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516发布日期:2019-08-09 21:4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



背景技术:

湿法混合制粒机能一次完成混合加湿、制粒等工序,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 业。它是符合药品生产GMP要示的先进设备。具有高效、优质、低耗、无污染、安全等特点,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620994154.1的一种喷涂碳化钨的湿法混合制粒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桨 和制粒刀,所述机体内壁、搅拌桨表面、制粒刀表面均设有碳化钨层,具有碳化钨层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热变形量小的特点,增加了制粒机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但是,现有的湿法混合制粒机还存在着该装置的清理的效果较差、该装置不具备消毒的功能和在过滤时容易记载大量杂物并影响使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以解决现有的湿法混合制粒机该装置的清理的效果较差、该装置不具备消毒的功能和在过滤时容易记载大量杂物并影响使用的问题。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机座壳,固定边,料锅,密封盖,负压连接头,材料进头,连接喷浆头,清洗头,连接壳,切割刀,搅拌叶,出料壳,气缸,密封塞,清理旋转杆结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和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所述的固定边分别胶接在机座壳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料锅焊接在机座壳的左上部,同时在上表面套接有密封盖;所述的负压连接头、材料进头、连接喷浆头和清洗头分别焊接在密封盖上表面的后部、左侧、右侧和前部;所述的连接壳焊接在料锅的右下部,并与机座壳的上表面焊接;所述的切割刀联轴器连接在连接壳的左侧;所述的搅拌叶联轴器连接在机座壳的左上部,并设置在料锅内部的下方;所述的出料壳焊接在料锅的左下部;所述的气缸螺栓安装在出料壳的左侧,并在右侧镶嵌有密封塞;所述的清理旋转杆结构安装在搅拌叶的上部;所述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安装在清洗头的右上部;所述的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安装在出料壳的下部;所述的清理旋转杆结构包括插接头,套接杆,连接槽,紧固螺栓,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所述的插接头焊接在搅拌叶的左上部;所述的连接槽开设在套接杆的下端,并套接在插接头外壁的上部,同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住;所述的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分别镶嵌在套接杆左右表面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包括储存斗,连接边,保护盖,转动杆,调节盒,连通头,控制板和顶紧螺栓,所述的连接边焊接在储存斗外壁的上部;所述的转动杆分别焊接在保护盖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调节盒焊接在储存斗的左下部;所述的连通头焊接在调节盒的左端,并与清洗头的右表面焊接;所述的控制板插接在调节盒内;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盒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包括组装筒,密封板,支撑边,过滤斗,排放管道,阻挡板,连接杆和活动手柄,所述的组装筒法兰连接在出料壳的下端;所述的密封板螺栓安装在组装筒的左上部;所述的支撑边分别焊接在组装筒内壁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同时在上端放置有过滤斗;所述的排放管道焊接在过滤斗的下端;所述的阻挡板插接在排放管道内部的上侧,并在右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的活动手柄焊接在连接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槽内壁与插接头外壁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同时插接头的外壁与紧固螺栓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分别采用尼龙刷,所述的第一毛刷长度比第二毛刷长度小二厘米至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储存斗左下部的调节盒通过连通头与清洗头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板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控制板外壁与调节盒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边设置为圆环型,且与保护盖螺纹连接,所述的保护盖与储存斗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筒左上部通过密封板密封住,所述的密封板左侧的上下两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斗下端与排放管道连通,所述的排放管道左下部设置在组装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阻挡板密封住排放管道内部的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槽内壁与插接头外壁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同时插接头的外壁与紧固螺栓紧密接触,有利于方便的使该清理旋转杆结构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不使用时,避免该清理旋转杆结构影响湿法混合制粒机的使用。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分别采用尼龙刷,所述的第一毛刷长度比第二毛刷长度小二厘米至四厘米,有利于更加紧密的使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贴近料锅进行清理,进而增加了该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清理效果。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存斗左下部的调节盒通过连通头与清洗头连通,方便的使储存斗内的消毒液输送到清洗头内,且方便的输送到料锅内进行清理消毒。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板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控制板外壁与调节盒紧密接触,能够控制该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出液的速度,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边设置为圆环型,且与保护盖螺纹连接,所述的保护盖与储存斗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有利于对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起到密封和保护的作用,且方便的使用该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

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组装筒左上部通过密封板密封住,所述的密封板左侧的上下两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方便的对过滤斗进行拆卸清理,且方便的使用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

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斗下端与排放管道连通,所述的排放管道左下部设置在组装筒的外侧,在使用时,方便的收集未过滤后的杂物,且避免杂物过多对过滤斗造成堵塞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阻挡板密封住排放管道内部的上侧,有利于方便的使排放管道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且方便的使用该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旋转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座壳;2、固定边;3、料锅;4、密封盖;5、负压连接头;6、材料进头;7、连接喷浆头;8、清洗头;9、连接壳;10、切割刀;11、搅拌叶;12、出料壳;13、气缸;14、密封塞;15、清理旋转杆结构;151、插接头;152、套接杆;153、连接槽;154、紧固螺栓;155、第一毛刷;156、第二毛刷;16、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1、储存斗;162、连接边;163、保护盖;164、转动杆;165、调节盒;166、连通头;167、控制板;168、顶紧螺栓;17、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1、组装筒;172、密封板;173、支撑边;174、过滤斗;175、排放管道;176、阻挡板;177、连接杆;178、活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机座壳1,固定边2,料锅3,密封盖4,负压连接头5,材料进头6,连接喷浆头7,清洗头8,连接壳9,切割刀10,搅拌叶11,出料壳12,气缸13,密封塞14,清理旋转杆结构15,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和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所述的固定边2分别胶接在机座壳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料锅3焊接在机座壳1的左上部,同时在上表面套接有密封盖4;所述的负压连接头5、材料进头6、连接喷浆头7和清洗头8分别焊接在密封盖4上表面的后部、左侧、右侧和前部;所述的连接壳9焊接在料锅3的右下部,并与机座壳1的上表面焊接;所述的切割刀10联轴器连接在连接壳9的左侧;所述的搅拌叶11联轴器连接在机座壳1的左上部,并设置在料锅3内部的下方;所述的出料壳12焊接在料锅3的左下部;所述的气缸13螺栓安装在出料壳12的左侧,并在右侧镶嵌有密封塞14;所述的清理旋转杆结构15安装在搅拌叶11的上部;所述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安装在清洗头8的右上部;所述的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安装在出料壳12的下部;所述的清理旋转杆结构15包括插接头151,套接杆152,连接槽153,紧固螺栓154,第一毛刷155和第二毛刷156,所述的插接头151焊接在搅拌叶11的左上部;所述的连接槽153开设在套接杆152的下端,并套接在插接头151外壁的上部,同时通过紧固螺栓154固定住;所述的连接槽153内壁与插接头151外壁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同时插接头151的外壁与紧固螺栓154紧密接触,有利于方便的使该清理旋转杆结构15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不使用时,避免该清理旋转杆结构15影响湿法混合制粒机的使用;所述的第一毛刷155和第二毛刷156分别镶嵌在套接杆152左右表面的上下两侧;使用时,使套接杆152的连接槽153插入到插接头151内,然后拧紧紧固螺栓154固定住。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包括储存斗161,连接边162,保护盖163,转动杆164,调节盒165,连通头166,控制板167和顶紧螺栓168,所述的连接边162焊接在储存斗161外壁的上部;所述的连接边162设置为圆环型,且与保护盖163螺纹连接,所述的保护盖163与储存斗16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有利于对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起到密封和保护的作用,且方便的使用该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所述的转动杆164分别焊接在保护盖163的左右两端;方便的带动保护盖163旋转,并对保护盖163进行拆卸;所述的调节盒165焊接在储存斗161的左下部;所述的连通头166焊接在调节盒165的左端,并与清洗头8的右表面焊接;所述的控制板167插接在调节盒165内;所述的顶紧螺栓168螺纹连接在调节盒165的前表面;更加合理的固定住控制板167,且方便的调节控制板167。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包括组装筒171,密封板172,支撑边173,过滤斗174,排放管道175,阻挡板176,连接杆177和活动手柄178,所述的组装筒171法兰连接在出料壳12的下端;所述的组装筒171左上部通过密封板172密封住,所述的密封板172左侧的上下两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方便的对过滤斗174进行拆卸清理,且方便的使用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所述的密封板172螺栓安装在组装筒171的左上部;所述的支撑边173分别焊接在组装筒171内壁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同时在上端放置有过滤斗174;方便的支撑住过滤斗174;所述的排放管道175焊接在过滤斗174的下端;所述的阻挡板176插接在排放管道175内部的上侧,并在右端焊接有连接杆177;所述的活动手柄178焊接在连接杆177的右侧;更加合理的带动阻挡板176进行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毛刷155和第二毛刷156分别采用尼龙刷,所述的第一毛刷155长度比第二毛刷156长度小二厘米至四厘米,有利于更加紧密的使第一毛刷155和第二毛刷156贴近料锅3进行清理,进而增加了该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清理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存斗161左下部的调节盒165通过连通头166与清洗头8连通,方便的使储存斗161内的消毒液输送到清洗头8内,且方便的输送到料锅3内进行清理消毒。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板167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控制板167外壁与调节盒165紧密接触,能够控制该消毒混合清理斗结构16出液的速度,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斗174下端与排放管道175连通,所述的排放管道175左下部设置在组装筒171的外侧,在使用时,方便的收集未过滤后的杂物,且避免杂物过多对过滤斗174造成堵塞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阻挡板176密封住排放管道175内部的上侧,有利于方便的使排放管道175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且方便的使用该杂物过滤处理头结构17。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使负压连接头5和材料进头6与不同的管道连接,然后启动与负压连接头5连接的装置,同时材料通过材料进头6连接的管道和材料进头6进入到料锅3内,完成储存后,使搅拌叶11和切割刀10转动进行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使7连接喷浆头与指定的设备连接,并对料锅3进行喷浆的工作,完成工作后,启动气缸13使密封塞14与料锅3分离,同时料锅3内的材料通过出料壳12进入到组装筒171内,然后穿过过滤斗174过滤并输送到指定的容器内,而没有过滤的杂物则储存到过滤斗174内的下侧,当聚集到合适的量时,握住活动手柄178并带动连接杆177和阻挡板176拉动,同时过滤斗174下部内的杂物则通过排放管道175输送到指定的容器内,在进行清洗时,首先将密封盖4打开,然后使套接杆152的连接槽153插入到插接头151内,然后拧紧紧固螺栓154固定住,完成清理旋转杆结构15的组装后,拉动控制板167并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拧紧顶紧螺栓168,完成调节后,使清洗头8与指定的管道连接并对料锅3输送清水,同时储存斗161内的消毒液通过调节盒165和连通头166进入到清洗头8内,这样即可对料锅3进行冲洗和消毒,在清洗的同时转动搅拌叶11使第二毛刷156和第一毛刷155随之对料锅3的内壁进一步进行清理。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