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炭基催化剂为吸附剂及催化剂的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装置中,用于脱硝的稀释氨气的分区喷氨装置。
背景技术:
炭基催化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原理为:烟气在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及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SO2和O2及H20发生反应生成H2SO4,H2SO4吸附在炭基催化剂表面;同时利用炭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烟气中NOx与稀释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生成N2,吸附催化反应后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后循环利用。在脱硫脱硝装置注入稀释氨气,用于实现烟气净化过程的脱硝反应,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 N2。
错流式脱硫脱硝塔中,碳基催化剂从上部进入从下部排出,烟气从烟箱的下部进入,从右向左通过脱硫脱硝塔,完成烟气的脱硫脱硝。在错流式脱硫脱硝塔中,由于SO2极性较强优先于NOx吸附反应和错流移动床的构型特征,因此在脱硫脱硝塔的不同区域对用于脱硝的氨气用量需求不同,但现有的喷氨装置不能针对性地喷入氨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针对脱硫脱硝塔不同区域进行喷氨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炭基催化法脱硫脱硝系统的喷氨装置,包括烟箱、分隔板、喷氨总管、主喷氨支管、辅助喷氨支管、第一气动通断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喷氨装置通过喷氨总管与氨气源相连;分隔板设于烟箱内,将烟箱分为两个通道,两个通道的入口分别通过主喷氨支管和辅助喷氨支管与喷氨总管相连,出口分别通入脱硫脱硝塔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第一气动通断阀设于所述喷氨总管上;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分别设于辅助喷氨支管和主喷氨支管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喷氨装置还包括辅助喷嘴群和主喷嘴群;辅助喷嘴群和主喷嘴群分别设于烟箱的两个通道入口处,且分别与辅助喷氨支管、主喷氨支管相连。
进一步的,主喷嘴群包括水平单层均布的多个喷嘴,且各喷嘴的开口方向与烟气顺流布置。
进一步的,辅助喷嘴群包括水平单层均布的多个喷嘴,且各喷嘴的开口方向与烟气顺流布置。
进一步的,主喷氨支管和辅助喷氨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气动通断阀和第二气动通断阀。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脱硫脱硝塔的不同区域进行氨气通入流量控制,能有效满足脱硫脱硝塔不同区域对用于脱硝的氨气用量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喷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硫脱硝塔;2-主脱硝区域;3-辅助脱硝区域;4-烟箱;5-分隔板;6-辅助喷嘴群;7-主喷嘴群;8-喷氨总管;9-第一气动通断阀;10-辅助喷氨支管;11-主喷氨支管;12-第二气动通断阀;13-第三气动通断阀;14-第一流量调节阀;15-第二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分区喷氨装置,用于炭基催化法脱硫脱硝系统,该脱硫脱硝系统中脱硫脱硝塔1采用错流式脱硫脱硝塔,其中区域2为主脱硝区域,区域3为辅助脱硝区域(即主脱硫区域)。该分区喷氨装置包括烟箱4、分隔板5、辅助喷嘴6、主喷嘴7、喷氨总管8、第一气动通断阀9、辅助喷氨支管10、主喷氨支管11、第二气动通断12、第三气动通断阀13、第一流量调节14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5。
烟箱4设置分隔板3,将内部分隔成为不同的通道,用以实现不同区域通入不同流量的氨气。
氨气源通过喷氨总管8进行氨气注入,喷氨总管8设置第一气动通断阀9,压缩空气提供气源作为驱动动力,控制该总管的通断。
喷氨总管8分别连接辅助喷氨支管10、主喷氨支管11进行不同通道氨气的注入。
辅助喷氨支管10设置第二气动通断阀12,压缩空气提供气源作为驱动动力,控制该支管的通断。
同时辅助喷氨支管10设置第一流量调节阀14,压缩空气提供气源作为驱动动力,自动调节该支管喷入的氨气流量。
在辅助喷氨支管10的末端,进入烟箱4的入口处设置辅助喷嘴群6,多个喷嘴水平单层布置,各喷嘴的开口方向与烟气顺流布置,实现氨气与烟气的充分混合。
主喷氨支管11设置第三气动通断阀13,压缩空气提供气源作为驱动动力,控制该支管的通断。
同时主喷氨支管11设置第二流量调节阀15,压缩空气提供气源作为驱动动力,自动调节该支管喷入的氨气流量。
在主喷氨支管11的末端,进入烟箱4的入口设置主喷嘴群7,多个喷嘴水平单层布置,各喷嘴的开口方向与烟气顺流布置,实现氨气与烟气的充分混合。
通过本实用新型分区喷氨装置分别控制进入脱硫脱硝塔1的主脱硝区域2和辅助脱硫区域3的氨气流量,以达到最佳的脱硝效果和最小的氨逃逸。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中,炭基催化剂是改良的活性炭,属于活性炭的一种,凡属于活性炭类的吸附剂,包括:常规的活性炭、活性焦、炭基吸附剂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