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999发布日期:2019-06-13 15:5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纸板涂胶机。



背景技术:

涂胶机又称为涂覆机,刮胶机、自动喷胶机等。主要用以将液态胶液涂在纺织品、纸盒或者皮革表面上的一种机械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纸板涂胶机,如公告号为CN2057976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纸板涂胶机,包括机架以及支撑机架的两个支撑腿,机架下方设置有两个传送带,两个传送带之间放置有纸板,两个传送带的边缘分别设置有一个挡板,纸板下方设置有涂胶辊,涂胶辊的下方设置有储胶槽,储胶槽内放置有胶液,涂胶辊的下端位于储胶槽的胶液液面以下,涂胶辊的两端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装置。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涂胶均匀,而且不会造成胶液的浪费。

然而当涂胶辊的底部高于胶液的液面时,需要操作人员继续往储胶槽添加胶液,使涂胶辊的底部位于胶液的液面以下,然而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使位于储胶槽底部的胶液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长期将新的胶液混合于储胶槽底部的胶液中,容易使储胶槽中的胶液变质,影响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板涂胶机,当涂胶辊的底部高于胶液的液面时,可通过调节储胶槽的高度使涂胶辊的底部继续位于胶液液面以下,可使位于储胶槽底部的胶液得到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纸板涂胶机,包括机座、涂胶辊和储胶槽,所述涂胶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的两侧,所述储胶槽位于所述涂胶辊正下方,所述储胶槽的下方承载有承载台,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导向杆,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承载台的正下方;所述承载台活动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承载台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上螺纹连接有竖向的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承载有支座,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涂胶辊的底部高于胶液的液面时,操作人员可转动丝杆使承载台以及位于承载台上的储胶槽沿竖直方向上升,进而调节储胶槽的高度,使涂胶辊的底部位于胶液的液面以下,使储胶槽位于底部的胶液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导向杆的设置,一方面防止丝杆转动时使连接块与承载台同时转动,另一方面可使承载台以及储胶槽上升移动更加平稳。

优选的,所述机座的侧壁朝向所述丝杆的方向上贯穿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丝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水平的施力方向转换为竖直的施力方向的换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座的侧壁上贯穿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丝杆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操作人员可在机座侧壁转动连接杆,在换向机构的作用下,操作人员施加在连接杆上的水平方向上的力被转换为竖直方向上的力,进而使竖向的丝杆转动,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丝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竖向的承接块,所述连接杆转动承载在所述承接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连接杆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连接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换向作用下,将水平的施力方向被转换为竖直的施力方向,使操作人员驱动丝杆的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机座侧壁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盘安装在连接杆贯穿机座侧壁的一端上,当进行调节操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驱动盘使连接杆转动,进而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换向作用下带动丝杆转动。相较于直接转动连接杆使丝杆转动这种驱动方式而言,驱动盘设置使操作人员转动连接杆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驱动盘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涂胶辊与储胶槽的间距需要调节时,操作人员可将驱动盘安装在连接杆上,通过转动驱动盘进而对储胶槽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不需要使用驱动盘时,可将驱动盘从连接杆上拆卸下来,避免操作人员误触驱动盘。

优选的,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呈棱状的凸块,所述连接杆上对应设置有凹孔,所述凸块与所述凹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驱动连接杆时,可将驱动盘通过凸块插入至凹孔中,实现将驱动盘安装到连接杆上,通过转动驱动盘进而驱动连接杆转动;当驱动盘闲置时,可将驱动盘拆卸下来,凸块与凹孔的插接配合便于对驱动盘进行拆卸;同时,凸块呈棱状设置,一方面使驱动盘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避免驱动盘转动时发生脱离连接杆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调节涂胶辊与储胶槽的间距时,刻度线设置使调节承载台以及储胶槽位置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储胶槽两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储胶槽通过所述凸缘与螺栓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胶槽通过凸缘与螺栓配合固定安装在承载台上,防止承载台以及储胶槽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发生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涂胶辊的底部高于胶液的液面的高度时,可驱动丝杆使承载台以及储胶槽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使涂胶辊的底部位于胶液的液面以下,使储胶槽底部的胶液得到有效利用;

2、操作人员对连接杆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在换向机构的作用下将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方向,进而使竖直方向上的力施加在丝杆上,使操作人员可在机座的一侧驱动丝杆;

3、刻度线设置使调节承载台以及储胶槽位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盘与连接杆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机座;102、涂胶辊;103、储胶槽;2、承载台;201、连接块;3、固定板;301、导向杆;302、支座;303、承接块;4、丝杆;501、第一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3、连接杆;6、驱动盘;701、凸块;702、凹孔;8、刻度线;901、凸缘;90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纸板涂胶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机座101、涂胶辊102和储胶槽103,涂胶辊102转动连接在机座101的两侧,储胶槽103位于涂胶辊102正下方,当涂胶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涂胶辊102的底部位于储胶槽103中胶液液面的下方。储胶槽103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台2,储胶槽103的两侧凸出设置有凸缘901,且储胶槽103通过螺栓902与凸缘901配合固定安装在承载台2上,增强承载台2与储胶槽103之间的承载强度。机座101上安装有固定板3以及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两侧的导向杆301,固定板3位于承载台2的正下方;承载台2活动套接在导向杆301上,且承载台2可沿导向杆301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承载台2朝向固定板3的一侧面上安装有连接块201,连接块201固定安装在承载台2上;固定板3上固定安装有支座302,且支座302位于连接块201的正下方;连接块201朝向支座302的方向上安装有竖向的丝杆4,丝杆4的一端与连接块201螺纹连接,且丝杆4的另一端转动承载在支座302上,当丝杆4转动时,连接块201带动承载台2以及储胶槽103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具体的,机座101的侧壁朝向丝杆4的方向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503,连接杆503的一端贯穿机座101的侧壁,连接杆503的另一端与丝杆4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水平方向上的力转换为竖直方向上的力的换向机构。其中,换向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501和第二锥齿轮502,第一锥齿轮501固定连接在丝杆4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第二锥齿轮502与连接杆503远离机座101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3上安装有承接块303,连接杆503承载在承接块303上。

参见图3,连接杆503贯穿机座101侧壁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盘6,驱动盘6上设置有呈棱状的凸块701,连接杆503上对应设置有凹孔702,凸块701与凹孔702可插接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驱动连接杆503时,可将驱动盘6通过凸块701插接在连接杆503上,呈棱状的凸块701设置一方面使驱动盘6与连接杆503的插接更加牢固,另一方面也避免在驱动盘6转动时发生驱动盘6脱离连接杆503的情况;当驱动盘6闲置时,操作人员可将驱动盘6拆卸下来。

结合图1,导向杆301的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8,当操作人员调节承载台2以及储胶槽103高度时,刻度线8的设置便于使调节更加准确。

具体工作过程:

当涂胶辊102的底部高于胶液的液面的高度时,操作人员可先正向转动驱动盘6,使连接杆503转动,在第一锥齿轮501与第二锥齿轮502的换向作用下,操作人员对连接杆503施加的水平方向上的力被转换为竖直方向上的力,由此使丝杆4转动;由于丝杆4与连接块201螺纹连接,且在导向杆301的导向作用下,连接块201随着丝杆4的转动而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承载台2以及储胶槽103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在调节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转动丝杆4时可通过观察导向杆301表面的刻度线8进而对承载台2以及储胶槽103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调节更加准确。当储胶槽103中胶液液面的高度高于涂胶辊102底部的高度时,即可停止转动驱动盘6。

当需要往储胶槽103添加胶液时,操作人员可反向转动驱动盘6使连接杆503反向转动,并在第一锥齿轮501与第二锥齿轮502的换向作用下,丝杆4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储胶槽103向下移动远离涂胶辊102,便于操作人员往储胶槽103添加胶液。

当调节完成时,操作人员可将驱动盘6从连接杆503上拆下来,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涂胶机的过程中误碰驱动盘6。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