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901发布日期:2019-04-13 01:2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

专利号为201610909076.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这种装置将空气通入经紫外灯照射的光触媒液体中,使空气与光触媒液体充分接触进行一级甲醛去除,同时将光触媒液体循环喷洒进行二级甲醛去除。但在实际试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该装置的气泡是利用一个分散盘(打散片)对空气进行分散,形成的气泡仍然较大;二是该装置对紫外灯的利用率不高,也导致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包括密闭的呈长方体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外壳内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光源,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外壳内盛装有光触媒液体,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气管与固定设置在外壳两外侧壁上的进气泵连通,蛇形盘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朝上的出气短管,所述出气短管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并适配有呈圆筒状的分散帽,所述分散帽与出气短管螺纹连接;分散帽的上端内设置有呈十字形的隔条,所述隔条的中心设置有若干由隔条的中心向四周发散的不锈钢丝;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伸入光触媒液体中,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内的上部并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外壳内的下部设置有光发散组件,所述光发散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两张与外壳相适配的过滤网和填充在两张过滤网之间的若干透明纤维丝。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光源为呈环形的紫外线灯管。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由进气管向蛇形盘管连通的单向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极大的提高净化效果,提高了甲醛的去除率。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进气泵将外界的空气经过进气管抽送至蛇形盘管内,气体由蛇形盘管上的出气短管排入光触媒液体中,光触媒液体在紫外线光源的照射下,快速的对气体中的甲醛进行分解和转化,进行一级净化,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蛇形盘管上的出气短管能够将气体转化为小气泡,并使小气泡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外壳内,同时,出气短管上的分散帽的存在,能够将小气泡进一步分隔为更小的微型气泡,微型气泡能够极大的增大气体与光触媒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取得极好的净化效果。另外,在微型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会经过光发散组件,所述光发散组件由过滤网和透明纤维丝构成,透明纤维丝一方面可以将紫外线光源射出的紫外光进行折射,使紫外光向各个方向发散,形成一个光学迷宫,使紫外光更加的均匀;另一方面光发散组件也能够减缓微型气泡上升的速度,增长了气体与光触媒液体的接触行程,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甲醛能够在光发散组件内得到充分的净化。气体经过在光触媒液体中的行程后,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循环泵将光触媒液体经循环管、喷淋头喷出,对气体进行喷淋,实现对气体的二级净化,最终清洁的气体有排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表面设置的反光涂层能够对紫外光进行反射,提高了紫外光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A-A向视图;

图3为分散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装置,包括密闭的呈长方体状的外壳1,所述外壳1一般由不锈钢、塑料等材料制成。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6,用于排出净化后的清洁空气。外壳1内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光源2,所述紫外线光源2为呈环形的紫外线灯管。如图1中所示,紫外线光源2就是一个方环状的紫外线灯管,为了提高紫外线的利用率,外壳1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一般就是涂布在外壳1内表面的银色涂层,当然,采用其他起到相同作用的反光涂层也是可行的。

外壳1内盛装有光触媒液体3,外壳1内的底部设置有蛇形盘管4。所述蛇形盘管4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气管5与固定设置在外壳1两外侧壁上的进气泵6连通,蛇形盘管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朝上的出气短管7,出气短管7用于将蛇形盘管4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出气短管7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并适配有呈圆筒状的分散帽8,所述分散帽8与出气短管7螺纹连接,从而方便分散帽8的拆装和检修。分散帽8的上端内设置有呈十字形的隔条9,所述隔条9的中心设置有若干由隔条9的中心向四周发散的不锈钢丝10,不锈钢丝10一方面可以切割气泡,另一方面可对气泡进行一定的阻挡,减缓其上升速度。

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的一端伸入光触媒液体3中,另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的上部并设置有喷淋头12,所述循环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3。所述外壳1内的下部设置有光发散组件,所述光发散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两张与外壳1相适配的过滤网14和填充在两张过滤网14之间的若干透明纤维丝17。所述过滤网14的形状和尺寸与外壳1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当,恰好能够覆盖外壳1的横截面。所述透明纤维丝17一般采用导光性能优异的透明树脂制成,各透明纤维丝17的截面呈多变形,对光的发散性能更好。当然采用圆形截面的透明纤维丝17也是可行的,其加工更加的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进气泵6将外界的空气经过进气管5抽送至蛇形盘管4内,气体由蛇形盘管4上的出气短管7排入光触媒液体3中,光触媒液体3在紫外线光源2的照射下,快速的对气体中的甲醛进行分解和转化,进行一级净化,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蛇形盘管4上的出气短管7能够将气体转化为小气泡,并使小气泡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外壳1内,同时,出气短管7上的分散帽8的存在,能够将小气泡进一步分隔为更小的微型气泡,微型气泡能够极大的增大气体与光触媒液体3的接触面积,从而取得极好的净化效果。另外,在微型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会经过光发散组件,所述光发散组件由过滤网14和透明纤维丝17构成,透明纤维丝17一方面可以将紫外线光源2射出的紫外光进行折射,使紫外光向各个方向发散,形成一个光学迷宫,使紫外光更加的均匀;另一方面光发散组件也能够减缓微型气泡上升的速度,增长了气体与光触媒液体3的接触行程,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甲醛能够在光发散组件内得到充分的净化。气体经过在光触媒液体3中的行程后,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循环泵13将光触媒液体3经循环管11、喷淋头12喷出,对气体进行喷淋,实现对气体的二级净化,最终清洁的气体有排气管16排出。本实用新型外壳1内表面设置的反光涂层能够对紫外光进行反射,提高了紫外光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泵6的安装位置较高,高于光触媒液体3的液位,能够防止光触媒液体3倒出。但有时进气泵6不宜安装过高,此时为了防止光触媒液体3倒灌,更好的做法是,所述进气管5上设置有由进气管5向蛇形盘管4连通的单向阀门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