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织机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织机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在使用后机内往往存在水汽,如长时间不对其进行除湿将会因机内湿度过大而使机内组件受潮,最终发生锈蚀等导致喷水织机无法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喷水织机包括主体,主体通过若干支脚(17)立于地面(18)(参见图5)。
中国实用新型CN206683326U提供了一种喷水织机的停机烘干装置,包括安装在喷水织机顶部的罩盖,所述喷水织机内部设有密闭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通风管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设有升流风机,所述通风管道的内部位于升流风机的下方设有加热管;该实用新型通过罩盖可将喷水织机罩上,从而形成密闭腔体,在停机后,外部空气自通风管道进风口进入,经过加热管加热后形成热风,随后通过升流风机使热风进入腔体内对喷水织机的内部进行干燥处理,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增加生产效率,并且避免了机器生锈。
以上实用新型采用热风对机内组件进行干燥处理,虽然能够达到干燥的目的,但是长时间采用热风进行干燥会导致机内组件因高温而发生老化(特别是电路组件及一些不耐高温的塑料组件等)且热风的温度不好控制,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需要对风进行加热)使得能耗偏高,并不适合进行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喷水织机除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喷水织机进行干燥处理往往达到机内组件发生老化、干燥温度不好控制及能耗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水织机除湿装置,包括由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上通气板和下通气板以可拆卸方式围成的两端开口的除湿筒,除湿筒套装在喷水织机主体外,除湿筒两开口端均设置有开闭组件;其中,上通气板上板面安装有上干燥箱,下通气板下板面安装有下干燥箱,上干燥箱和下干燥箱中均填充有干燥介质,上干燥箱在其箱顶面上还开设有入风口并在入风口的位置安装有鼓风机;上通气板和下通气板上均设置有与除湿筒内部连通的通气孔,上干燥箱在其箱底面设置有与上通气板上通气孔相配合的出气通道,下干燥箱在其箱顶面设置有与下通气板上通气孔相配合的出气通道,下干燥箱在其箱侧壁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通道。
本技术方案中,喷水织机主体位于除湿筒内,喷水织机支脚通过下通气板和下干燥箱上的通孔立于地面且下干燥箱离地面一定高度,这样避免装置的重量施加在下干燥箱上,这样也方便风从下干燥箱离开装置,同时这样设置使得该装置不影响喷水织机正常安放;除湿筒两端设置开闭组件使得除湿筒内的喷水织机与外界隔开,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干燥空间内;鼓风机与上干燥箱连通向装置提供风源,风经过上干燥箱中的干燥介质除湿后,干燥后的风通过上通气板进入除湿筒内对其中的喷水织机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从下通气板进入下干燥箱内,经过下干燥箱中干燥介质除湿后从下干燥箱底面离开装置进行环境中;特别地,上干燥箱覆盖面积小于下干燥箱覆盖面积,上通气板上的通气孔数量小于下通气板上的,上通气板上的通气孔孔径大于下通气板上的,这样能保证干燥风在除湿筒内与喷水织机充分接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之处:
1)用干燥介质对处理用风进行预先干燥处理,用经预先干燥的风对喷水织机进行干燥处理,这样不会导致能耗的偏高,且处理用风温度不会导致机内组件的老化,同时不需要控制温度,因此适合进行大范围推广;
2)处理用风离开装置时再次经过干燥介质处理,排出装置后不会带出水汽,因此不会导致外界环境的湿度增加,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
3)维护简单快捷,只需要定期对干燥介质进行再干燥处理或进行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织机支脚安装俯视图。
图中:固定板1、上通气板2、下通气板3、除湿筒4、上干燥箱5、下干燥箱6、鼓风机 7、第一挡布8、第二挡布9、第三挡布10、锁紧抱箍11、锁紧杆12、压板13、弹簧14、螺钉15、排水通道16、支脚17、地面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喷水织机除湿装置,包括由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1、上通气板2和下通气板3以可拆卸方式围成的两端开口的除湿筒4,除湿筒4套装在喷水织机主体(未示出)外,除湿筒4两开口端均设置有开闭组件;其中,上通气板2上板面安装有上干燥箱5,下通气板3下板面安装有下干燥箱6,上干燥箱5和下干燥箱6中均填充有干燥介质(干燥介质采用吸水硅胶,吸水硅胶吸水饱和后会变色,再次对其进行高温干燥即可再次使用),上干燥箱5在其箱顶面上还开设有入风口(未示出)并在入风口的位置安装有鼓风机7;上通气板2和下通气板3上均设置有与除湿筒4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未示出),上干燥箱5在其箱底面设置有与上通气板2上通气孔相配合的出气通道(未示出),下干燥箱6在其箱顶面设置有与下通气板3上通气孔相配合的出气通道,下干燥箱6在其箱侧壁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通道,特别地,出气通道孔径小于干燥介质的粒径,这样干燥介质不会通过出气通道脱离上干燥箱5和下干燥箱6。
上述实施例中,喷水织机主体位于除湿筒4内,喷水织机支脚17通过下通气板3和下干燥箱6上的通孔立于地面18且下干燥箱6离地面18一定高度,这样避免装置的重量施加在下干燥箱6上压坏下干燥箱6,这样也方便风从下干燥箱6离开装置,同时这样设置使得该装置不影响喷水织机正常安放;除湿筒4两端设置开闭组件使得除湿筒4内的喷水织机与外界隔开,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干燥空间内,这样能保证干燥用风在除湿筒4内充分与喷水织机接触;鼓风机7与上干燥箱5连通向装置提供风源,风经过上干燥箱5中的干燥介质除湿后,干燥后的风通过上通气板2进入除湿筒4内对其中的喷水织机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从下通气板3进入下干燥箱6内,经过下干燥箱6中干燥介质除湿后从下干燥箱6离开装置进行环境中;特别地,上干燥箱5覆盖面积小于下干燥箱6覆盖面积,上通气板2上的通气孔数量小于下通气板3上的,上通气板2上的通气孔孔径大于下通气板 3上的,这样使得干燥用风能快速进行除湿筒4内,其离开的速度较慢,能使干燥用风撑起除湿筒4两端的开闭组件,当达到最大撑起程度后,进风量和出风量相等,进而保证干燥风在除湿筒4内与喷水织机充分接触,提高除湿效率。
优选地,除湿筒4在任一开口端的开闭组件均包括分别与两固定板1侧边缘连接的两第一挡布8、与上通气板2边缘连接的第二挡布9以及与下通气板3边缘连接的第三挡布10,两第一挡布8、第二挡布9和第三挡布10相互衔接后能够将除湿筒4的开口端完全覆盖,且覆盖后衔接部位能够通过锁闭件(未示出)进行开闭;特别地,第一挡布8、第二挡布9和第三挡布10均采用不透气布料或塑胶材料制成以有效地将除湿筒4与外界进行隔绝,锁闭件为拉链,特别地,锁闭件还可采用魔术贴的方式进行粘贴。
优选地,除湿装置还在下通气板3以及下干燥箱6上开设有喷水织机主体限位部,限位部为对应开设在下通气板3和下干燥箱6的箱顶与箱底上的从喷水织机主体的支撑脚伸出的洞口(未示出),这样方便支脚17从除湿筒4穿出以调整装置与地面18的高度。
优选地,除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除湿筒4与喷水织机主体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组件,同时固定组件既能够让装置与织机稳定的固定在一起,又能够通过安装在支脚17上将装置适当抬高以抬离地面18,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到喷水织机主体支撑脚上的锁紧抱箍11和垂直贯穿连接在固定板1上的锁紧杆12,锁紧抱箍11上开设有供锁紧杆12贯穿的插入孔(未示出),锁紧杆12至少在贯穿固定板1的位置与固定板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锁紧杆12 从固定板1插入除湿筒4中进而插入锁紧抱箍11,通过锁紧抱箍11将装置与支脚17相连,实现对装置的固定,特别地,每一固定板1上设置的锁紧杆12的数量与织机的支脚17数量一致(一般为八个,支脚17见图5所示)。
优选地,锁紧杆12包括相互转动连接且可相互拆离的两个杆段,这样为了保证插入除湿筒4的杆段不随另一杆段而旋转,其中一个杆段的自由端贯穿插入孔并设置有压板13,压板13位于锁紧抱箍11内,另一个杆段用于与固定板1螺纹连接并将自由端留置在除湿筒4外,通过旋转螺纹连接固定板1的杆段可实现向前推动另一杆段,进而向前推动压板 13以调节压板13在锁紧抱箍11中的位置,通过压板13挤压支脚17实现其在锁紧抱箍11 中的锁紧,特别地,压板13增加了挤压接触面积,能够使得锁紧更稳定且不会对支脚17 造成损伤。
优选地,其中一个杆段上套设有弹簧14,弹簧14一端与压板13连接,另一端与锁紧抱箍11的内壁连接,弹簧14使得连接压杆及压板13不会脱离固定框且在进行固定时能提高稳定性。
优选地,锁紧抱箍11由通过螺钉15固定的两个半框围成,特别地,调节螺钉15连接的程度可以使得两个半框之间的距离得以改变,从而使装置能够适应对不同厚度支脚17 的固定,拓宽装置适用性的同时能增加固定的稳固性。
优选地,下通气板3上板面中间位置高于四周,固定板1上还设置有与除湿筒4内连通的排水通道16且排水通道16下沿与下通气板3上板面边缘平齐,排水通道16上设置有阀门(未示出),这样设置便于较大量的水向下通气板3四周快速疏导,进而通过排水通道16离开装置,特别地,排水通道16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除湿筒4四角。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
首先将织机主体和支脚17整体抬离地面18,将下干燥箱6和下通气板3置于主体及支脚17下方,调节螺钉15将锁紧抱箍11套装在每一支脚17上并调节至一定高度(足够使下干燥箱6与地面18脱离);然后使织机及支脚17下移恢复初始位置(支脚17穿过下干燥箱6和下通气板3上的通孔),然后依次安装两固定板1、上通气板2、上干燥箱5、鼓风机7和开闭组件,进而调节锁紧杆12使装置和织机固定(锁紧杆12与固定板1之间有螺纹连接而与锁紧抱箍11之间是插入关系,因此转动锁紧杆12时压板13不会随之转动,而是推动压板13压紧支脚17以实现固定),关闭锁闭件使除湿筒4处于密封状态,开启鼓风机7,除湿操作开始;当喷水织机存在大量水汽(凝结成水)时,在干燥用风的作用下,水将会被从喷水织机上吹离,滴落到下通气板3上(从上往下吹风能更容易地将水吹离织机),进而被疏导到四周,最后通过排水通道16离开装置;当水汽量不足以凝结成水时,干燥用风与水汽进行充分接触,以将水汽中的水分带入下干燥箱6中进行干燥脱水,经干燥后从下干燥箱6离开装置,特别地,在除湿筒4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未示出),当湿度达到干燥所需时,即可结束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