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337发布日期:2019-06-14 23:3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因在不同的地域生产,会由于气候、土壤、施肥、农民的技术水平及田间管理等等原因产生一定的差异,而作为商品销售的种子又必须保证性状均匀性的一致,这就必须通过混种这一加工方法才能达到这种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采用人工混合搅拌的方式,使得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其优点是:通过混合装置在实现对种子的混合工作时,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包括通过第一基架架离地面的第一物料仓、若干设置在地面上的喂料坑和与各个喂料坑相对应的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物料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物料仓上方设有第一分料仓,所述第一分料仓底部连接有四个第一分料管,四个所述第一分料管分别与四个第一物料仓相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分料管上均设有第一气动阀门,所述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输料管与第一分料仓连接;

各个所述第一物料仓底部均设有第一电磁给料器,所述第一基架内设有第一料斗,所述第一料斗位于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中间,各个所述第一电磁给料器的出料端均位于第一料斗上方,所述第一料斗底部连接有竖直的放料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各个喂料坑内的种子通过对应的第一提升机输送到第一分料仓中,实现了种子的初步混合;随后第一分料仓内的种子进入四个第一分料管中,四个第一分料管的启动阀门依次打开,对四个独立仓进行循环进料工作;操作者启动第一电磁给料器,将四个独立仓内的种子输送出去,由于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均向第一料斗内输料,四股种子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交集,从而使种子相互冲散混合,增加种子混合的均匀性,同时还缩减了操作者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在第一放料管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输送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第一振动输送机,当混合后的种子在第一振动机上传输时,由于振动输送机的强迫振动,使得种子在槽体内前进的同时,实现了种子的进一步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架旁设有第二基架,所述第二基架上设有四个第二物料仓,所述第二物料仓通过第二分料管连接有第二分料仓,所述第二分料管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与四个第二物料仓相对应,四个所述第二分料管上均设有第二气动阀门;

各个所述第二物料仓底部均设有第二电磁给料器,所述第二基架内设有第二料斗,所述第二料斗位于四个第二电磁给料器中间,各个所述第二电磁给料器的出料端均位于第二料斗上方,所述第二料斗底部连接第一卸料管,所述第一卸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地面在第二放料管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输送机,所述第一振动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第二振动输送机进料端的上方,所述地面上设有循环混料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振动输送机输出的种子未达到混合要求时,操作者通过循环混料件将种子输送至第二分料仓中,第二分料仓通过四个第二分料管对四个第二物料仓进行循环进料;之后第二电磁给料器进行卸料工作,四股种子相互冲散混合,混合后的种子经第二料斗、第一卸料管落入第二振动输送机的槽体中;第二振动输送机在传输种子的过程中,再次使种子进行混合;最后第二振动输送机上的种子通过循环混料件进入第一分料仓中,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种子达到混合标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混料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三振动输送机、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所述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内分别设有第二提升机和第三提升机,所述第二提升机和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分别通过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与第二分料仓和第一分料仓连接;

所述第一卸料管上连接有与第三振动输送机相对应的第二卸料管,所述第二卸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振动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口上方;

所述第一振动输送机的槽体在远离放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给料管,所述给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第二提升机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给料管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止种子传输的闸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循环混料工作时,操作者滑出闸板,第一振动输送机上的种子便通过给料管落至第二提升机的进料口内,第二提升机将种子提升至第二分料仓中;第四个第二物料仓放料时,操作者关闭第一闸门并打开第二闸门,使种子通过第二卸料管流入第三振动输送机的槽体中,第三振动机再将种子运输至第三提升机的进料口内,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分料仓、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相互配合以及第一振动输送机对种子的传输、混合,自动实现了种子混合的均匀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2、通过循环混料件使种子在第一物料仓和第二物料仓之间循环,进一步提高了种子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振动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卸料管和第二卸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基架;11、第一物料仓;12、喂料坑;121、第一提升机;13、第一分料仓;14、第一分料管;141、第一启动阀门;15、第一输料管;16、第一电磁给料器;17、第一料斗;171、放料管;18、第一振动输送机;2、第二基架;21、第二物料仓;22、第二分料管;221、第二气动阀门;23、第二分料仓;24、第二电磁给料器;25、第二料斗;26、第一卸料管;261、第一阀门;27、第二振动输送机;3、循环混料件;31、第三振动输送机;32、第一基坑;33、第二基坑;34、第二提升机;341、第二输料管;35、第三提升机;351、第三输料管;36、第二卸料管;361、第二阀门;37、给料管;371、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水稻种子的混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第一基架1架离地面的第一物料仓11、若干设置在地面上的喂料坑12和与各个喂料坑12相对应的第一提升机121,喂料坑12的数量设为三个,分别贮存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的种子,相应的第一提升机121的数量亦为三个。

如图1所示,第一物料仓11的数量为四个,且相互靠拢在一起,各个第一物料仓11上均连接有第一分料管14,四个第一分料管14远离第一物料仓11的一端相互靠拢且通过第一分料仓13连接,各个第一分料管14上均设有第一气动阀门,此时第一分料仓13便位于四个第一物料仓11的上方,第一提升机121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输料管15与第一分料仓13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各个第一物料仓11底部均设有第一电磁给料器16,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16的出料口均朝向第一基架1竖直的中线,第一基架1内还设有位于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16中间的第一料斗17,各个第一电磁给料器16的出料端均位于第一料斗17上方,第一料斗17底部连接有竖直的放料管171,以方便操作者对种子的收集工作。

混料步骤:第一提升机121将喂料坑12内的种子提升至第一分料仓13中,不同批次的种子在第一分料仓13内实现了初步混合;之后第一个第一气动阀门开启,第一分料仓13内的种子通过该第一分料管14输送至相应的第一物料仓11中,当该第一分料管14输料一端时间后,第一气动阀门关闭,截止输料,随后剩余的第一气动阀门依次开启,实现了对四个第一物料仓11的循环进料,使得第一分料仓13内的种子被分散、重组。

电磁给料器启动,四个第一物料仓11内的种子通过电磁给料器进行定量放料,在放料的过程中,由于个第一电磁给料器16的出料口均朝向第一基架1竖直的中线,使得四股种子交汇、冲散、混合,提高了种子混合的均匀性,整个流程快速便捷,无需操作者手动进行混合工作,进而缩减了操作者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地面在第一放料管171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输送机18,操作者启动第一振动输送机18,当种子从放料管171落入第一振动输送机18后,由于振动输送机的强迫振动,使得种子在槽体内前进的同时,实现了种子的进一步混合。

如图2所示,第一基架1旁设有第二基架2,第二基架2上设有四个第二物料仓21,第二物料仓21上方通过四通分料件连接有第二分料仓23;四通分料件包括四个第二分料管22,四个第二分料管22分别与四个第二物料仓21一一对应,且四个第二分料管22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物料仓21连接,另一端均与分料仓连接,四个第二分料管22上均设有第二气动阀门221。

如图2所示,各个第二物料仓21底部均设有第二电磁给料器24,第二基架2内设有第二料斗25,第二料斗25位于四个第二电磁给料器24中间,四个第二电磁给料器24的出料口均朝向第二基架2竖直的中线,各个第二电磁给料器24的出料端均位于第二料斗25上方,第二料斗25底部连接第一卸料管26,第一卸料管26上设有第一阀门261(如图5);地面在第二放料管171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输送机27,第一振动输送机18的出料端位于第二振动输送机27进料端的上方,地面上设有循环混料件3。

如图2所示,循环混料件3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三振动输送机31、第一基坑32和第二基坑33(如图1),第一基坑32和第二基坑33内分别设有第二提升机34和第三提升机35,第二提升机34和第三提升机35的出料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输料管341和第三输料管351,且两者的出料端均高于第一分料仓13和第二分料仓23,第二输料管341和第三输料管351又分别与第二分料仓23和第一分料仓13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振动输送机18的槽体底部在远离放料管171的一端连接有给料管37,给料管37与第一基坑32的坑口相对,且位于第二提升机34进料口的上方,同时给料管37上还滑动连接有伸入给料管37内的闸板371,用于截止种子在给料管37内的传输,且当闸板371插入给料管37内时,闸板371的一端位于给料管37外。

如图5所示,第一卸料管26上连接有第二卸料管36,第二卸料管36的一端向远离第一卸料管26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且延伸的一端与第三振动输送机31相对应并伸入第三振动输送机31的槽体内,第三振动输送机31的出料端位于第三提升机35的进料口上方。

循环混料步骤:当种子经过第一分料仓13、四个第一电磁给料器16的相互配合以及第一振动输送机18混合后未达到混合标准时,操作者向远离给料管37方向滑动闸板371,将给料管37打开,使给料管37与第一振动输送机18的槽体相通,此时第一振动输送机18上的种子传输至给料管37管口时,便通过给料管37落入第二提升机34的进料口内。

第二提升机34将种子传输、提升,在此过程中,由于种子在第二提升机34的出口端是以抛物线的形式抛洒出去,使得种子得以分散并重新混合;随后种子通过第二输料管341进入第二分料仓23中,第二分料管22对应的第二气动阀门221依次开启,对四个第二物料仓21进行循环进料。

四个第二物料仓21进料结束后,操作者启动第二电磁给料器24,四个第二物料仓21同时出料,四股种子交汇、冲散、混合后落入第二料斗25内。

操作者关闭第一阀门261并打开第二阀门361,第二料斗25内的种子通过第二卸料管36流入第三振动输送机31的槽体内,第三振动输送机31将种子向第二基坑33传输并在传输过程中使种子进行混合工作;种子从第三振动输送机31的出料端下落至第三提升的进料口内。

第三提升机35对种子进行传输、提升,同样的,种子从第三提升机35出料口输出时依旧以抛洒的形式,最后种子通过第三输料管351流入第一分料仓13中,如此循环重复,直至种子达到预期的混合标准。

当种子达到预期的混合标准后,操作者滑动闸板371将给料管37截止,此时种子经第一振动输送机18传输第二振动输送机27上,再由第二振动输送机27将种子输出,操作者对种子进行收集。

若操作者在种子进行循环混料的过程中欲对种子混合状态查看时,待种子进入第二物料仓21后,关闭第二阀门361并打开第一阀门261,若种子达到预期标准则直接使种子流入第二振动输送机27的槽体内,然后将种子输出;若种子未达到混合标准,则关闭第一阀门261并打开第二阀门361,继续循环,灵活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