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械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辊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辊式破碎机是一种用于将较大颗粒的物质粉碎为较小颗粒物质的装置,其在破碎机械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辊式破碎机包括料仓、工作箱、第一前转动杆、第二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第二后转动杆、左破碎轴和右破碎轴,工作箱内部设置有粉碎腔,工作箱顶侧壁连通设置有下料口,料仓底端安装在下料口处,工作箱内前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放置孔和第二前放置孔,工作箱内后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后放置孔和第二后放置孔,第一前放置孔、第二前放置孔、第一后放置孔和第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第一前转动杆、第二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并且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键连接,第一前转动杆、第二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另一端分别与左破碎轴前侧壁、右破碎轴前侧壁、左破碎轴后侧壁和右破碎轴后侧壁连接,工作箱左侧壁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斜板;现有的辊式破碎机使用时,第一前转动杆和第二前转动杆前端均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一前转动杆、第二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第二后转动杆、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转动,并且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转向相反,较大颗粒的原料沿料仓落入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之间,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将颗粒较大的原料破碎为颗粒较小的原料,颗粒较小的原料沿斜板排出;现有的辊式破碎机使用中发现,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之间的间隙不方便调节,破碎后颗粒不便于调节,使用局限性较高;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破碎过程中有磨损,使破碎后原料含有少量铁,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隙便于调节,破碎后颗粒便于调节,降低使用局限性;便于将原料中铁除去,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辊式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包括料仓、工作箱、第一前转动杆、第二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第二后转动杆、左破碎轴和右破碎轴,工作箱内部设置有粉碎腔,工作箱顶侧壁连通设置有下料口,料仓底端安装在下料口处,工作箱内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前放置孔,工作箱内后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后放置孔,第一前放置孔和第一后放置孔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第一前转动杆和第一后转动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并且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键连接,第一前转动杆和第一后转动杆另一端分别与左破碎轴前侧壁和左破碎轴后侧壁连接,工作箱左侧壁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斜板;还包括前过渡杆、前滑块、前螺纹杆、前手轮、后过渡杆、后滑块、后螺纹杆和后手轮,所述工作箱前侧壁右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前调节口,所述前滑块设置有第二前放置孔,第二前放置孔处设置有第二前滚珠轴承,前滑块顶侧壁和底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并且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均与前滑块左侧壁和右侧壁连通,前调节口内顶端和内底端分别插入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前滑块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前螺纹孔,前调节口内左侧壁设置有前放置槽,前放置槽处设置有第三前滚珠轴承,所述前过渡杆插入第三前滚珠轴承内部并且与第三前滚珠轴承键连接,工作箱右侧壁设置有前螺纹槽,并且前螺纹槽与前调节口连通,所述前螺纹杆左端螺装穿过前螺纹槽和前螺纹孔然后与前过渡杆右端连接,前螺纹杆右端与所述前手轮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工作箱后侧壁右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后调节口,所述后滑块设置有第二后放置孔,第二后放置孔处设置有第二后滚珠轴承,后滑块顶侧壁和底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并且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均与后滑块左侧壁和右侧壁连通,后调节口内顶端和内底端分别插入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后滑块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后螺纹孔,后调节口内左侧壁设置有后放置槽,后放置槽处设置有第三后滚珠轴承,所述后过渡杆插入第三后滚珠轴承内部并且与第三后滚珠轴承键连接,工作箱右侧壁设置有后螺纹槽,并且后螺纹槽与后调节口连通,所述后螺纹杆左端螺装穿过后螺纹槽和后螺纹孔然前与后过渡杆右端连接,后螺纹杆右端与所述后手轮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前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二前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内部,第二前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另一端分别与右破碎轴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还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和连接杆,所述前支撑杆后侧壁底端和后支撑杆前侧壁底端分别与斜板前侧壁下半区域和后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支撑杆后侧壁和后支撑杆前侧壁顶端连接,并且连接杆底侧壁上设置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底侧壁分别与斜板顶侧壁前端和后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螺母和后螺母,所述前螺母和后螺母分别螺装至前螺纹杆和后螺纹杆上,并且前螺纹杆和后螺纹杆上分别设置有前弹性垫圈和后弹性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所述料仓上半区域纵向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所述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处分别设置有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并且前防护罩前侧壁和后防护罩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透明板和后透明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所述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顶端分别与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内顶侧壁左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所述前手轮和后手轮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所述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处分别设置有四组防护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在第三前滚珠轴承和第三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前旋转杆、前螺纹杆、后旋转杆和后螺纹杆均可自转,在第二前滚轴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右破碎轴、第二前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均可自转,并且第二前转动杆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前滑块和后滑块可分别沿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左右移动,从而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使前滑块和后滑块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左破碎轴和右破碎轴之间的间隙,间隙便于调节,破碎后颗粒便于调节,降低使用局限性;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和连接杆将磁铁支撑起来,颗粒较小的原料沿斜板流出过程中,磁铁将颗粒较小的原料内铁出去,使用者定期清理磁铁上铁即可,便于将原料中铁除去,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第二前转动杆、第二后转动杆、前滑块、后滑块、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二后滚珠轴承、右破碎轴和两组防护盖的连接示意右视图;
图5是工作箱、第一前转动杆、第一后转动杆、左破碎轴、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的连接示意左视图;
附图中标记:1、料仓;2、工作箱;3、第一前转动杆;4、第二前转动杆;5、左破碎轴;6、第一前滚珠轴承;7、前过渡杆;8、前滑块;9、前螺纹杆;10、前手轮;11、第二前滚珠轴承;12、第三前滚珠轴承;13、前支撑杆;14、连接杆;15、磁铁;16、前挡板;17、前螺母;18、前防护罩;19、前透明板;20、前限位块;21、防滑套;22、防护盖;23、斜板;24、前弹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包括料仓1、工作箱2、第一前转动杆3、第二前转动杆4、第一后转动杆、第二后转动杆、左破碎轴5和右破碎轴,工作箱2内部设置有粉碎腔,工作箱2顶侧壁连通设置有下料口,料仓1底端安装在下料口处,工作箱2内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前放置孔,工作箱2内后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后放置孔,第一前放置孔和第一后放置孔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6和第一后滚珠轴承,第一前转动杆3和第一后转动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一前滚珠轴承6和第一后滚珠轴承并且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6和第一后滚珠轴承键连接,第一前转动杆3和第一后转动杆另一端分别与左破碎轴5前侧壁和左破碎轴5后侧壁连接,工作箱2左侧壁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斜板23;还包括前过渡杆7、前滑块8、前螺纹杆9、前手轮10、后过渡杆、后滑块、后螺纹杆和后手轮,工作箱2前侧壁右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前调节口,前滑块8设置有第二前放置孔,第二前放置孔处设置有第二前滚珠轴承11,前滑块8顶侧壁和底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并且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均与前滑块8左侧壁和右侧壁连通,前调节口内顶端和内底端分别插入第一前滑动槽和第二前滑动槽,前滑块8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前螺纹孔,前调节口内左侧壁设置有前放置槽,前放置槽处设置有第三前滚珠轴承12,前过渡杆7插入第三前滚珠轴承12内部并且与第三前滚珠轴承12键连接,工作箱2右侧壁设置有前螺纹槽,并且前螺纹槽与前调节口连通,前螺纹杆9左端螺装穿过前螺纹槽和前螺纹孔然后与前过渡杆7右端连接,前螺纹杆9右端与前手轮10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工作箱2后侧壁右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后调节口,后滑块设置有第二后放置孔,第二后放置孔处设置有第二后滚珠轴承,后滑块顶侧壁和底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并且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均与后滑块左侧壁和右侧壁连通,后调节口内顶端和内底端分别插入第一后滑动槽和第二后滑动槽,后滑块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后螺纹孔,后调节口内左侧壁设置有后放置槽,后放置槽处设置有第三后滚珠轴承,后过渡杆插入第三后滚珠轴承内部并且与第三后滚珠轴承键连接,工作箱2右侧壁设置有后螺纹槽,并且后螺纹槽与后调节口连通,后螺纹杆左端螺装穿过后螺纹槽和后螺纹孔然前与后过渡杆右端连接,后螺纹杆右端与后手轮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前转动杆4和第二后转动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二前滚珠轴承11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内部,第二前转动杆4和第二后转动杆另一端分别与右破碎轴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还包括前支撑杆13、后支撑杆和连接杆14,前支撑杆13后侧壁底端和后支撑杆前侧壁底端分别与斜板23前侧壁下半区域和后侧壁下半区域连接,连接杆14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支撑杆13后侧壁和后支撑杆前侧壁顶端连接,并且连接杆14底侧壁上设置有磁铁15;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在第三前滚珠轴承和第三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前旋转杆、前螺纹杆、后旋转杆和后螺纹杆均可自转,在第二前滚轴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右破碎轴、第二前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均可自转,并且第二前转动杆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前滑块和后滑块可分别沿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左右移动,从而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使前滑块和后滑块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左破碎轴和右破碎轴之间的间隙,间隙便于调节,破碎后颗粒便于调节,降低使用局限性;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和连接杆将磁铁支撑起来,颗粒较小的原料沿斜板流出过程中,磁铁将颗粒较小的原料内铁出去,使用者定期清理磁铁上铁即可,便于将原料中铁除去,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挡板16和后挡板,前挡板16和后挡板底侧壁分别与斜板23顶侧壁前端和后端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斜板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阻碍较小颗粒原料沿斜板前端和后端脱离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螺母17和后螺母,前螺母17和后螺母分别螺装至前螺纹杆9和后螺纹杆上,并且前螺纹杆9和后螺纹杆上分别设置有前弹性垫圈24和后弹性垫圈;间隙调整完毕后,将前螺母和后螺母旋紧,阻碍间隙发生变化,前弹性垫圈和后弹性垫圈降低辊式破碎机运行过程中,左螺母和右螺母脱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料仓1上半区域纵向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料仓上半区域纵向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便于使用者将原料放置于料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处分别设置有前防护罩18和后防护罩,并且前防护罩18前侧壁和后防护罩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透明板19和后透明板;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阻碍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小颗粒沿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脱离工作箱,并且通过前透明板和后透明板可观察到工作箱内部工作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还包括前限位块20和后限位块,前限位块20和后限位块顶端分别与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内顶侧壁左半区域连接;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分别限定前滑块和后滑块的移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前手轮10和后手轮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防滑套21;两组防滑套增加使用者与前手轮和后手轮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第一前滚珠轴承6、第二前滚珠轴承11、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处分别设置有四组防护盖22;四组防护盖阻碍小颗粒进入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抓住两组防滑套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在第三前滚珠轴承和第三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前旋转杆、前螺纹杆、后旋转杆和后螺纹杆均可自转,在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左破碎轴、第一前转动杆和第一后转动杆均可自转,在第二前滚轴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右破碎轴、第二前转动杆和第二后转动杆均可自转,四组防护盖阻碍小颗粒进入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二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后滚珠轴承内部,第一前转动杆和第二前转动杆均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并且前滑块和后滑块可分别沿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左右移动,从而旋转前手轮和后手轮使前滑块和后滑块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左破碎轴和右破碎轴之间的间隙,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分别限定前滑块和后滑块的移动范围,间隙调整完毕后,将前螺母和后螺母旋紧,阻碍间隙发生变化,前弹性垫圈和后弹性垫圈降低辊式破碎机运行过程中,左螺母和右螺母脱离的可能性,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转向相反,料仓上半区域纵向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较大颗粒的原料沿料仓落入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之间,左破碎辊和右破碎辊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将颗粒较大的原料破碎为颗粒较小的原料,颗粒较小的原料沿斜板排出,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斜板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阻碍较小颗粒原料沿斜板前端和后端脱离斜板,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和连接杆将磁铁支撑起来,颗粒较小的原料沿斜板流出过程中,磁铁将颗粒较小的原料内铁出去,使用者定期清理磁铁上铁即可,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阻碍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小颗粒沿前调节口和后调节口脱离工作箱,并且通过前透明板和后透明板可观察到工作箱内部工作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式破碎机,为提高调整稳定性,前手轮和后手轮需同时转动。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表述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