部向外引出。在置物管205顶部可以设置盖帽204,如图2所示,该盖帽204的一侧设置有缺口,盖帽上设置的缺口不影响排布线路。

常规设置中紫外灯大多是固定在反应塔内部,一旦灯体损坏,更换维修较为麻烦,需要停掉该反应塔的工作才能进行更换。而本实例中紫外灯直接从外部放入置物管205,不但容易拆卸,而且不用考虑线路腐蚀问题,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还可以沿反应塔本体20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紫外灯209,即置物管205周向安装,可以设置4个,并在反应塔本体201中部安装一个置物管205,用于放置日光灯,采用日光灯和紫外灯同时照射,使反应快速有效的进行。由于采用该结构分布,光线的分布也较为均匀。

进一步地,结合图3,反应塔本体201底部设置有盘管207,该盘管207为S形弯折结构,盘管207的一端与进气管206相连接,另一端封闭,并在盘管207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混合气体能够在盘管内进一步混合,并且通过盘管能够使气体在反应塔本体内分布更为均匀,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反应塔本体201上连接有冷凝器208用于对反应塔本体201内物料制冷。

该反应塔还包括抽样皿底桶111,抽样皿底桶111底部设置有支架,通过该支架固定在反应塔本体201上。结合图4、图5,抽样皿底桶111可以为圆筒状结构,抽样皿底桶111底部垂直安装有内套管123,内套管123可以设置在抽样皿底桶111的中心位置。在安装方向上,由于内套管123垂直于抽样皿底桶111底部,可以知晓内套管123与抽样皿底桶111同向安装。所指的垂直更多的是指明方向上的垂直,不代表抽样皿底桶111底部必须为平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内套管123的上端突出于抽样皿底桶111上端面,分流抽样管121与内套管123连通。分流抽样管121和抽样排料管131均为四氟管,能够耐腐蚀。

上述结构中可以理解为内套管123与分流抽样管121为两部分结构,通过辅件连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该结构还可以是将一根分流抽样管121插入到抽样皿底桶111中,然后对抽样皿底桶111底部进行封闭处理得到,具体的连接形式没有限制。

在抽样时,待测样品从内套管123上端溢出到抽样皿底桶111中,使内套管123上端突出于抽样皿底桶111上端面,可以观测到溢流情况,方便检测使用。如果内套管123位于抽样皿底桶111内,在检测时可能看不到溢流情况,也不易调节进流速度。

抽样排料管131一端连接至抽样皿底桶111底端侧壁,从内套管123溢流出来的物料进入到抽样皿底桶111中,并可以从抽样排料管131中排出。在分流抽样管121和抽样排料管131均设置有控制阀,方便抽样检测中物料的控制。

具体地,例如对反应塔本体201的进料进行检测,反应塔本体201通过主进料管203进料。使用时,把该装置与进料管并联,即分流抽样管121与主进料管203并联,主进料管203的端部连接至反应塔本体201盖板上的进料口202。取样装置中的抽样排料管131的排料口同样连接至进料口202。

开始取样时,打开分流抽样管121上的第一控制阀122,物料从内套管123流入到抽样皿底桶111内,关闭第一控制阀122,然后可以利用温度计、比重计等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打开第二控制阀132,抽样皿底桶111内的物料再流入到反应塔本体201内,即可实现在线检测,又能避免物料浪费。

结合图5,抽样皿底桶111上设置有顶盖113,该顶盖113与抽样皿底桶111配合。

如果没有顶盖113,外部灰尘会落入到抽样皿底桶111内,则在下次检测使用后,会有部分污染物进入到物料内,影响产品质量。

可以在顶盖113上侧设置提柄,该提柄为板状或环形,便于顶盖113的取放。由于内套管123突出于抽样皿底桶111上端面,因此本实施例中顶盖113带有侧壁,其侧壁与抽样皿底桶111配合,顶盖113能够盖住内套管123。

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抽样皿底桶111上端连接有透明套筒112,该透明套筒112的长度大于内套管123突出部分长度。

透明套筒112可以看做是抽样皿底桶111的延伸段,防止物料向外飞溅。进一步地,可以在透明套筒112上配合顶盖113,该结构下,即便不取下顶盖113,也能够观测抽样皿底桶111内的进料情况。透明套筒112上端的侧壁向外侧倾斜,便于放置检测计,同时方便顶盖113盖合到透明套筒112上。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