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颚支撑机构及颚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686发布日期:2019-06-14 23:3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颚支撑机构及颚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涉及颚式破碎机,特别涉及一种动颚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颚式破碎机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及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矿山、冶炼、建筑等众多行业。颚式破碎机的主要由机架、定颚、动颚、偏心轴构成,机架是上下开口的四壁刚性框架,用作支撑偏心轴并承受破碎物料的反作用力,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偏心轴是破碎机的主轴,带动动颚运动,受到巨大的弯矩力,采用高碳钢制造;定颚和动颚之间形成破碎腔,动颚在偏心轴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定颚对矿料进行破碎。现有的动颚支撑机构装有两对轴承,一对轴承装在机架与偏心轴之间,通常称为机架轴承,机架轴承支撑偏心轴做回转运动;另一对轴承装在动颚与偏心轴之间,通常称为动颚轴承,支撑动颚在偏心轴回转时做摆动运动,从而实现动颚在偏心轴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定颚对矿料进行破碎。

动颚的破碎做功靠偏心轴的高速运转带动,偏心轴靠设置在两端两个机架轴承支撑,由于支撑点跨距大,偏心轴的形变大,且偏心轴与机架的接触面积较小,受到的支撑力有限,因此对偏心轴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很高,偏心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弯矩力,并且要承载整个动颚的重量,其径向负荷大于轴向负荷,很容易变形或折断,颚式破碎机的处理能力越强,其相应的偏心轴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就越高。目前通常采用加粗偏心轴的办法来提高偏心轴的刚度,但是这种解决办法会使偏心轴的耗材、重量、体积大幅增大,装配空间也会增大,与之配合的装配件和机架的体积及承载力均需做相应的提高,因此整机的制造成本、重量和体积会随之大幅增大,例如,颚式破碎机的型号通常由其进料口尺寸来界定,反映其处理能力,当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尺寸为600*900时,其整机重量为16T,当其进料口尺寸只增加至750*1060时,其整机重量大幅上升至28T。因此通过加粗偏心轴的办法来提高偏心轴的刚度和强度,会使整机重量和体积大幅上升,制造、装配、运输成本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颚支撑机构及颚式破碎机,通过增设轴承,增加偏心轴在机架上的支撑点,以及动颚在偏心轴上的支撑点,从而减小了支撑点跨距,减小了偏心轴的形变,并增加了偏心轴的受力面积,将偏心轴受到的弯矩力进行有效分散,提高偏心轴的抗弯折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动颚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的偏心轴,及枢接在偏心轴上的动颚,所述偏心轴包括连接段及依次对称连接在连接段两端的偏心段、支撑段、锁紧段、传动段,所述支撑段、锁紧段、传动段的轴心线位于偏心轴整轴的旋转中心线上,所述偏心段的轴心线位于偏心轴整轴的偏心中心线上,所述机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部,所述每侧支撑段均通过两个机架轴承架设在支撑部;所述每侧偏心段均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动颚的动颚轴承,所述动颚包括动颚本体及动颚本体上部的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为中空结构,通过动颚轴承枢接在偏心轴上;所述机架轴承均与偏心轴的支撑段同轴设置,与支撑段相配合;所述动颚轴承均与偏心轴的偏心段同轴设置,与偏心段相配合。通过在每侧支撑段设置两个机架轴承,可增加偏心轴与机架的接触面积,增加支撑点,增加偏心轴所受到的支撑力,并减小支撑点跨距,减小了偏心轴的形变,提高偏心轴的抗弯折能力;通过在每侧偏心段设置两个动颚轴承,可增加动颚与偏心轴的接触面积,增加受力点,有效分散偏心轴受到的弯矩力;通过在偏心轴的支撑位和安装位增设轴承,轴承能够为偏心轴提供有效的支撑力,避免偏心轴受力集中,即使不加粗偏心轴,也可使偏心轴满足所需刚度和强度以抗弯折。

作为优选,所述每侧支撑部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撑两个机架轴承的轴承箱,轴承箱包括轴承箱盖板和轴承箱底座,轴承箱盖板与轴承箱底座可拆卸连接,两者相配合形成轴孔,所述偏心轴的两端从轴孔及机架轴承中穿出。轴承箱可为机架轴承提供支撑力,并可对其进行充分润滑,使整个支撑机构更稳固,运行更平稳;轴承箱采用上下分离可拆卸结构,有利于轴承的维护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箱底座凸出于机架设置,并与机架一体成型,其与机架本体之间还斜向布置有加强肋板,轴承箱底座与机架一体成型,可使轴承座与机架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提高整个支撑机构的稳固性;轴承箱底座凸出于机架设置,可减小机架的厚度,从而降低机架的重量及制造成本;轴承箱底座与机架之间斜向布置加强肋板,可提高机架对轴承箱的支撑力,提高整个支撑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同侧的两个机架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隔套,对两个机架轴承进行轴向定位并提供轴向间隙,防止机架轴承发生轴向位移,相互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箱外设置有冷却套,其与轴承箱的外壁形成冷却腔。偏心轴的快速运转会使轴承升温,通过在冷却腔中设置冷却液体,可有效降低轴承的温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一削切平面,所述削切平面与偏心段的偏心侧同侧,所述削切平面的中心线位于偏心段的偏心中心线和支撑端的旋转中心线二者所在的平面上,所述连接段的偏心力矩与偏心段的偏心力矩相等。通常偏心轴会产生偏心惯性力矩,并由外部设置的飞轮偏心平衡块来平衡,但是飞轮上的平衡块无法实现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仍旧会产生很大的偏心振动。本技术方案在连接段上削去一弧形体形成一切削平面,使连接段的质心往偏心段偏心侧的对侧偏移。其偏心中心距的确定应满足偏心惯性力矩平衡要求,偏心惯性力矩平衡公式:G1*m1=G2*m2,其中G1为两边两个偏段重量之和,m1为偏心中心距,G2为连接段重量, m2为连接段偏心中心距。这样,连接段产生的偏心惯性力矩就与偏心段产生的偏心惯性力矩相等,但方向相反,实现了偏心轴的自转偏心惯性力矩的自我平衡,并能实现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从而使偏心轴受到的弯矩力减小,并减小偏心振动,使整个动颚支撑机构更为稳固可靠,运行更平稳,并延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削切平面上设置有配重片,所述配重片通过调节螺孔和调节螺栓锁定,所述调节螺孔位于所述削切平面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上。在偏心轴加工制造过程中,旋转中心线和偏心中心线的平行度、偏心度及偏心轴各段的加工尺寸,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偏心惯性力矩的平衡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配重片进行微调,配重片起到平衡调整力矩的作用,通过配重片叠加或者减少使整个连接段的质心点调节到最佳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削切平面的平面中心线上设置有微调孔,微调孔内配备有微调螺栓,所述微调孔的个数为奇数个,配备的微调螺栓以中间的微调孔为基准两侧对称布置。微调孔和微调螺栓的设置也可对连接段的质心进行微调,实现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奇数个容易实现两侧等量分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颚式破碎机,包括上述的动颚支撑机构,从而不加粗偏心轴,就能使偏心轴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带动较大尺寸动颚,以实现较大处理能力,并能降低整个颚式破碎机的重量,方便设备的运输和装配,并降低成本和能耗。

作为优选,所述动颚支撑机构设置有两套,分别为第一动颚支撑机构和第二动颚支撑机构,第二动颚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动颚支撑机构的后方,两者之间通过肘板连接。第二动颚支撑机构可通过肘板对第一动颚支撑机构增力做功,使颚式破碎机的破碎能力更强,提高破碎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颚支撑机构,机架轴承由现有的两个增加为四个,动颚轴承由现有的两个增加为四个;偏心轴通过四个机架轴承架设在机架上,增加了偏心轴的支撑点,使偏心轴受到的支撑力更大,并减小了支撑点的跨距,减小的偏心轴的形变;动颚通过四个动颚轴承枢接在偏心轴上,增加了偏心轴的受力点,有效分散了偏心轴的径向负荷,减小偏心轴受到的弯矩力;整根偏心轴由目前的四点支撑变为八点支撑,在相同负荷的前提下减小了偏心轴的弯矩,因此可减小偏心轴的轴径,装配空间也可相应减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降低了设备重量便于运输装配。

2.通过设置具有自平衡功能的偏心轴,可免去设置在飞轮上的平衡块,简化了设备结构;偏心惯性力矩的平衡通过偏心轴自身的精确设计和精确加工制造即可实现,且检测方便,只需对偏心轴本身独自检测即可,无须对破碎机作整机检测;偏心轴上还设置有微调机构,可通过微调实现对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从而减小偏心轴受到的弯矩力,同时减小了偏心振动,使整个动颚支撑机构更为稳固可靠,运行更平稳,并延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增加偏心轴轴径的前提下,通过削除连接段的一部分实现了连接档的质心偏移的,进一步减轻了偏心轴的重量。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动颚支撑机构,其偏心轴的抗弯折能力更强,采用此动颚支撑机构可使颚式破碎机采用较小轴径的偏心轴即可实现较大的破碎能力和处理量。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能耗,并大幅降低了设备的重量,方便运输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动颚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偏心轴机构示意图;

图5为颚式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颚式破碎机中动颚支撑机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偏心轴;21.连接段;22.偏心段;23.支撑段;24. 锁紧段;25.传动段;3.动颚;31.动颚本体;32.安装体;4.加强肋板;5. 轴承箱;51.轴承箱盖板;52.轴承箱底座;53.端盖;61.机架轴承;62. 轴承隔套;71.动颚轴承;72.动颚轴承盖;8.冷却套;81.冷却腔;91.槽轮;92.飞轮;211.配重片;212.调节螺栓;213.微调孔;214.微调螺栓; 26.第一偏心轴;27.第二偏心轴;33.第一动颚;34.第二动颚;10.定颚; 11.第一动颚支撑机构;12.第二动颚支撑机构;13.第一肘板;14.第二肘板;15.连杆;1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一种动颚支撑机构,包括机架1,架设在机架1上的偏心轴2,及枢接在偏心轴2上的动颚3,偏心轴2包括连接段 21及依次对称连接在连接段21两端的偏心段22、支撑段23、锁紧段24、传动段25,支撑段23、锁紧段24、传动段25的轴心线位于偏心轴2整轴的旋转中心线上,偏心段22的轴心线位于偏心轴2整轴的偏心中心线上;机架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部,每侧支撑段23均通过两个机架轴承61 架设在支撑部;每侧支撑部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撑两个机架轴承61的轴承箱5,轴承箱5包括轴承箱盖板51和轴承箱底座52,轴承箱盖板51与轴承箱底座52可拆卸连接,两者相配合形成轴孔,偏心轴2的两端从轴孔及机架轴承61中穿出;轴承箱底座52凸出于机架1设置,并与机架1一体成型,其与机架1本体之间还斜向布置有加强肋板4;两个同侧的机架轴承61之间设置有轴承隔套62;轴承箱5外还设置有冷却套8,其与轴承箱 5的外壁形成冷却腔81,冷却腔81中设置有冷却液体;轴承箱5的外侧还设置有端盖53,端盖53安装于偏心轴2每侧的锁紧段24,端盖53与密封体配合对轴承箱5进行密封防尘,并对机架轴承61进行轴向限位,避免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每侧偏心段22均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动颚3的动颚轴承71,动颚3包括动颚本体31及动颚本体31上部的安装体 32,安装体32为中空结构,通过动颚轴承71枢接在偏心轴2上;四个动颚轴承71均与偏心轴2的偏心段22同轴设置,其内圈与偏心轴2的偏心段22相配合,其外圈与动颚3安装体32的安装孔相配合,外侧的动颚轴承71还设置有动颚轴承盖72,对动颚轴承71进行轴向定位和密封。偏心轴2的连接段21位于动颚3的安装体32的安装孔中;两个传动段25,一个安装有槽轮91,另一个安装有飞轮92。

实施例二,参见图3,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动颚支撑机构的偏心轴2具有自平衡功能,偏心轴2的连接段21上设置有一削切平面,所述削切平面与偏心段22的偏心侧同侧,削切平面的中心线位于偏心段22的偏心中心线和支撑段23的旋转中心线二者所在的平面上,连接段21的偏心力矩与偏心段22的偏心力矩相等;削切平面上还设置有配重片211,配重片211通过调节螺孔和调节螺栓212锁定,调节螺孔位于所述削切平面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上,可通过配重片211叠加或者减少使整个连接段21的质心调节到最佳位置,以实现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

实施例三,参见图4,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段21的削切平面的中心线上设置有3个微调孔213,微调孔213内配备有微调螺栓214,配备的微调螺栓214以中间的微调孔213为基准两侧对称布置,微调孔213 和微调螺栓214的设置可对连接段21的质心进行微调,实现偏心惯性力矩的精确平衡,奇数个容易实现两侧等量分配。

实施例四,参见图5、图6,一种颚式破碎机,包括第一动颚支撑机构 11和第二动颚支撑机构12,两个动颚支撑机构共用一个机架1,一前一后设置,其机架轴承61和动颚轴承71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一致,另外还包括定颚10以及肘板。第一动颚支撑机构11包括第一动颚33、第一偏心轴26,第二动颚支撑机构12包括第二动颚34、第二偏心轴27,第一动颚33与第二动颚34之间设置有第一肘板13,第一肘板13的前端球铰接在第一动颚33上,其相对应的另一端球铰接在第二动颚34上,第二动颚34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肘板14,第二肘板14的前端球铰接在第二动颚34上,其相对应的另一端球铰接在机架1上,定颚10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动颚33与定颚10之间形成破碎腔,第一动颚33在第一偏心轴26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定颚10对矿料进行破碎,第二动颚34在第二偏心轴27的带动下通过第一肘板13推动第一动颚33,对第一动颚33 进行增力做功,提高颚式破碎机的破碎能力和破碎效果。第一动颚33后侧下端还连接有一连杆15,连杆15通过缓冲弹簧16连接在机架1上,上述缓冲装置可减小第一动颚33破碎时的惯性,更好的对矿料进行破碎,提高颚式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包含……”,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