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水解气体吸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尿素水解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硝,是指将高温燃烧后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NOX脱除的技术,包括SCR和SNCR两种主要技术流派,其中SCR是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所谓SCR技术,是指在锅炉的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设置SCR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安装催化剂,在反应器之前的烟道截面内喷入还原剂(含氨气体),还原剂与NOX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反应脱除NOX。
在脱硝反应过程中,是靠氨作为还原剂和NOX反应来达到脱硝的目的。脱硝还原剂主要有液氨、氨水和尿素。目前尿素制氨技术主要有两种:尿素热解和尿素水解工艺。在尿素水解工艺中,尿素水解器产生废气主要为氨气混合气。传统工艺利用喷淋塔将氨气吸收变为氨水,氨水通过废水泵输送到化学水处理车间。这种方式需要喷淋塔较高,因此需要增加建筑物高度,也会导致增加设备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素水解废气收集装置,利用次结构形式将水解废气排放至废水池中吸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素水解废气收集装置,包括:
收集器,其横向放置于废水池内部且位于液位以下,所述收集器包括主管以及固定在所述主管底部并以相同间隔L并列布置的多根次管,所述主管与所述次管接触处连通,每根次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
进气管道,其一端与所述主管顶部连通,另一端接至尿素水解废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多根次管均垂直固定在所述主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次管上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间隔为L。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相邻两根次管上同一位置处两个圆孔之间的间隔为L。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次管上最外侧圆孔和所述废水池内壁之间的间隔为K。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最外侧次管中心和所述废水池内壁之间的间隔为K。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收集器包括主管以及以间隔L并列固定在所述主管上的四根次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管道一端连通至所述主管顶部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与尿素水解废气连通的水平段,与所述主管连通的竖直段,以及连通所述水平段和所述竖直段的弯管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水解废气排放至废水池实现吸收,或者利用现有的废水池,实现水解废气吸收;
体积小,利用灵活,无需增加新设备,不影响建筑物高度,即可实现喷淋吸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尿素水解废气收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废水池;2、进气管道;3、收集器;4、主管;5、次管;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尿素水解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3和进气管道2。收集器3横向放置于废水池1内部且位于液位以下,收集器3包括主管4以及固定在主管4底部并以相同间隔L并列布置的多根次管5,主管4与次管5接触处连通,每根次管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6。进气管道2一端与主管4顶部连通,另一端接至尿素水解废气。
收集器3的主管4和多根次管5组成了次结构,废气通过进气管道2进入收集器3,首先进入主管4,由于主管4与多根次管5连通,废气通过主管4流入各个次管5在次管5中流动,再通过次管5上开设的多个圆孔6,废气被接触到的废水吸收。
为保证废气能更好的从主管4进入各个次管5,多根次管5均垂直固定在主管4上。
进一步的,次管5上相邻两个圆孔6之间的间隔为L,相邻两根次管5上同一位置处两个圆孔6之间的间隔为L,这样次结构中相邻两个圆孔6之间的间隔均相等为L,使得废气从主管4进入各个次管5后,能够均匀的从各个圆孔6中排出进入废水中被吸收。同时,也保证了气体在冲击收集器3的时候,冲击力被分散至各处,不会发生气体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收集器3内部不受管内存留气体影响。
进一步的,次管5上最外侧圆孔6和废水池1内壁之间的间隔为K,最外侧次管5中心和废水池1内壁之间的间隔为K,这样次结构成为了方形,配合均匀布置的圆孔,气体能更加均匀扩散流动。
本实施例中收集器3包括主管4以及以间隔L并列固定在主管4上的四根次管5。
进一步的,进气管道2一端连通至主管4顶部中心,以确保气体对收集器3产生均衡的气压,使得气体能够从中部均匀分散至四周。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道2包括与尿素水解废气连通的水平段,与主管4连通的竖直段,以及连通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弯管段。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收集器3的使用寿命,避免废气和废水的腐蚀,收集器3采用不锈钢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