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169发布日期:2019-11-05 23:2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均采用电动的方式对反应釜进行压力控制,若需要对反应釜内进行二次较小范围的压力调整时,需要启动电动压力控制设备,并开启阀门,增加电动压力控制设备的损耗;

2、现有的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均采用电动的方式对反应釜进行压力控制,电动压力控制方式调整速度较快,无法对反应釜内的压力进行精确的控制,导致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无法达到要求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具有节能及精确加压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控制管,所述反应釜体包括反应釜壁、釜盖、搅拌电机和压力表,所述釜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壁的顶面,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釜盖的顶面,所述压力表固定连接于所述釜盖的顶面,所述压力控制管包括粗压调节管、细压调节管和连接管,所述粗压调节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细压调节管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粗压调节管的一端与所述釜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反应釜壁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反应釜壁的底端,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且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反应釜壁的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粗压调节管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调节管、第一润滑箱、第一连接座、第一丝杆和第一柱塞,所述第一调节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润滑箱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润滑箱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管的容腔内,所述第一柱塞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管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与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细压调节管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调节管、第二润滑箱、第二连接座、第二丝杆、第二柱塞和连接支管,所述第二调节管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润滑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润滑箱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容腔内,所述第二柱塞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内壁,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贯通,所述连接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反应釜体工作时,可转动第一丝杆,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一丝杆带动第一柱塞向内移动,压缩第一调节管内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一丝杆则减小反应釜体内的压力,便于控制,由于第一调节管的内径较大,使得正向转动第一丝杆时,压缩第一调节管的空气量较大,可实现对反应釜体内进行较大范围的增压,便于反应釜体内更快的到达理想气压,且相比较于电动压力控制范围量较低,便于对气压进行控制,且降低电动压力控制设备及阀门的损耗。

2、转动第二丝杆,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柱塞向内移动,压缩第二调节管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二丝杆则减小反应釜体内的压力,由于第二调节管的内径小于第一调节管的内径,使得正向转动第二丝杆时,压缩第二调节管的空气量较小,可实现对反应釜体内进行较小范围的增压,提升压力控制精度,从而使得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釜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控制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体;11、反应釜壁;111、支脚;12、釜盖;13、搅拌电机;131、搅拌桨;14、压力表;2、压力控制管;21、粗压调节管;211、第一支撑架;212、第一调节管;213、第一润滑箱;214、第一连接座;215、第一丝杆;216、第一柱塞;23、连接管;22、细压调节管;221、第二支架;222、第二调节管;223、第二润滑箱;224、第二连接座;225、第二丝杆;226、第二柱塞;227、连接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控制管2,反应釜体1包括反应釜壁11、釜盖12、搅拌电机13和压力表14,釜盖12固定连接于反应釜壁11的顶面,搅拌电机13固定连接于釜盖12的顶面,压力表14固定连接于釜盖12的顶面,压力控制管2包括粗压调节管21、细压调节管22和连接管23,粗压调节管21的一端与连接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细压调节管22于连接管23固定连接,且连接管23远离粗压调节管21的一端与釜盖1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搅拌电机13带动搅拌桨131可对反应釜体1内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电机13型号YE2-90S-6)。

本实施方案中:反应釜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控制管2,在反应釜体1工作时,可转动第一丝杆215,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一丝杆215带动第一柱塞216进行移动,正向转动第一丝杆215,则第一丝杆215带动第一柱塞216向内移动,压缩第一调节管212内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一丝杆215减小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便于控制,由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径较大,使得正向转动第一丝杆215时,压缩第一调节管212的空气量较大,可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较大范围的增压,便于反应釜体1内更快的到达理想气压,且相比较于电动增压范围量较低,便于对气压进行控制,转动第二丝杆225,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二丝杆225带动第二柱塞226进行移动,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25,则第二丝杆225带动第二柱塞226向内移动,压缩第二调节管222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二丝杆225则减小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由于第二调节管222的内径小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径,使得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25时,压缩第二调节管222的空气量较小,可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较小范围的增压,提升增压精度,从而使得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更为精确。

具体的,反应釜壁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111,反应釜壁11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反应釜壁11的底端,搅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31,且搅拌桨131位于反应釜壁11的容腔内;支脚111可对反应釜体1进行支撑,防止其发生倾倒,搅拌电机13带动搅拌桨131可对反应釜体1内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

具体的,粗压调节管21包括第一支撑架211、第一调节管212、第一润滑箱213、第一连接座214、第一丝杆215和第一柱塞216,第一调节管212与第一支撑架211固定连接,第一润滑箱213固定连接与第一支撑架211的顶面,第一连接座214固定连接于第一润滑箱213的顶面;实现对第一调节管212的固定,以及实现对第一丝杆215的支撑。

具体的,第一丝杆215与第一连接座214螺纹连接,且第一丝杆215的一端位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容腔内,第一柱塞216滑动连接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壁,第一柱塞216与第一丝杆215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丝杆215,实现第一柱塞216在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对气压的控制。

具体的,细压调节管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二调节管222、第二润滑箱223、第二连接座224、第二丝杆225、第二柱塞226和连接支管227,第二调节管222与第二支架221固定连接,第二润滑箱22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221的顶面,第二连接座224固定连接于第二润滑箱223的顶面;实现对第二调节管222的固定,以及实现对第二丝杆225的支撑。

具体的,第二丝杆225与第二连接座224螺纹连接,且第二丝杆225的一端位于第二调节管222的容腔内,第二柱塞226滑动连接于第二调节管222的内壁,第二柱塞226与第二丝杆225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丝杆225,实现第二柱塞226在第二调节管222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对气压的控制。

具体的,连接支管227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221的一端,且与第二调节管222贯通,连接支管227的另一端与连接管23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支管227,将第二调节管222内空气传输至连接管23,再由连接管23传输至反应釜体1内,实现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反应釜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控制管2,在反应釜体1工作时,搅拌电机13带动搅拌桨131可对反应釜体1内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可转动第一丝杆215,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一丝杆215带动第一柱塞216进行移动,正向转动第一丝杆215,则第一丝杆215带动第一柱塞216向内移动,压缩第一调节管212内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一丝杆215减小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便于控制,由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径较大,使得正向转动第一丝杆215时,压缩第一调节管212的空气量较大,可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较大范围的增压,便于反应釜体1内更快的到达理想气压,且相比较于电动增压范围量较低,便于对气压进行控制,转动第二丝杆225,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二丝杆225带动第二柱塞226进行移动,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25,则第二丝杆225带动第二柱塞226向内移动,压缩第二调节管222的空气,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手动增压,逆向转动第二丝杆225则减小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由于第二调节管222的内径小于第一调节管212的内径,使得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25时,压缩第二调节管222的空气量较小,可实现对反应釜体1内进行较小范围的增压,提升增压精度,从而使得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更为精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