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910发布日期:2019-05-11 01:27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



背景技术:

恒温油槽温度的稳定性是考量恒温油槽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稳定、波动小的恒温环境是恒温油槽必不可少的使用条件,由于恒温油槽在使用时需要在下长达几小时的时间内保持在某同一温度点,以保证恒温油槽的使用效果。外部环境温度对恒温油槽温度的稳定性影响最大,而现有的恒温油槽一般将加热装置设置于槽的底部,为了保证槽内温度的稳定性,尽管加热装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但加热后槽底的温度无法及时往上传递,恒温油槽内温度的稳定性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目前恒温油槽的降温仅仅依靠槽体的自然散热来实现,由于槽体本身是保温的,恒温油槽需要降低至一定温度所需的时间较长,降温的效率低,往往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此外,加热装置在加热油液时,不同深度的油液温度差异较大,距离加热装置越近的油液越容易被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所以为了保证槽内不同深度油液的温度能够均匀分布而设有搅拌装置,使恒温油槽的温度具有较好的均匀性。虽然现有的恒温油槽上设置了搅拌装置,可以使其槽内的温度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但是搅拌装置在进行搅拌时,不仅搅拌混合均匀的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形成往上的漩涡流,漩涡流冲击槽体和槽盖后导致油液飞溅,易弄脏恒温油槽和飞溅出恒温油槽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包括内槽体、槽盖、外槽体、热交换装置及加热装置,所述内槽体包括一用于盛装油液的腔体,所述内槽体放置于外槽体内,且所述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的侧壁形成有换热腔,所述槽盖与内槽体相盖合,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器和换热管,所述换热器设于换热腔内,所述换热器的两端连接有换热管,且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内槽体后与另一端相连,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内槽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内槽体的顶部往所述腔体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突沿,所述内槽体的顶部往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突沿,所述第二突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卡块,所述内槽体的底部形成有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外槽体的顶部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卡配,所述外槽体的顶部往内槽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挡台,所述第二突沿抵靠于挡台上,且所述第二突沿和挡台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外槽体的内底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槽体的外壁上包覆有绝热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沿下方的腔体内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包括搅拌轴和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上的若干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将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液体由上至下进行输送。

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防溅挡板、安装板、导流齿及安装部,所述防溅挡板穿设于搅拌轴上,所述防溅挡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沿阵列设置有所述导流齿,所述导流齿相对于安装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齿与搅拌轴旋转方向的夹角A为65-80度,所述安装部设于安装板底部的中心位置,用于将所述导流件固定于搅拌轴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流件等间距安装于搅拌轴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设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腔体的内壁相适应,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优选地,所述外槽体的侧边设有一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与换热腔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内槽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和侧边被加热的换热管同时加热油液,使内槽体内不同深度油液的温度能够快速达到某同一温度点,且恒温油槽所需的某一温度可以长时间保持,使得恒温油槽的温度稳定性好。

2、恒温油槽需要降温或者停止使用时,槽体在自然散热的同时,通过换热器将换热管制冷带走内槽体内的油温,并通过散热风机将热气排出,恒温油槽需要降低至一定温度所需的时间短,降温的效率高。

3、使用前将油液加热至一定温度的过程中,搅拌轴上安装的导流件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油液由上至下进行输送,油液被搅拌时不会产生漩涡流以致发生飞溅,同时,腔体上层的油液和位于腔体底部被加热后的油液沿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进行循环,使得不同温度的油液很快被均匀混合,搅拌混合均匀的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流件的正视图;

图5为导流件的仰视图;

图6为油液在腔体内的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槽体,11.腔体,12.第一突沿,13.第二突沿,14.卡块,15.定位块,16.第一导流板,17.第二导流板,18.第一流道,19.第二流道;

2.槽盖;

3.外槽体,31.换热腔,32.卡槽,33.挡台,34.密封圈,35.定位槽,36.绝热层;

41.换热器,42.换热管,43.散热风机;

5.加热装置;

6.托盘,61.引流孔;

71.电机,72.搅拌轴,73.导流件,731.防溅挡板,732.安装板,733.导流齿,734.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稳定性好的恒温油槽,包括内槽体1、槽盖2、外槽体3、热交换装置及加热装置5。

配合图1至图3所示,内槽体1包括一用于盛装油液的腔体11,内槽体1放置于外槽体3内,且内槽体1和外槽体3之间的侧壁形成有换热腔31,槽盖2与内槽体1相盖合。内槽体1的顶部往腔体11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突沿12,内槽体1的顶部往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突沿13,第二突沿1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卡块14,内槽体1的底部形成有定位块15。

外槽体3的顶部设有卡槽32,卡块14与卡槽32相卡配,外槽体3的顶部往内槽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挡台33,第二突沿13抵靠于挡台33上,且第二突沿13和挡台33之间设有密封圈34,外槽体3的内底壁上设有定位槽35,定位块15与定位槽35相配合。外槽体3的外壁上包覆有绝热层36。

配合图1和图6所示,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器41和换热管42,换热器41设于换热腔31内,换热器41的两端连接有换热管42,且换热管42的一端伸入内槽体1后与另一端相连。外槽体3的侧边设有一散热风机43,散热风机43与换热腔31相通。加热装置5设于内槽体1的底部,换热器41既可以制热后通过换热管42从内槽体1侧面将油液加热,使内槽体1内不同深度油液的温度能够快速达到某同一温度点,也可以制冷后通过换热管42带走内槽体1内的油温,并通过散热风机43将热气排出,恒温油槽降温的效率高。加热装置5的上方设有托盘6,托盘6的形状和大小与腔体11的内壁相适应,托盘6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61。

第一突沿12下方的腔体11内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流板16和第二导流板17,第一导流板16和第二导流板17与腔体11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由电机71驱动,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包括搅拌轴72和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搅拌轴72上的若干个导流件73,导流件73将所述第一流道16和第二流道17内的液体由上至下进行输送。油液在导流件73的作用下,腔体11上层的油液和位于腔体11底部被加热后的油液沿着第一导流板16和第二导流板17进行循环,使得不同温度的液体很快被均匀混合。

配合图1、图4及图5所示,导流件73包括防溅挡板731、安装板732、导流齿733及安装部734,防溅挡板731穿设于搅拌轴72上,防溅挡板731的底部设有安装板732,安装板732的外沿阵列设置有导流齿733,导流齿733相对于安装板732倾斜设置,且导流齿733与搅拌轴72旋转方向的夹角A为65-80度,安装部734设于安装板732底部的中心位置,用于将导流件73固定于搅拌轴72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流件7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流件73等间距安装于搅拌轴72上。

因导流齿733与搅拌轴72旋转方向的夹角A为65-80度,其相对于搅拌轴72的旋转方向为下压式设计,故搅拌轴72旋转时,液体均由导流齿733向下高速甩出,少部分上扬的液体也被防溅挡板731限制而改变向下甩出,使得第一流道16和第二流道17内的液体由上至下进行输送,不会产生漩涡流和发生液体飞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