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滤芯阀头和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480发布日期:2019-08-21 00: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滤芯阀头和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滤芯阀头和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净水器一般都通过滤芯阀头与滤芯连接,利用滤芯来过滤掉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的物质。目前市场上的滤芯阀头,左侧接口设置有与滤瓶的进水口连接的进水水路,右侧接口路设置有与滤瓶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水路,该滤芯阀头的左侧接口、右侧接口都只有一条水路,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多支滤芯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滤芯阀头和接头,该滤芯阀头具有内层水路和外层水路,该接头同时具有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采用该滤芯阀头和接头可以实现多个滤芯的并联或串联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滤芯阀头,包括有一阀头本体,该阀头本体包括有一与滤瓶连接的滤瓶接口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阀头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外水腔、一内水腔、一与所述外水腔连通的外层水路和一与所述内水腔连通的内层水路,所述滤瓶接口设置有一与所述内水腔连通的滤芯出水接孔和一与所述外水腔连通的滤芯进水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口设置有一与所述内层水路连通的第一内层水路接孔和一与所述外层水路连通的第一外层水路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有一与所述内层水路连通的第二内层水路接孔和一与所述外层水路连通的第二外层水路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处均设置有一插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内壁均设置有一内螺纹。

一种具有双层水路的接头,包括有一一端盖和与所述端盖一端连接的一筒状第一连接部、一筒状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开孔形成有出水水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水水路,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进水水路连通的进水接口和一与所述出水水路连通的出水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一第一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一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形成有一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形成有一第三环形凹槽,该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自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形成有一外螺纹,该第二环形凹槽和外螺纹自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具有内层水路和外层水路,接头同时具有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该滤芯阀头的内层水路和外层水路与该接头出水水路和进水水路一一对应连接,采用该滤芯阀头和接头可以实现多个滤芯的并联或串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滤芯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滤芯连接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滤芯并联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滤芯串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滤芯阀头10包括有一阀头本体,该阀头本体包括有一滤瓶接口13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所述阀头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外水腔14、一内水腔15、一与所述外水腔14连通的外层水路16和一与所述内水腔15连通的内层水路17。所述滤瓶接口13设置有一与所述内水腔15连通的滤芯出水接孔131和一与所述外水腔14连通的滤芯进水接孔132。所述第一连接口11设置有一与所述内层水路17连通的第一内层水路接孔111、一与所述外层水路16连通的第一外层水路接孔112和一用于插接插销30的插接孔位110。所述第二连接口12设置有一与所述内层水路17连通的第二内层水路接孔121、一与所述外层水路16连通的第二外层水路接孔122和一用于插接插销30的插接孔位120。

如图6-7所示,接头20包括有一端盖21和与所述端盖21一端连接的一筒状的第一连接部22、一筒状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2内部开孔形成有出水水路220,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水水路230,所述端盖2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进水水路230连通的进水接口24和一与所述出水水路220连通的出水接口25。所述端盖21与第二连接部23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凸环210。所述第一连接部22远离所述端盖21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一第一环形凹槽221,该环形凹槽221内设置有一密封圈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外侧形成有一第二环形凹槽231和一第三环形凹槽232,该第二环形凹槽231和第三环形凹槽232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3远离所述端盖2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列,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31内设置有一密封圈233。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单个滤芯连接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滤芯阀头10的滤瓶接口13连接有一滤瓶60,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分别连接有一接头20。

具体地,如图9所示,该滤瓶60与滤瓶接口13旋转卡接,滤瓶60的进水口42置入滤瓶接口13的滤芯进水接孔132中与所述外水腔14连通,滤瓶60的出水口41置入滤瓶接口13的滤芯出水接孔131与所述外水腔15连通。所述滤瓶60的出水口41的外壁上还设有一防水圈411,所述滤瓶60与滤瓶接口13连接时,该防水圈411置于该出水口41的外壁与滤芯出水接孔131的内壁之间,使得出水口41与滤芯出水接孔131密封连接。所述滤瓶60的进水口42的外壁上还设有一防水圈421,所述滤瓶60与滤瓶接口13连接时,该防水圈421置于该进水口42的外壁与滤芯进水接孔132的内壁之间,使得进水口42与滤芯进水接孔132密封连接。

接头20与第一连接口11连接时,接头20的第一连接部22置入所述第一内层水路接孔111内,该密封圈222位于第一连接部22的外壁与第一内层水路接孔的内壁之间,使得第一连接部22与第一内层水路接孔111密封连接,此时,接头20的出水水路220与滤芯阀头10的内层水路17连通。接头20的第二连接部23置入所述第一外层水路接孔112内,该密封圈233位于第二连接部23的外壁与第一外层水路接孔112的内壁之间,使得第二连接部23与第一外层水路接孔112密封连接,此时,接头20的进水水路230与滤芯阀头10的外层水路16连通。

同理,接头20与第二连接口12连接时,接头20的第一连接部22置入所述第二内层水路接孔121内,该密封圈222位于第一连接部22的外壁与第二内层水路接孔121的内壁之间,使得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内层水路接孔121密封连接,此时,接头20的出水水路220与滤芯阀头10的内层水路17连通。接头20的第二连接部23置入所述第二外层水路接孔122内,该密封圈233位于第二连接部23的外壁与第二外层水路接孔122的内壁之间,使得第二连接部23与第二外层水路接孔122密封连接,此时,接头20的进水水路230与滤芯阀头10的外层水路16连通。

单个滤芯单独使用时,可以选择连接于第一连接口11或第二连接口12上的任一个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进水,另一个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堵上,同时选择连接有第一连接口11或第二连接口12上的任一个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出水,另一个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堵上。也可以选择将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上的两个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同时进水,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上的两个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同时出水。水流由该进水接口24进水,依次经由接头200的进水水路230、滤芯阀头10的外层水路16、滤芯阀头10的外水腔14、滤瓶60的进水口42进入到滤瓶60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水流由滤瓶60的出水口41流出,依次经由滤芯阀头10的内水腔15、滤芯阀头10的内层水路17、接头20的出水水路220、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出水。本实施例的滤芯阀头10和接头20连接滤芯使用,进、出水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给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的接法选择。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滤芯并联连接示意图,如图10所示,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出水接口25与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出水接口25一一对应连接,使用一橡胶塞50堵住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使用一橡胶塞50堵住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水流从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流入,最后从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流出,实现两个滤芯的并联连接。

优选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10和接头20可以实现多个滤芯的并联连接。具体地,安装于前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出水接口25与安装于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出水接口25一一对应连接,同时,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和安装于最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均使用一橡胶塞50堵上。水流从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流入,最后从安装于最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流出,实现多个滤芯的并联连接。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滤芯串联连接示意图,如图11所示,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与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连接,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和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均连接有一橡胶塞50。水流从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流入,最后从安装于第二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流出,实现两个滤芯的串联连接。

优选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阀头10和接头20可以实现多个滤芯的串联连接。具体地,安装于前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与安装于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连接,而安装于前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与安装于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使用一橡胶塞50堵上,同时,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和安装于最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也使用一橡胶塞50堵上。水流从安装于第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一连接口11上的接头20的进水接口24流入,最后从安装于最后一个滤芯阀头10的第二连接口12上的接头20的出水接口25流出,实现多个滤芯的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头20通过一插销30与第一连接口11固定连接。具体地,该插销30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口11上插接孔位110后,插入到所述第三环形凹槽232内,将所述接头20卡紧固定于第一连接口11上。同理,所述接头20通过一插销30与第二连接口12固定连接。具体地,该插销30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口12上插接孔位120后,插入到所述第三环形凹槽232内,将所述接头20卡紧固定于第二连接口上。

优选地,所述接头20与第一连接口11、第二连接口12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的内壁均设置有一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外侧形成有一外螺纹,该外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31与凸环210之间,该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