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件及其集成水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1404发布日期:2019-10-09 03:3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件及其集成水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件及其集成水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常净水机具有多个滤芯,为了简化净水机中各个滤芯及相关水路部件之间的连接,一般设置水路板以取代各个滤芯和相关水路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传统的集成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和滤芯座。其中,水路板为一个密闭的整体,长时间使用后,流道里会积累污垢,而且水路板中的滤芯也会积累一定的水。如果通入清水进行清洗,不仅无法有效地清洗流道,而且还会对滤芯中的滤料造成污染,减少滤芯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导流件及其集成水路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导流件,既可迅速排干水路板上的滤芯内部的积水,同时可以导通水路板,高效清洗水路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具有内腔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环状侧壁以及位于环状侧壁一端的顶壁,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位于内腔内的且与顶壁底面结合固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靠近顶壁表面的一端彼此连通。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结合固定在所述顶壁背离内腔顶面上的装配件。所述进水管远离顶壁的一端为呈敞口的入水口,所述出水管远离顶壁的一端为呈敞口的出水口。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的管壁与出水管的管壁之间结合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形成于侧壁外表面上的卡扣。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环状侧壁的另一端为敞口。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以及出水管的出水口均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底部边缘外。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装配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定义,在水平面上,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并排排列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在第二方向上呈并排设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和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外侧壁表面结合固定的起拔件,所述起拔件环绕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呈连续的环状结构或分段结构。

此外,优选地方案为,所述起拔件与顶壁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可利用自来水或增加清洁粉的自来水对整个集成水路板进行清洗,以清除水路板长期使用所沉积的水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板体及其形成在板体内的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板体表面上形成有进水水路的出水口以及出水水路的进水口,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有与板体结合固定的如上所述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进水管的入水口和所述进水水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导流件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水路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可快速导通水路板,便于清洗水路板,同时导流件顶壁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利用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迅速排干水路板上的滤芯内部的积水,避免滤芯中的滤料受到污染从而导致缩短滤芯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有形成于侧壁外表面上的卡扣,导流件与集成水路板通过卡扣连接,更好地固定导流件。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的管壁与出水管的管壁之间结合固定,确保进水管和出水管和集成水路板的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紧密结合固定,减少易漏水点,防止漏水。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中设置有起拔件,所述起拔件环绕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呈连续的环状结构或分段结构,增强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之间的连接,提高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稳定性,同时所述起拔件也可以在排干水路板上的滤芯内部积水的时候起到扶手的作用,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流件以及包括导流件的集成水路板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鉴于现有技术中水路板为一个密闭的整体,长时间使用后,流道里会积累污垢,而且水路板中的滤芯也会积累一定的水。如果通入清水进行清洗,不仅无法有效地清洗流道,而且还会对滤芯中的滤料造成污染,减少滤芯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具有内腔10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环状侧壁11以及位于环状侧壁一端的顶壁12,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位于内腔10内的且与顶壁12底面结合固定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3和出水管4靠近顶壁底面的一端彼此连通。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结合固定在所述顶壁12背离内腔10顶面上的装配件6。所述进水管3远离顶壁12的一端为呈敞口的入水口,所述出水管4远离顶壁12的一端为呈敞口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结构可快速导通水路板,实现对水路板的高效清洗,同时,因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滤芯一般设置有弹簧,为及时排干水路板上的滤芯内部的积水,避免滤芯中的滤料受到污染从而导致缩短滤芯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装配件6顶压滤芯的弹簧,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滤芯自动排出积水。

进一步地,为方便所述导流件和集成水路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环状侧壁的另一端为敞口,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以及出水管的出水口均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底部边缘外。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件6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且定义,在水平面上,所述进水管3和出水管4并排排列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在第二方向上呈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和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外侧壁表面结合固定的起拔件7,所述起拔件7环绕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呈连续的环状结构或分段结构,增强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之间的连接,提高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的稳定性;另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述起拔件7与顶壁12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隔距离,使得所述起拔件7在排干水路板上滤芯内部的积水的时候起到扶手的作用,方便操作。

为确保进水管3和出水管4和水路板的进口水路和出口水路紧密结合固定,减少易漏水点,防止漏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3和出水管4呈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3的管壁与出水管4的管壁之间结合固定;另外,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有形成于侧壁外表面上的卡扣5,导流件与集成水路板通过卡扣5连接,更好地固定导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板体及其形成在板体内的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板体表面上形成有进水水路的出水口以及出水水路的进水口,所述集成水路板还包括有与板体结合固定的如以上所述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进水管的入水口和所述进水水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导流件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水路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水路板可利用自来水或增加清洁粉的自来水对整个集成水路板进行清洗,以清除水路板长期使用所沉积的水垢。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组合管、3分弯通、进出水转接头、导流件1、导流件2、导流件3。组合管由3分和2分管组成,3分管为进水管,2分管为出水管,原水从组合管中的3分管进入进出水转接头中,然后与水路板连通进入导流件1,然后到导流件2中,经过3分弯通进入到导流件3,最后进入进出水转接头经过组合管排出水路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