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891发布日期:2019-06-26 01:4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属于再生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气体,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亦为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性气体。然而通过一段变压吸附去除二氧化碳、二段变压吸附提纯其中有用成分一氧化碳,整个过程中,控制气体中的氧与其他氧化性气体的含量,对后工序的催化剂选择性、产品的收率,系统的安全性影响重大,所以必须对一氧化碳产品气中的氧与其他氧化性气体进行变温吸附方法去除,然后通过对吸附塔进行再生,循环使用时的生产连续性操作,再生气源中粉尘类杂质,使塔内的阻力增大,再生不彻底,从而导致产品气中有害杂质去除不彻底,给后工段造成运行压差增大,形成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生产稳定。因此,须对再生气源重新选用,气质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罐、罗茨鼓风机、第二缓冲罐、压缩机、除油器、第三缓冲罐、蒸汽加热器、加热电炉、吸附塔以及冷却器,所述第一缓冲罐左端设有氮气管道,所述第一缓冲罐通过管道依次与罗茨鼓风机、第二缓冲罐、压缩机、除油器、第三缓冲罐、蒸汽加热器、加热电炉、吸附塔组件相连,所述第三缓冲罐与蒸汽加热器之间设有放空管道,所述冷却器一端与吸附塔组件相连,所述冷却器另一端与放空管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罐上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第二缓冲罐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缓冲罐上端通过压缩机与除油器下端相连,所述除油器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缓冲罐下端相连;所述第三缓冲罐上端通过管道与蒸汽加热器下端相连,所述蒸汽加热器上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电炉上端相连,所述加热电炉下端通过管道与吸附塔组件下端相连,所述吸附塔组件上端与冷却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附塔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塔以及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下端设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吸附塔上端设有第一出气管道;所述第二吸附塔下端设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二吸附塔上端设有第二出气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一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排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二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排气阀。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具备良好的再生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系统维修更换方便,成本较低,净化效果好,操作简单,系统压力容易控制;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加热器以及加热电炉,当蒸汽温度较低或不稳定时,可以通过电炉加热提高温度,维持变温吸附塔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再生完成后的尾气,通过冷却器冷却后进行放空处理,与尾气换热后的热水可供其他生产活动,充分利用了能源,也减少了对大气的热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缓冲罐,2、罗茨鼓风机,3、第二缓冲罐,4、压缩机,5、除油器,6、第三缓冲罐,7、蒸汽加热器,8、加热电炉,9、第二排气阀,10、冷却器,11、氮气管道,12、放空管道,13、第一吸附塔,14、第二吸附塔,15、第一进气管道,16、第一出气管道,17、第二进气管道,18、第二出气管道,19、第一进气阀,20、第二进气阀,21、第一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变温吸附剂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罐1、罗茨鼓风机2、第二缓冲罐3、压缩机4、除油器5、第三缓冲罐6、蒸汽加热器7、加热电炉8、吸附塔以及冷却器10,所述第一缓冲罐1左端设有氮气管道11,所述第一缓冲罐1通过管道依次与罗茨鼓风机2、第二缓冲罐3、压缩机4、除油器5、第三缓冲罐6、蒸汽加热器7、加热电炉8、吸附塔组件相连,所述第三缓冲罐6与蒸汽加热器7之间设有放空管道12,所述冷却器10一端与吸附塔组件相连,所述冷却器10另一端与放空管道12相连。

蒸汽加热器7再次加热提高温度,加热电炉8作为备用设备,当蒸汽温度较低或不稳定时,可以通过加热电炉8加热提高温度,维持变温吸附塔正常运行。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罐1上端通过罗茨鼓风机2与第二缓冲罐3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缓冲罐3上端通过压缩机4与除油器5下端相连,所述除油器5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缓冲罐6下端相连;所述第三缓冲罐6上端通过管道与蒸汽加热器7下端相连,所述蒸汽加热器7上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电炉8上端相连,所述加热电炉8下端通过管道与吸附塔组件下端相连,所述吸附塔组件上端与冷却器10相连。

其余结构特点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附塔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塔13以及第二吸附塔14,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下端设有第一进气管道15,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上端设有第一出气管道16;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下端设有第二进气管道17,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上端设有第二出气管道18。

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进气管道15上设有第一进气阀19,所述第一出气管道16上设有第一排气阀21。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进气管道17上设有第二进气阀20,所述第二出气管道18上设有第二排气阀9。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再生气源采用的是氮气,将氮气通过罗茨鼓风机2,压缩机4提供动力,并对氮气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气体经过除油器5净化后,依次经过蒸汽加热器7、加热电炉8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再生气体,通入至第一吸附塔13以及第二吸附塔14内,对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尾气通过冷却器10进行冷却后,将冷却后的尾气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采用氮气作为再生介质,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无粉尘类杂质存在,解决了加热器长期因粉尘集聚,使得电加热元件因热阻过大,而导致的加热元件的过热损坏。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变温吸附剂的再生效果,投入使用后,吸附效率达到98%以上,减少了产品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水分等微量有害气体的体积比,控制了后工序催化剂中毒现象。

本实用新型再生完成后的尾气,通过冷却器10冷却后进行放空处理,与尾气换热后的热水可供其他生产活动,充分利用了能源,也减少了对大气的热污染。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