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024发布日期:2019-08-23 23:2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气,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并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目前常用的废气处理方式为活性炭吸附、水吸收和燃烧等,并大多采用废气处理塔处理废气。水吸收后再通过过活性炭吸附为较为常见的废气处理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更换活性炭时较为麻烦,难以操作;喷头在喷淋过程中不能够转动,即便是安装更多的喷头也会出现喷淋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喷淋塔内安装的多组旋流板多数情况下为多组旋流板均为同一转动方向,这将使得废气的喷淋塔内暂存的时间较短,不能使得废气等到更优化的处理;污泥在流入到循环水箱时需要通过打开控制阀门才能使得污泥流入到循环水箱,需要定期通过人为进行控制,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711187863.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及工艺,属于废气处理领域,包括冷却装置、废气处理管道,冷却装置的出气口处连接有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处理管道内填塞有丝瓜络,废气处理管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进管、中间管和出管,中间管管径小于进管、出管,进管一端开设有进气口与冷却装置连通,出管一端开设有出气口;处理工艺包括有冷却、变径处理及微处理三个步骤。上述对比文件对废气的处理方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时降低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废气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箱、喷淋塔和循环水箱,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和循环水箱均与喷淋塔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包括箱体、吸附板、限位装置、定位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所述吸附板安装在限位装置上,所述定位装置与吸附板接触,所述驱动装置与吸附板连接,所述喷淋塔包括喷淋塔装置、喷淋装置和旋流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和旋流装置均安装在喷淋塔装置内,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旋流装置的上方,所述循环水箱包括循环水箱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排污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污泥输送装置、排污装置和补水装置均与循环水箱装置连通,所述箱体和污泥输送装置均与喷淋塔装置连通。

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吸附箱本体,所述吸附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吸附板下限位座、吸附板上限位座、吸附板下限位槽、吸附板上限位槽、定位腔、限位滑槽、驱动滑槽和驱动通道,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定位弹簧和定位钢珠,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丝杆、限位滑块、驱动滑块和驱动限位板;所述吸附板下限位座和吸附板上限位座均固定在吸附箱本体内,所述吸附板下限位槽和限位滑槽均设置在吸附板下限位座上,所述吸附板下限位槽和限位滑槽连通,所述吸附板上限位槽设置在吸附板上限位座上,所述定位腔设置在吸附板上限位槽内,所述驱动滑槽和驱动通道均设置在吸附箱本体上,所述驱动滑槽和驱动通道连通,所述限位滑槽和驱动滑槽连通,所述定位底座安装在定位腔内,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与定位底座连接,所述定位钢珠与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丝杆安装在驱动通道内,所述驱动限位板安装在驱动丝杆的端部,所述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所述驱动滑块位于驱动滑槽内,所述限位滑块与驱动滑块固定,所述驱动滑块与驱动丝杆连接,所述吸附板的安装在吸附板下限位槽和吸附板上限位槽内,所述定位钢珠嵌在定位孔内,所述限位滑块与吸附板连接。该活性炭吸附箱中的箱体与吸附板可拆卸式安装,便于更换活性炭。

所述喷淋塔装置包括喷淋塔本体、供水管道和旋流立柱,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支管、喷淋接头、喷淋管道、喷淋限位槽、喷淋限位环、喷淋接管和喷头,所述旋流装置包括旋流底座、旋流挡圈、旋流内环、旋流外环和旋流叶片;所述旋流立柱位于喷淋塔本体内,所述供水管道与喷淋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喷淋支管的另一端位于喷淋塔本体内,且喷淋接头转动套装在喷淋支管的另一端,所述喷淋限位槽设置在喷淋支管上,所述喷淋限位环设置在喷淋接头上,所述喷淋限位环位于喷淋限位槽内,所述喷淋接头和喷淋接管均与喷淋管道连通,所述喷头安装在喷淋接管上,所述旋流底座固定在旋流立柱上,所述旋流挡圈固定在喷淋塔本体内,所述旋流内环转动安装在旋流底座上,所述旋流内环与旋流外环通过旋流叶片连接,所述旋流外环与旋流挡圈接触。该喷淋塔中的喷淋管道在喷淋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转动,对废气喷淋的更加充分。

所述循环水箱装置包括循环水箱本体、沉积隔板、隔板滑槽、污泥沉淀箱、过滤供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输送管道、挡板底座、挡板转轴、污泥挡板和挡板定位凸台;所述隔板滑槽设置在循环水箱本体的内壁,所述沉积隔板插在隔板滑槽内,且沉积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沉积过滤孔,所述沉积隔板将循环水箱本体分隔为污泥沉淀箱和过滤供水箱,所述循环水泵和补水装置均与过滤供水箱连通,所述污泥输送管道和排污装置均与污泥沉淀箱连通,所述挡板底座安装在污泥输送管道内,所述挡板定位凸台固定在挡板底座上,所述污泥挡板通过挡板转轴转动安装在污泥输送管道上,所述污泥挡板与挡板定位凸台接触,所述挡板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转轴复位扭簧;所述吸附箱本体和污泥输送管道均与喷淋塔本体连通。该循环水箱不需要人为控制阀门,使污泥从喷淋塔流入到循环水箱中,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吸附箱盖板、吸附箱进口和吸附箱出口,所述吸附箱进口和吸附箱出口分别固定在吸附箱本体的两侧,所述吸附箱盖板安装在吸附箱本体上,所述吸附箱进口与喷淋塔本体连通。使得废气与吸附板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限位板,两个驱动限位板均与吸附箱本体接触;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一个驱动限位板连接。避免在驱动丝杆转动时,驱动丝杆发生晃动,使得吸附板稳定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装置还包废气进入管道和废气排出管道,所述废气进入管道和废气排出管道均与喷淋塔本体连通,所述废气进入管道位于喷淋塔本体的下部,所述废气排出管道位于喷淋塔本体的顶部,所述废气进入管道位于旋流装置的下方,所述废气排出管道位于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喷淋塔本体的侧壁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废气排出管道与吸附箱进口连通。延长废气在喷淋塔本体内的暂存时间,使得废气得到充分的喷淋,通过观察窗便于观察到喷淋塔本体内部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从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同步带和喷淋电机,所述从动同步带轮安装在喷淋接头上,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安装在喷淋电机上,所述从动同步带轮与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喷淋电机安装在喷淋塔本体外。通过喷淋电机驱动喷淋管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装置还包括污泥沉淀箱盖板和过滤供水箱盖板,所述污泥沉淀箱盖板盖在污泥沉淀箱上,所述过滤供水箱盖板盖在过滤供水箱上,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过滤供水箱盖板上。通过循环水泵将过滤供水箱中分离出来的水抽到喷淋塔的顶部,对喷淋塔中的废气进行喷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装置包括排污管道和排污阀门,所述排污管道与污泥沉淀箱连通,所述排污阀门安装在排污管道上,用于定期排放污泥沉淀箱内沉积的污泥;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管道和补水阀门,所述补水管道与过滤供水箱连通,所述补水阀门安装在补水管道上,当过滤供水箱中的喷淋水不足时,通过补水管道向过滤供水箱补充喷淋水。定期将污泥沉淀箱中的污泥进行排放,避免导致循环水箱堵塞,以免影响循环水箱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一组中的喷淋管道与另一组中的喷淋管道垂直布置。使得喷淋塔本体内的废气得到全方位的喷淋。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旋流叶片之间组成旋流通道;所述旋流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旋流装置分别为正向旋流装置和反向旋流装置,所述正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与反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当正向旋流装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反向旋流装置逆时针转动;当正向旋流装置逆时针转动时,所述反向旋流装置顺时针转动;所述正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与反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反向设置。延长废气在喷淋塔本体内通过的时间,使得废气得到充分的喷淋。

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如下:废气从废气进入管道进入到喷淋塔本体,位于喷淋塔本体内的废气通过旋流装置中的旋流通道自下而上运动的同时,通过喷头喷洒喷淋水,使得废气与喷淋水相遇,除去废气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并使得大部分颗粒物落到喷淋塔本体的底部形成污泥,且同时得到初步净化的废气;初步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管道和吸附箱进口进入到吸附箱本体中,通过吸附板上的活性炭对初步净化后的废气进行再次净化,将污染物质吸附在吸附板上,同时得到再次净化的废气,再次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吸附箱出口排放到大气中;位于喷淋塔本体的底部污泥流经污泥输送管道进入到污泥沉淀箱中,经过自然沉积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污泥中的水分通过沉积隔板上的沉积过滤孔进入到过滤供水箱作为喷淋水,通过循环水泵将喷淋水抽到喷淋塔本体的顶部,并通过喷头将喷淋水喷出,使得喷淋水与废气相遇,如此循环。

进一步地,废气通过废气进入管道进入到喷淋塔本体内,通过两组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对废气进行扰流,以延长废气通过喷淋塔本体的时间,使得废气流经两组旋流装置后通过两组喷淋装置对废气进行喷淋的更加充分、均匀,同时两组喷淋装置在喷淋的过程中可以转动,使得其对喷淋塔本体内流经两组旋流装置的废气进行全方位的喷淋。

将喷淋塔中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道自动流入到污泥沉淀箱中,同时通过污泥挡板与挡板定位凸台的配合实现了污泥的单向流动,避免污泥发生倒流,通过转轴复位扭簧实现污泥挡板的复位,当位于喷淋塔一侧的污泥含量较多时,对污泥挡板向污泥沉淀箱的压了大于转轴复位扭簧的恢复力时,污泥挡板自动打开。

污泥沉淀箱中的污泥定期进行排放,排放时打开排污阀门即可,避免污泥过多导致污泥输送装置堵塞,以免影响污泥输送装置的正常工作,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水流入到过滤供水箱中,当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水量较少时,可打开补水阀门,通过补水管道向过滤供水箱补充喷淋水,以保证喷淋塔内有足够的喷淋水,对废气进行喷淋。

吸附板与吸附箱本体可拆卸式安装,便于更换吸附板上的活性炭,在更换活性炭时打开吸附箱盖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驱动滑块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滑块沿着限位滑槽移动,使得吸附板移动,对吸附板上的活性炭更换,每个驱动电机各控制一个吸附板,该活性炭吸附箱安装有多个吸附板,实现多级吸附。

活性炭吸附箱在工作时定位钢珠通过定位弹簧的弹力,使得定位钢珠嵌在定位孔内,避免当大量的废气从吸附箱进口流经吸附板时,因瞬间气流过大导致吸附板发生震荡,吸附板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后,从吸附箱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滑块为圆环结构或圆弧结构。便于与驱动丝杆连接,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当驱动滑块为圆环结构时,所述圆环结构套装在驱动丝杆上,所述圆环结构位于驱动通道内;当驱动滑块为圆弧结构时,所述圆弧结构的内壁与驱动丝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驱动丝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滑块与驱动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分别为T型滑块和T型滑槽。进一步的限定吸附板移动的方向,使得吸附板更稳定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上装有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下限位座的端部和吸附板上限位座的端部与吸附箱本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吸附箱盖板的直角卡槽。使得吸附箱盖板稳定的安装在吸附箱本体,避免吸附箱盖板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道上安装有多个喷淋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内环与旋流底座卡接,所述旋流外环架设在旋流挡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立柱与旋流底座偏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复位扭簧安装在挡板转轴与污泥输送管道之间,对挡板转轴起到复位作用。实现污泥挡板的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本体的底部水平设置或呈喇叭口状设置。易于将污泥沉淀箱中的污泥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和排污装置均设置在污泥沉淀箱的下部,所述补水装置设置在过滤供水箱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定位凸台与挡板底座固定后,形成90度卡槽,所述污泥挡板的端部位于90卡槽内。对污泥挡板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底座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挡板定位凸台的形状为三角形。易于含水量较多的污泥流动,避免将污泥输送管道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沉积隔板与循环水箱本体的底面垂直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二级水喷淋,能有效去除废气中大部分颗粒物,减少对后面设备的影响。废气初步净化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箱中,利用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强吸附力,将污染物质吸附下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设备简单,去除效果好,多用于净化工艺的末级处理。分体式连接的循环水箱能有效减少喷淋塔的堵塞的几率,内部设备过滤格栅,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清理浮渣。

2、该活性炭吸附箱中的吸附板与箱体拆卸式安装,便于对活性炭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动可实现吸附板的拆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通过定位弹簧使得定位钢珠嵌在定位孔内,避免因进入到箱体内的气流过大导致吸附板发生抖动的情况,使得废气与吸附板充分接触。

3、该喷淋塔中在喷淋的过程中可通过喷淋电机驱动喷淋管道转动,使得进入到喷淋塔本体中的废气喷淋的更加充分,同时又设置两组喷淋装置,两组喷淋装置中的喷淋管道垂直设置,这就使得喷淋过程中不会出现死角,对喷淋塔本体内的废气进行全方位的喷淋;该喷淋塔中的旋流装置设置两个,两组旋流装置反向设置,同时一组旋流装置中的旋流板与另一组旋流装置中的旋流通道相对应设置,使得废气进入到喷淋塔本体内,流经两组旋流装置的时间延长,使得废气得到充分的喷淋。

4、该循环水箱中安装了污泥输送装置装置,可实现将喷淋塔底部的污泥自动流入到循环水箱装置中,同时该污泥输送装置中通过污泥挡板与挡板定位凸台的配合实现了污泥的单向流动,避免污泥发生倒流的情况,通过转轴复位扭簧实现污泥挡板的复位,当位于喷淋塔一侧的污泥含量较多时,对污泥挡板向循环水箱装置的压了大于转轴复位扭簧的恢复力时,污泥挡板自动打开,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设备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立体爆炸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I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立体爆炸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I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立体爆炸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淋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VI-V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V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的VI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淋塔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淋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水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IX-IX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X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水箱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的X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的XII部放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性炭吸附箱A、喷淋塔B、循环水箱C、箱体A1、吸附板A2、限位装置A3、定位装置A4、驱动装置A5、吸附箱本体A11、吸附箱盖板A12、吸附箱进口A13、吸附箱出口A14、定位孔A21、吸附板下限位座A31、吸附板上限位座A32、吸附板下限位槽A33、吸附板上限位槽A34、定位腔A35、限位滑槽A36、驱动滑槽A37、驱动通道A38、定位底座A41、定位弹簧A42、定位钢珠A43、驱动丝杆A51、限位滑块A52、驱动滑块A53、驱动限位板A54、驱动电机A55、喷淋塔装置B1、喷淋装置B2、旋流装置B3、喷淋塔本体B11、废气进入管道B12、废气排出管道B13、供水管道B14、旋流立柱B15、观察窗B16、喷淋支管B21、喷淋接头B22、喷淋管道B23、喷淋限位槽B24、喷淋限位环B25、喷淋接管B26、喷头B27、从动同步带轮B28、主动同步带轮B29、同步带B290、喷淋电机B2901、旋流底座B31、旋流挡圈B32、旋流内环B33、旋流外环B34、旋流叶片B35、循环水箱装置C1、污泥输送装置C2、排污装置C3、补水装置C4、循环水箱本体C11、沉积隔板C12、隔板滑槽C13、污泥沉淀箱C14、过滤供水箱C15、循环水泵C16、污泥沉淀箱盖板C17、过滤供水箱盖板C18、沉积过滤孔C19、污泥输送管道C21、挡板底座C22、挡板转轴C23、污泥挡板C24、转轴复位扭簧C25、挡板定位凸台C26、排污管道C31、排污阀门C32、补水管道C41、补水阀门C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2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箱A、喷淋塔B和循环水箱C,活性炭吸附箱A和循环水箱C均与喷淋塔B连通,活性炭吸附箱A包括箱体A1、吸附板A2、限位装置A3、定位装置A4和驱动装置A5,限位装置A3安装在箱体A1内,吸附板A2安装在限位装置A3上,吸附板A2上装有活性炭,定位装置A4与吸附板A2接触,驱动装置A5与吸附板A2连接,喷淋塔B包括喷淋塔装置B1、喷淋装置B2和旋流装置B3,喷淋装置B2和旋流装置B3均安装在喷淋塔装置B1内,喷淋装置B2位于旋流装置B3的上方,循环水箱C包括循环水箱装置C1、污泥输送装置C2、排污装置C3和补水装置C4,污泥输送装置C2、排污装置C3和补水装置C4均与循环水箱装置C1连通,箱体A1和污泥输送装置C2均与喷淋塔装置B1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箱体A1包括吸附箱本体A11,吸附板A2上设置有定位孔A21,限位装置A3包括吸附板下限位座A31、吸附板上限位座A32、吸附板下限位槽A33、吸附板上限位槽A34、定位腔A35、限位滑槽A36、驱动滑槽A37和驱动通道A38,定位装置A4包括定位底座A41、定位弹簧A42和定位钢珠A43,驱动装置A5包括驱动丝杆A51、限位滑块A52、驱动滑块A53和驱动限位板A54。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板下限位座A31和吸附板上限位座A32均固定在吸附箱本体A11内,吸附板下限位槽A33和限位滑槽A36均设置在吸附板下限位座A31上,吸附板下限位槽A33和限位滑槽A36连通,吸附板上限位槽A34设置在吸附板上限位座A32上,定位腔A35设置在吸附板上限位槽A34内,驱动滑槽A37和驱动通道A38均设置在吸附箱本体A11上,驱动滑槽A37和驱动通道A38连通,限位滑槽A36和驱动滑槽A37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底座A41安装在定位腔A35内,定位弹簧A42的一端与定位底座A41连接,定位钢珠A43与定位弹簧A42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丝杆A51安装在驱动通道A38内,驱动限位板A54安装在驱动丝杆A51的端部,限位滑块A52位于限位滑槽A36内,限位滑块A52和限位滑槽A36分别为T型滑块和T型滑槽,驱动滑块A53位于驱动滑槽A37内,限位滑块A52与驱动滑块A53固定,驱动滑块A53与驱动丝杆A51连接,吸附板A2的安装在吸附板下限位槽A33和吸附板上限位槽A34内,定位钢珠A43嵌在定位孔A21内,限位滑块A52与吸附板A2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滑块A53为圆环结构或圆弧结构;当驱动滑块A53为圆环结构时,圆环结构套装在驱动丝杆A51上,圆环结构位于驱动通道A38内;当驱动滑块A53为圆弧结构时,圆弧结构的内壁与驱动丝杆A51接触;驱动滑块A53上设置有内螺纹,驱动丝杆A51上设置有外螺纹,驱动滑块A53与驱动丝杆A51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塔装置B1包括喷淋塔本体B11、供水管道B14和旋流立柱B15,喷淋装置B2包括喷淋支管B21、喷淋接头B22、喷淋管道B23、喷淋限位槽B24、喷淋限位环B25、喷淋接管B26和喷头B27,旋流装置B3包括旋流底座B31、旋流挡圈B32、旋流内环B33、旋流外环B34和旋流叶片B35。

本实施例中的旋流立柱B15位于喷淋塔本体B11内,供水管道B14与喷淋支管B21的一端连通,喷淋支管B21的另一端位于喷淋塔本体B11内,且喷淋接头B22转动套装在喷淋支管B21的另一端,喷淋限位槽B24设置在喷淋支管B21上,喷淋限位环B25设置在喷淋接头B22上,喷淋限位环B25位于喷淋限位槽B24内,喷淋接头B22和喷淋接管B26均与喷淋管道B23连通,喷淋管道B23上安装有多个喷淋接管B26,喷头B27安装在喷淋接管B26上。

本实施例中的旋流底座B31固定在旋流立柱B15上,旋流挡圈B32固定在喷淋塔本体B11内,旋流内环B33转动安装在旋流底座B31上,旋流立柱B15与旋流底座B31偏轴设置,旋流内环B33与旋流外环B34通过旋流叶片B35连接,旋流外环B34与旋流挡圈B32接触,旋流内环B33与旋流底座B31卡接,旋流外环B34架设在旋流挡圈B32上。

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箱装置C1包括循环水箱本体C11、沉积隔板C12、隔板滑槽C13、污泥沉淀箱C14、过滤供水箱C15和循环水泵C16,污泥输送装置C2包括污泥输送管道C21、挡板底座C22、挡板转轴C23、污泥挡板C24和挡板定位凸台C26。

本实施例中的隔板滑槽C13设置在循环水箱本体C11的内壁,沉积隔板C12插在隔板滑槽C13内,沉积隔板C12与循环水箱本体C11的底面垂直接触,且沉积隔板C12上设置有多个沉积过滤孔C19,沉积隔板C12将循环水箱本体C11分隔为污泥沉淀箱C14和过滤供水箱C15,循环水箱本体C11的底部水平设置或呈喇叭口状设置,污泥输送装置C2和排污装置C3均设置在污泥沉淀箱C14的下部,补水装置C4设置在过滤供水箱C15的上部,循环水泵C16和补水装置C4均与过滤供水箱C15连通,污泥输送管道C21和排污装置C3均与污泥沉淀箱C14连通,挡板底座C22安装在污泥输送管道C21内,挡板定位凸台C26固定在挡板底座C22上,挡板定位凸台C26与挡板底座C22固定后,形成90度卡槽,污泥挡板C24的端部位于90度卡槽内,挡板底座C22的形状为梯形,挡板定位凸台C26的形状为三角形,污泥挡板C24通过挡板转轴C23转动安装在污泥输送管道C21上,污泥挡板C24与挡板定位凸台C26接触,挡板转轴C23的两端均安装有转轴复位扭簧C25;转轴复位扭簧C25安装在挡板转轴C23与污泥输送管道C21之间,对挡板转轴C23起到复位作用,吸附箱本体A11和污泥输送管道C21均与喷淋塔本体B11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箱体A1还包括吸附箱盖板A12、吸附箱进口A13和吸附箱出口A14,吸附箱进口A13和吸附箱出口A14分别固定在吸附箱本体A11的两侧,吸附箱盖板A12安装在吸附箱本体A11上,吸附板下限位座A31的端部和吸附板上限位座A32的端部与吸附箱本体A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吸附箱盖板A12的直角卡槽,吸附箱进口A13与喷淋塔本体B11连通,驱动丝杆A51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限位板A54,两个驱动限位板A54均与吸附箱本体A11接触;驱动装置A5还包括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与一个驱动限位板A5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塔装置B1还包废气进入管道B12和废气排出管道B13,废气进入管道B12和废气排出管道B13均与喷淋塔本体B11连通,废气进入管道B12位于喷淋塔本体B11的下部,废气排出管道B13位于喷淋塔本体B11的顶部,废气进入管道B12位于旋流装置B3的下方,废气排出管道B13位于喷淋装置B2的上方,喷淋塔本体B11的侧壁安装有观察窗B16,废气排出管道B13与吸附箱进口A13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B2还包括从动同步带轮B28、主动同步带轮B29、同步带B290和喷淋电机B2901,从动同步带轮B28安装在喷淋接头B22上,主动同步带轮B29安装在喷淋电机B2901上,从动同步带轮B28与主动同步带轮B29通过同步带B290连接,喷淋电机B2901安装在喷淋塔本体B11外。

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箱装置C1还包括污泥沉淀箱盖板C17和过滤供水箱盖板C18,污泥沉淀箱盖板C17盖在污泥沉淀箱C14上,过滤供水箱盖板C18盖在过滤供水箱C15上,循环水泵C16安装在过滤供水箱盖板C18上。

本实施例中的排污装置C3包括排污管道C31和排污阀门C32,排污管道C31与污泥沉淀箱C14连通,排污阀门C32安装在排污管道C31上,用于定期排放污泥沉淀箱C14内沉积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的补水装置C4包括补水管道C41和补水阀门C42,补水管道C41与过滤供水箱C15连通,补水阀门C42安装在补水管道C41上,当过滤供水箱C15中的喷淋水不足时,通过补水管道C41向过滤供水箱C15补充喷淋水。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B2的数量为两组,一组中的喷淋管道B23与另一组中的喷淋管道B23垂直布置;相邻两个旋流叶片B35之间组成旋流通道;旋流装置B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旋流装置B3分别为正向旋流装置和反向旋流装置,正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B35与反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当正向旋流装置顺时针转动时,反向旋流装置逆时针转动;当正向旋流装置逆时针转动时,反向旋流装置顺时针转动;正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B35与反向旋流装置中的旋流叶片B35反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方法如下:废气从废气进入管道B12进入到喷淋塔本体B11,位于喷淋塔本体B11内的废气通过旋流装置B3中的旋流通道自下而上运动的同时,通过喷头B27喷洒喷淋水,使得废气与喷淋水相遇,除去废气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并使得大部分颗粒物落到喷淋塔本体B11的底部形成污泥,且同时得到初步净化的废气。

初步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管道B13和吸附箱进口A13进入到吸附箱本体A11中,通过吸附板A2上的活性炭对初步净化后的废气进行再次净化,将污染物质吸附在吸附板A2上,同时得到再次净化的废气,再次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吸附箱出口A14排放到大气中。

位于喷淋塔本体B11的底部污泥流经污泥输送管道C21进入到污泥沉淀箱C14中,经过自然沉积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污泥中的水分通过沉积隔板C12上的沉积过滤孔C19进入到过滤供水箱C15作为喷淋水,通过循环水泵C16将喷淋水抽到喷淋塔本体B11的顶部,并通过喷头B27将喷淋水喷出,使得喷淋水与废气相遇,如此循环。

本实施例中的废气通过废气进入管道B12进入到喷淋塔本体B11内,通过两组旋流装置B3中的旋流叶片B35对废气进行扰流,以延长废气通过喷淋塔本体B11的时间,使得废气流经两组旋流装置B3后通过两组喷淋装置B2对废气进行喷淋的更加充分、均匀,同时两组喷淋装置B2在喷淋的过程中可以转动,使得其对喷淋塔本体B11内流经两组旋流装置B3的废气进行全方位的喷淋。

本实施例中的将喷淋塔中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道C21自动流入到污泥沉淀箱C14中,同时通过污泥挡板C24与挡板定位凸台C26的配合实现了污泥的单向流动,避免污泥发生倒流,通过转轴复位扭簧C25实现污泥挡板C24的复位,当位于喷淋塔一侧的污泥含量较多时,对污泥挡板C24向污泥沉淀箱C14的压了大于转轴复位扭簧C25的恢复力时,污泥挡板C24自动打开。

本实施例中的污泥沉淀箱C14中的污泥定期进行排放,排放时打开排污阀门C32即可,避免污泥过多导致污泥输送装置C2堵塞,以免影响污泥输送装置C2的正常工作,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水流入到过滤供水箱C15中,当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水量较少时,可打开补水阀门C42,通过补水管道C41向过滤供水箱C15补充喷淋水,以保证喷淋塔内有足够的喷淋水,对废气进行喷淋。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板A2与吸附箱本体A11可拆卸式安装,便于更换吸附板A2上的活性炭,在更换活性炭时打开吸附箱盖板A12,通过驱动电机A驱动驱动丝杆A51转动,使得驱动滑块A53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滑块A52沿着限位滑槽A36移动,使得吸附板A2移动,对吸附板A2上的活性炭更换,每个驱动电机A各控制一个吸附板A2,该活性炭吸附箱A安装有多个吸附板A2,实现多级吸附。

本实施例中的活性炭吸附箱A在工作时定位钢珠A43通过定位弹簧A42的弹力,使得定位钢珠A43嵌在定位孔A21内,避免当大量的废气从吸附箱进口A13流经吸附板A2时,因瞬间气流过大导致吸附板A2发生震荡,吸附板A2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后,从吸附箱出口A14流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