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112发布日期:2020-02-14 16:1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火力、水力、核力、燃气、余热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等设备系统时有发生渗漏、密封不严、油液长期处于热负荷、开放式储油等现象,空气中的水分、气体渗入油液中,导致油中含水、气体,因此,常采用滤油机来实现在线过滤净化,使运行中的油品尚未劣化就得到及时净化处理,能快速、高效的脱出油中的水分、气体和杂质,使运行的油品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保证机组的调节系统、润滑系统正常工作,真空分离罐是滤油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真空分离罐中,采用普通喷头对油液进行雾化,其雾化效果差,导致油液的分离效果不佳,另外分离板都是通过在分离板上开设多个竖直设置的通孔进行分液,油雾在下落的过程中附注在支撑板,油中所含的水分在高热、高真空度下,快速汽化并由真空系统排出,这种结构的分离板油雾附注面积小,汽化效果差,脱水、脱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高效滤油的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位于罐体内,所述的罐体内设有雾筒,所述的雾筒遮罩搅拌器,所述的雾筒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所述的雾筒底部设有散油通道,所述的雾筒下方设有分离板,所述的分离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油孔,所述的漏油孔内设有竖直向上放置的导油柱,所述的导油柱与漏油孔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的导油柱与漏油孔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罐体底部设有排油口,所述的排油口上设有排油阀,所述的罐体下方环绕排油口设有加热层,所述的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搅拌器配合雾筒对油液进行雾化,一方面可以在搅拌过程中筛出油液中的气体,另一方面加热后的油液通过搅拌再经过散油通道排出,可以均匀雾化,提供更好的分离效果,分离板设置导油柱扩大油液附着面积,同时可以通过导油柱由间隙进入分离板下层,罐体下方的加热层可以为进入到分离板下层的油液进行再次加热,蒸出残留的气体,使得分离更彻底。

作为改进,所述的罐体上设有回流阀,所述的回流阀位于分离板下方,提供安全保障,防止罐体内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作为改进,所述的搅拌器包括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上连接设有搅拌扇叶,均匀的搅动进入到雾筒内的油液。

作为改进,所述的雾筒上窄下宽呈圆台状,所述的散油通道为上窄下宽结构,雾筒内的油液受搅拌器的搅拌,在离心作用在经过上窄下宽的散油通道,使得油液更均匀的分布在分离板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的加热层内设有为罐体加热的电热丝,对进入到分离板下方的油液再次进行加热,蒸出残留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分离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罐体,2、电机,3、搅拌器,3.1、搅拌轴,3.2、搅拌扇叶,4、雾筒,5、进油口,6、散油通道,7、分离板,8、漏油孔,9、导油柱,10、固定杆,11、间隙,12、排油口,13、排油阀,14、加热层,14.1、电热丝,15、排气孔,16、回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2,一种滤油机用真空分离罐,包括罐体1,所述的罐体1上方设有电机2,所述的电机2连接搅拌器3,所述的搅拌器3位于罐体1内,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雾筒4,所述的雾筒4遮罩搅拌器3,所述的雾筒4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5,所述的雾筒4底部设有散油通道6,所述的雾筒4下方设有分离板7,所述的分离板7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油孔8,所述的漏油孔8内设有竖直向上放置的导油柱9,所述的导油柱9与漏油孔8之间通过固定杆10连接,所述的导油柱9与漏油孔8之间设有间隙11,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有排油口12,所述的排油口12上设有排油阀13,所述的罐体1下方环绕排油口12设有加热层14,所述的罐体1顶部设有排气孔15。

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回流阀16,所述的回流阀16位于分离板7下方,所述的搅拌器3包括与电机2连接的搅拌轴3.1,所述的搅拌轴3.1上连接设有搅拌扇叶3.2,所述的雾筒4上窄下宽呈圆台状,所述的散油通道6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加热层14内设有为罐体1加热的电热丝14.1。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预处理的高温油通过进油口5进入到雾筒4中,在搅拌器3的搅拌作用下经散油通道6雾化排出,均匀的分布的罐体1内,油雾接触到导油柱9及分离板7的上表面,逐渐向漏油孔8汇聚,落入分离板7下层,再次受到罐体1下方加热层14的加热作用,蒸发去除残留气体,彻底分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